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5_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课异构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80345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5_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课异构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5_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课异构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5_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课异构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5_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课异构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5_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课异构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凸透镜成像规律课题5.3凸透镜成像规律授课类型新授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习第1节“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

2、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活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二、学情分析学生刚接触物理学习三个月,能够初步感受到物理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思想,对于学习物理的方法实验法也比较熟悉,但是学生有计划的实验、有目的的观察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而通过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并解决

3、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训练。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帮学生澄清探究目的和操作技巧,让学生经历观察、动手、记录、分析的过程,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有目的操作和观察,并将观察的现象和数据记录出来。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2过程和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猜想与假设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

4、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难点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引入出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原理图片,学生回顾物距、像距及成像特征。二、实验准备工作:1、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册上本节P43的内容,作为本节的铺垫。2、个别学生回答,教师验收。3、物距、像距的定义及在记录上的填写。4、演示第一个(P44 3)。三、学生实验(15min)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要求:优秀学生可以按实验报告册上依次完成,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只完成3、6、8三个四、学生汇报展示:3、6、8五、数据分析: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3、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两侧?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4、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少,像距是怎样变化的?由上述4个问题进行归纳分析。5、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六、小结:七、作业:六、练习及检测题七、作业设计实验报告册: P45基础练习1-7题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