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84063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同步练习1下列加粗字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酷似(k)盈眶(kun)马鬃(zhn)塾师(sh)B晾晒(shi)磨蹭(cen)苦楚(ch)背熟(sh)C红薯(s)驮灯(tu)奥秘(m)愣了(ln)D掺和(chn)愁苦(cu)崇敬(chn)沙哑(sh)答案:B解析:分析:A项马鬃的“鬃”应该读zng, C项中红薯的“薯”应读sh,D项愁苦的“愁”应读chu,选择正确的一项则是B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字音的掌握,把平时常混淆的找到看是否正确,

2、逐个排除,答案就很简单。2下列句子中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我以为父亲要凑我了,可是没有。B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C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D他一辈子挎着蓝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答案:C解析:分析:A项中“凑”应该是“揍”B项中马鬃应该是“马鬃”,加引号的, D项中“蓝子”应该是“篮子”,本题选择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字形的掌握,题目没有给出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所以,有可能在标点上有变化,所以,把握课文内容很重要,但同时注意标点也很关键,都注意到就容易得出答案了。3下列各句中,说明父

3、亲回家次数最少的一句是()。A我父亲在离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不常回家。B我父亲在离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极少回家。C我父亲在离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少有回家。D我父亲在离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很少回家。答案:B解析:分析:因为要选择最少的一次,所以观察各个选项,有“不常”“极少”“少有”“很少”,从这四个词语中选出最的那就是“极”了,因为“极”就是“最”高级了,故选择B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文章内容中词语的理解,结合语境得出最终答案。4下列词语中词性完全一致的一组是()。A愁苦崇敬赞美晾晒B掺和奥秘凄惨酷似C温厚欣慰荒寒幽默D昏黄磨蹭金黄稀奇答案:C解析:分析:A项“愁苦

4、”是形容词“晾晒”是动词;B项“掺和”是动词,“奥秘”是名词;D项“磨蹭”是动词,“稀奇”形容词,而C项均是形容词,故选C点评:对于词语分类容易混,如果结合词语意思就容易了。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B通过一晚上的修修补补,让书成了完完整整的两本。C前几天一位诗人来访,看见我写的这个在稿纸上的题目,以为是写我出版的第一本诗集。D父亲在北京大学旁听过,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带回一麻袋书和一箱红薯。答案:A解析:分析:B缺主语:C语序不当;D定中搭配不当,应为“一箱子书和一麻袋红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病句的掌握,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中学语文

5、的重要基础知识点6下列各组加粗字读音不同的一组是 A掺假掺和掺杂B哄抢哄堂哄动C矿藏 宝藏 西藏D声调调动 音调答案:C解析:分析:C项中矿藏的“藏”读cng,宝藏与西藏的“藏”读zng,所以选择不同的是A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字音的掌握,把平时常混淆的找到看是否正确,逐个排除,答案就很简单。7下列每个句子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在后面括号中订正。(1)我的童年没有悠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的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他觉出其中有什么奥密,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出来。 ( ) (3)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的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复去地看。( )(4)晚上

6、,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栽了好多白纸。( )答案:(1)悠-幽(2)密-秘(3)复-覆(4)栽-裁解析:分析:此题与词语错别字有所不同,需要注意所有的字词。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字形的掌握,把握课文内容很重要,都注意到就容易得出答案了。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催眠(min)马鬃(zng)B凄惨(cn)幽默(yiu)C崇敬(chng)惩罚(chng)D皱纹(zhu)麻雀(qu)答案:B解析:分析:幽默的“幽”应读yu,错误的一项则是B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字音的掌握,把平时常混淆的找到看是否正确,逐个排除,答案就很简单。9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磨磨蹭蹭奥密B轰堂大

7、笑装订C翻来复去塾师D知书识礼梦幻答案:D解析:分析:A项中奥密的“密”应为“秘”B项中轰堂大笑的“轰”应为“哄”,C项中翻来复去的“复”应为“覆”,本题选择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字形的掌握,把握词语的准确至关重要。10下列词语有无错别字,若有请改正。优默 凄惨 红暑 梦幻 磨磨蹭蹭_奥密 马鬃 赖皮 孰师 翻来复去_答案:(1)优默-幽默|红暑-红薯(2)奥密-奥秘|翻来覆去-翻来覆去解析:分析:此题虽然是找错别字并改正,不同于选择题中选择正确或者错误,此题较选择题稍复杂些,因为不仅找到错误的还需要把正确的写出来。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字形的掌握,把握词语的准确至关重要。1

8、1填入文中空格处恰当的一组词是()。 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父亲的手真巧,他_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_,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A竟然缝缝补补B居然缝缝补补C竟然修修补补D居然修修补补答案:D解析:分析:“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不在意料之外。“居然”表示没想到,出乎意料。在文中作者是没想到父亲会把书装订那么巧。所以选“居然”排除AC“缝缝补补” 是用针和线把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的东西连上,“修修补补” 是修理破损之物使之完好。在文中是把两件装订成一件,故选“修修补补”点评:此题要认真

9、辨析各组词的词义差别并结合文意来选择。13体会“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中的“居然”的表达作用。()A表现父亲的手巧。B表现“我”的惊喜。C表现父亲对“我”和乔元贞的关爱。D既表现父亲的手巧,也表现“我”的惊喜。答案:D解析:分析: “居然”表示没想到,出乎意料。既然是没想到的事情应该是父亲给我的惊喜,但同时还有的“巧手”故选D最包含所有作用。点评:此题要认真辨析词义并结合文意来选择。12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问:“那一半呢?”我说:“那一半送给乔元贞了。”父亲问:“为什么送给他?”我回答说:“他们家买不起书,教师规定,每

10、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父亲问我:“你两人怎么读书?”我说:“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乔元贞所以考第一,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中间少写了一横。”父亲深深叹着气,他很了解乔元贞家的苦楚,说:“元贞比你有出息。段中写父亲的“愁苦”、“深深叹着气”是为了什么()A表现父亲的穷困。B表现父亲忧郁的心境。C“愁苦”写父亲的忧郁,“深深叹着气”写父亲的失望、无奈。D“愁苦”是写父亲对于家庭窘境的忧愁,“深深叹着气”是写父亲对乔元贞的同情。答案:D解析:分析: “深深叹着气”本意指无奈叹息,而在这结合后文可知是对元贞的同情,并不是指原意“愁

11、苦”也不知本意的忧郁,更多的是说家庭的忧愁。故选D点评:此题要认真辨析词义并结合文意来选择。13对“我的第一本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爸爸为“我”修补装订好的课本,表现了爸爸对“我”的关爱。B这是被“我”拦腰截断的课本,表现“我”对同学的关心和友情。C这是“我”上小学用的第一本课本,是“我”的学习伙伴,也是“我”的启蒙老师。D它不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答案:D解析:分析:我的第一本书是爸爸为我装订的,不仅是对于我的关心,而这本书更是父亲给我上的一课,人生的一课。因考查到作用所以还需要在人生的情感的表达。A,B,C,

12、比较片面,所以选择D项点评:此题不仅仅是对标题的含义解释,同时也是对内容的理解,它的作用也高升到人生的角度。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2)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3)他很了解乔元贞家的苦楚。(4)我早已把狗调教好了。答案:(1)凄凉悲惨,这里指书被拦腰撕断的样子惨不忍睹。(2)性情温和宽厚。(3)痛苦,指因贫穷而生活上受折磨。(4)指对狗的照料训练。解析:分析:对于词语的解释,不仅仅是看它的表面含义更要结合在句中的含义,把两者结合就能很清楚的表达恰当的含意。点评:此题要认真辨析词义并结合文意来选择。15请仿照下面句子,再写几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式

13、且话题统一。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 仿写:_答案:(例如)没有一本书的家 ,是没有一片叶子的枯木 ;没有一本书的家 ,是没有一滴水的池塘 ;没有一本书的家 ,是没有一丝绿意的大地 ;没有一本书的家 ,是没有一点生命的荒漠 。解析:分析:仿写句子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敢于大胆想,根据提示写排比句就可以了点评:主观题更需要平时对于文章的积累。1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B为了好写,后来父亲把我的名字中的“承”改作“成”。C脸又黑又皱,脊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陶瓷灯具)。D我才

14、知道除了国语之外,本来还应该有算术和常识,因为“弄不成”弄不到这两本书,我们就只念一本国语。答案:A解析:分析:选择错误的一项相对来说较简单,A项的句末句号应在引号里面。点评:标点的使用需要平时的观察注意,同时也需要理解内容。17对文章结尾处“人不能忘本”中“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指的是“书本”,意即不能忘记人生的第一本书。B“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C“本”在文中指的是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D“本”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答案:A解析:分析:“本”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并不仅仅指书本。那么选择错误的一项就是A点评:标点的使用需要平时的观察注意,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