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4_5 光的色散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80313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4_5 光的色散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4_5 光的色散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4_5 光的色散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4_5 光的色散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4_5 光的色散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4_5 光的色散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4_5 光的色散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课题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授课类型新授课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位于光的折射教学之后,内容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光的色散、色光的混合、物体的颜色及颜料混合与色光混合的对比区别。教材安排了观察和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获得感性材料,使学生能够在各种形式的学习中成长。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第一章声现象的学习后,已经具有了初步通过实验观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停顿)和进行科学探究的经验,但对光现象的认识还比较肤浅,

2、但学生对光现象的形成原因比较感兴趣。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3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4初步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了解白光的色散现象。2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3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四、教学

3、重点难点重点1光的色散现象。2光的三原色。难点1光的色散演示实验。2光的三原色的混合实验演示。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问题:白天我们看到的光从何而来?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引入: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最单纯的光,不能分解,到17世纪英国的科学家牛顿通过一个实验发现了一种极为奇妙的现象,让人们对于上面的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么大家想知道他的实验是怎么做的吗?白光到底能不能分解呢?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给了基础差的学生一定提示,使其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利用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便于学生更新已有经验,接受新知识,诱导学习动机,丰富感知。播放关于彩虹传说的动画,提

4、出“为什么天空中会有彩虹呢?”,引出课题。说明:也可通过播放与光的色散有关的自然现象的图片来引入课题。实验导入演示:用平面镜引入一束日光,让阳光通过透明的圆珠笔笔杆射到白纸上,小心地转动笔杆,白纸上就会出现“彩虹”了。用多媒体投放到屏幕上。把白纸放在笔杆前,让学生看到照到笔杆上的光是白光,由此得知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色光。引入新课。推进新课一、色散情景介绍: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光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dispersion),这才解开了光的颜色之谜。牛顿是怎样让太阳光色散的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下。出示三棱镜让大家观察一

5、下它有什么特点。点评:透明的,有三条棱。演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调节,另一边用白屏承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了什么?在黑板上画示意图,播放色散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来解释,更加直观,易于学生理解和识记。结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色的光屏来承接,在白色光屏上就形成了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我们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叫做色散。问题:根据光路可逆原理,被分解出来的七种色光如果逆着原来出射的方向入射到三棱镜,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呢?点评:七种色光如果逆着原来出射的方向入射到三棱

6、镜,会复合成白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兴趣。扩展:雨后的彩虹就是由色散现象引起的。下雨过后,有很多小水滴,由于重力的作用,它的下半部分较大,上半部分较小。水滴像三棱镜,太阳光经水滴后也会发生色散,空中有很多水滴聚在一起,正因如此,我们在雨过天晴会看到彩虹。设计意图:从生活走向物理,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而将生活和物理紧密地联系起来。二、色光的混合问题:阳光可以分解为七种单色光,但我们看到大自然的色彩远比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来得丰富多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点评:一些色光混合后会产生许多丰富多彩的颜色。问题:白光色散后的各种色光混合后又复合成了白光,那么七种单色光中

7、的任意两种或几种混合后又将得到什么颜色呢?播放色光的混合视频学生观看点评:人们发现,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值得注意的是,颜料也有三原色:红、黄、蓝,拿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混合也可以得到各种颜色的颜料。它跟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扩展:彩色电视机的制成原理。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画面,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如果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就会观察到这一现象了。三、看不见的光1光谱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点评: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是红、橙、黄、绿、蓝、靛

8、、紫。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spectrum)。如课本图。设计意图:在对比中学习,培养学生的扩展思维。问题:我们在前面学过,人耳有听不见的声音,同样的,是否存在人眼看不到的光呢?点评:在光谱上看的红、橙、黄、绿、蓝、靛、紫各色光,称为可见光。扩展: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在1800年研究光谱中各种色光的热效应时,把温度计移到光谱的红光区域的外侧,结果温度上升得很快,说明那里有看不见的射线射到温度计上,于是发现了红外线。德国化学家里特1801年在光谱的紫光区域外侧放置了一张照相底片,结果底片感光了,于是紫外线被找了出来。

9、在光谱上,红光以外是红外线,紫光以外是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称为不可见光。2红外线的应用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红外线的应用。问题:红外线有什么应用?点评:热作用、红外线夜视仪、遥控器。问题: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强。这桌子在辐射红外线吗?我们人呢?点评:辐射;都在辐射。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本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展示:多媒体图片,引起学生兴趣。扩展: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

10、体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步枪的瞄准器上。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其实也在不停地吸收红外线,吸收红外线后物体温度会上升,按照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烘烤炉。红外线还可用来进行遥控。如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问题:把遥控器对准电视周围墙壁按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说明什么?点评:红外线可以反射。3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问题:我们平时拿到一张钞票,是怎么辨别它的真伪的?点评:对着光看,摸一下,看手感对不对。问题:我们去银行,银行的员工是怎样检验钞票的?点评:他们把钞票放到验钞机去。说明:

11、原来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或商标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则会发出可见光,这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在医院有很多病菌,可是如果用消毒水来消毒,它成本高,又比较难闻。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杀死微生物,所以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线消毒。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衣服、被子经常在阳光下晾晒可以灭菌消毒。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对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有好处,紫外线有生理作用。问题: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适当地晒太阳对身体有好处,但是不是晒的越多越好呢?在阳光下,时间长了会怎样?点评:头晕,皮肤很烫,会变黑。说明: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

12、有害,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面,这才使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近年来,臭氧层正在受到空调、冰箱里面放出的氟利昂等物质的破坏,臭氧层出现“空洞”。为了保护臭氧层,保护我们的家园,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建议?点评:停止生产氟利昂,研制出氟利昂的替代品,少用空调。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并用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盘点收获: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光的色散,请同学们说一下,这节课学到了些什么?你们都做了些什么?红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六、练习及检测题新学案60页课堂达标训练17题七、作业设计练习册33-3

13、4页必做题1-11题选做题12题光的色散这节课时间较紧,学生在一堂课上掌握这么多知识,面面俱到确实有点难,值得庆幸的是学生比较喜欢这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这也算是我的一点成功之处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兴趣浓厚,参与能力强,动手能力也较强,并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在课堂中教师发挥主导、学生发挥主体的作用。如:从教师演示光的色散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现象。又如:通过提供实验报告引导学生探究之谜,不仅使学生根据实验目的、步骤和要求,使用给定的实验器材进行基本的实验,探究物体颜色的规律,而且在实验报告中,也尽可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个性、潜能的挖掘,采用半开放的表格形式让学生实验,使学生发挥着主体核心的作用得以发挥,从而使用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所需的知识,养成各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崇尚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使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主动参与来完成学习,品尝成功的喜悦。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