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以及职业疾病预防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876998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安全以及职业疾病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职业安全以及职业疾病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职业安全以及职业疾病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职业安全以及职业疾病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职业安全以及职业疾病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安全以及职业疾病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安全以及职业疾病预防(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当前职业病现状,2009年,张海超开胸验肺。,2010年,王成章维权。,按卫生部统计,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例749970例,总量特别大,其中累计报告尘肺病676541例,占90.2%。 自2000年来,职业病报告病例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2010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职业病27240例,与2009年相比增加9112例,增加了50.3%,与2000年相比增加15522例,增加了132.5%;其中尘肺病23812例,与2009年相比增加9317例,增加了64.3%,与2000年相比增加14712例,增加了161.7%。,一、数量大,

2、呈上升趋势,广西马山县农民工在海南金矿打工罹患矽肺病确诊225例矽肺病。 云南水富县63名农民工在安徽凤阳县石英砂厂确诊30例矽肺病 检出率最高的事件47.6%。 贵州省恒盛有限公司工人集体尘肺事件(这家公司先后共有1343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确诊矽肺患者200例,另外,半年后需复查胸片的职工还有262人。),二、群发性职业病事件不断发生,亚洲最大硅厂工人集体尘肺病事件,“天见恒盛,日月不明; 地见恒盛,草木不生; 人见恒盛,九死一生。” 工厂厕所里的顺口溜 最后一句现在被改为: “人见恒盛,矽肺在身。”,古浪127人尘肺事件。,四川省甘洛县卫生局或将坐上被告席。11日,乐山7

3、5名尘肺病患者及死者家属向四川省甘洛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多、分布广,超标情况严重,8,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1.粉尘 2.放射性物质(电离辐射) 3.化学物质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分布广 矿山、冶金、建材、化工、电子等30多个行业。,国家总局2010年现场检测情况,所检测的石英砂加工企业粉尘全部超标,最高超标1240多倍,所检测的石棉矿

4、山粉尘全部超标,最高超标110倍,所检测的95%的金矿企业粉尘超标,最高超标57倍,所检测的木质家具企业至少存在15种化学毒物,最多达31种,超标严重,职业健康中的关键词,作业场所,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工作地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是职业活动中产生或存在的,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17,17,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过程中存在,生产工艺中存在,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或安排不当,个别器官或系统长时间紧张,人机界面不符合,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因素,生产环境中存在 (,不良卫生学条件),什么是职业性损害?,不良劳动条

5、件中存在的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称为职业性损害。 工伤 职业性损害 法定职业病 职业病 工作有关疾病,19,什么是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如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包括:法定职业病(10类115种)、 与工作相关疾病。 职业病,被称为工作中的“隐形杀手”,不 但危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危及用人单 位的生存和发展。,职业病的四个条件,在职业活动中产生,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性质和量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 (职业病目录十大类115种),与劳动用工行为

6、相联系 (有用工合同关系),21,职业病目录(115种),22,1、病因明确。病因大多是可检测和识别。 2、在同一接触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的发病。 3、可以预防,很难治愈。 4、具有隐匿性、迟发性。慢性职业病的潜伏期较长,如尘肺得病的潜伏期可长达数年至十数年。,职业病的4个特征,23,工作有关疾病定义,与工作有关的、并直接与职业危害有因果联系的疾病。其特点: (1)职业因素是该病发生和发展中的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直接的病因 (2)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 从而促使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疾病的过程 (3)通过控制或改善工作条件, 可使所患疾病得到防止或缓解,常见的与工作有关疾病,举例如下: (

7、一)行为(精神)和身心的疾病 如精神焦虑、忧郁、神经衰弱症候群,常由于工作繁重、夜班工作,饮食失调、过量饮酒、吸烟等因素。有时由于对某一职业危害因素产生恐惧心理,而致精神紧张,脏器功能失调。 (二)慢性非特异性呼吸道疾患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是多因素的疾病。吸烟、空气污染、呼吸道反复感染常是主要病因。患病者即使空气中污染物在最高容许浓度以下,仍可发生较重的慢性非特异性呼吸道疾患。 (三)其他 高血压、消化性溃疡、腰背痛等疾患,常与某些工作有关,例如二硫化碳接触与动脉硬化的关系。以及部分伤害等健康问题。如职工夜班后回家途中发生交通意外等,25,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

8、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26,控制职业危害的工程措施,是指应用工程技术手段控制工作场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防止发生职业危害的一切技术措施。 采用无毒(或低毒)的工艺和材料、适宜的 工程设计,密闭或隔离毒物源; 建立健全各项防护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合理安排生产节拍,减少接触时间; 采用有效的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管理的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是工程控制,主要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及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简称建设项

9、目)职业病危害的控制,还包括对现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和三废治理、控制各种有害因素,减少危害和污染,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工作环境,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第二级预防,是对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的预防与控制,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健康监测,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职业性疾病损害,早期鉴别和诊断,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合体检资料,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程度,控制职业病危害,加强防毒防尘、防止物理性因素等有害因素的危害,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第三级预防,对已得病者,作出正确诊断。包括及时脱离接触和进行治疗

10、,防止进一步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是对职业病病人的保障,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保障职业病病人享受职业病待遇,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申请职业病诊断应提供的材料,劳动者的职业史、既往史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资料 接尘者提交最近一次的X线胸片和报告单 诊断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必须有关材料 没有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或者健康体检没有发现异常的,诊断机构可以不予受理,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与防治,粉尘的定义、分类,一、定义 1、粉尘:是指以气溶胶状态或以烟雾状态

11、存在的能较长时间飘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生产性粉尘:指在生产中形成的,能较长时间飘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它是污染生产环境、危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危害因素之一。,二、粉尘分类 按粉尘的性质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 1、无机粉尘: 非金属矿物粉尘:石英、石棉、煤等 金属性粉尘:铁、锡、铝、锰、锌、铍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等粉尘 人工无机粉尘:金刚砂、水泥、玻璃等粉尘,2、有机粉尘 动物性粉尘:毛、丝、骨质、角质等粉尘; 植物性粉尘:棉、亚麻、谷物、木尘、烟草尘等; 人工有机粉尘:有机农药、有机染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粉尘。 有机粉尘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引起集体过敏性

12、 疾病,如职业性哮喘、过敏性肺泡炎等。单纯的有 机粉尘一般不会引起尘肺病。 3、混合性粉尘 上述各类粉尘混合存在,在生产中最多见。,36,粉尘,粉尘:15um粒径5um,粉尘:粒径 5um,粉尘进入人体的途径,一、粉尘在呼吸道的过程 被人吸入呼吸道的粉尘,绝大部分被吸入后又被呼 出。粉尘通过碰撞及重力沉降作用使粉尘沉积于呼吸道 各部位,呼吸道黏液的分泌和纤毛运动,使粉尘通过咳 嗽咳痰排出体外。 一般来说,进入呼吸道的粉尘98%左右的尘粒 可通过上述机制清除出去,滞留于肺内的尘粒只是 吸入粉尘总量的2%-3%。虽然吸入的粉尘只有少量 可滞留于肺内,但长期吸入高浓度的可吸入性粉 尘,终将逐渐使肺内

13、的储留量增多,导致肺组织病 变,引起疾病。,二、粉尘与皮肤、眼的接触 一些粉尘堵塞皮脂腺,使皮肤干燥,并引起粉刺、毛囊炎等,金属和磨料粉尘可引起角膜损伤,导致角膜感觉迟钝,角膜混浊等改变。,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危害,一、刺激作用 萎缩性鼻炎、鼻炎、咽炎、喉炎等 二、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慢性支气管炎,吸烟和粉尘的联合作用可增加慢性支气 管炎的发病率。 三、致纤维化作用(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生物学作用) 无机粉尘所致,以肺组织纤维化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致纤维化的程度与粉尘中游离二氧硅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四、致癌作用 石棉粉尘(支气管肺癌和间皮瘤) 五、粉尘沉着症 如锡、锑、铁等金属粉尘在肺内沉着,

14、引起肺组织的反 应,有的可引起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影响粉尘致病作用的有关因素,一、粉尘的化学性质 矿物粉尘致肺纤维化能力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粉尘中游离SiO2的含量。含量越高,致纤维化能力越强,病变发生快、进展快。游离SiO2 含量70%的粉尘在短期暴露后即可发病。,二、分散度 是用粉尘颗粒大小的组成描述某一生产过程中 物质被粉碎的程度。粉尘中小的颗粒越多,分散度 就越高;大的颗粒越多,分散度越低。粉尘颗粒的 分散度越高,在空气中漂浮的时间就越长,被吸入 的可能性就越大。 根据粉尘粒径的大小,将粉尘分为三种: 1、非吸入性粉尘:粒径大于15m的粉尘。 2、可吸入性粉尘:粒径小于15m的粉尘

15、。 3、呼吸性粉尘:粒径小于5m的粉尘。真正能够进 入肺泡而沉积于肺内引起生物学作用的是呼吸性粉 尘。,三、浓度 浓度越高,工人吸入的量就越大。 四、个体因素 个体的免疫状况对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未成年人、健康状况差及妇女可能更易受粉尘的危害而致病。,机械制造业粉尘的产生环节,机械制造业基本生产过程: 1、铸造 原料(型砂)含有游离SiO2,在型砂的 混砂、造型、铸件的打箱、落砂、喷砂等生 产过程中有粉尘发生,且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 长期吸入高浓度此类粉尘可发生尘肺。 2、机械加工 机械加工的生产过程中用各种机床(车、镗、 刨、铣、钻、磨等)对金属零件进行加工,在机械 加工过程中,有金属和

16、矿物性粉尘发生,如金属粉 尘、砂轮磨尘。,3、装配 装配常有焊接、油漆等作业,电焊时发生分散度极高的粉尘(电焊烟尘),粉尘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使用含锰焊条时空气中还含有大量氧化锰等,长期高浓度吸入这类有毒物质可发生锰中毒,长期电焊操作时吸入高浓度的电焊烟尘,可发生电焊工尘肺。,矽肺 由于长期吸入含有游离SiO2粉尘所致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是长期吸入粉尘所致的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疾病。,尘肺的症状 胸闷、胸痛、咳嗽、声音嘶哑、咯血,尘肺病的预防,尘肺病是可以预防的疾病 预防尘肺病应实施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根本,及源头控制。,一级预防,一、源头控制: 减少粉尘作业、改进作业工艺等 二、采取卫生防护工程措施; 目地: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 1、 降尘:如用湿式作业替代干式作业 2、隔尘:将粉尘作业岗位单独隔开,减少对周围环 境的污染, 产尘工艺的密闭等 3、除尘:包括布袋除尘、旋风除尘、洗涤除尘、 静电除尘等方式。,袋式除尘器,混砂、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