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分型、诊断、治疗(本科教学ppt)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876973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6.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分型、诊断、治疗(本科教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糖尿病分型、诊断、治疗(本科教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糖尿病分型、诊断、治疗(本科教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糖尿病分型、诊断、治疗(本科教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糖尿病分型、诊断、治疗(本科教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分型、诊断、治疗(本科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分型、诊断、治疗(本科教学ppt)(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1/19,版权所有,糖尿病的分型、诊断治疗(本科教学PPT),概 述 分 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诊断 治 疗,内 容,背景,公元前2世纪“黄帝内经”已有“消渴”的认识 1665年,小便多的病,希腊人又叫Diabetes(弯弯的泉水) 1675年,英国William发现尿甜,加Mellitus(甜蜜) 1889年,德国Mollium观察胰消化功能时,切除狗胰腺,其尿招惹成群苍蝇,该病与胰腺有关。 1921年,加拿大Banting在胰腺提取了一种激素,导致该病的病因明确。,定 义,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chronic hyperglycaemia)为特征的

2、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defects in insulin secretion,insulin action,or both),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概 述,流 行 病 学,年龄标化的总糖尿病患病率为9.7%,据此推算,我国9,240万成年人有糖尿病,男性5,020万,女性4,220万。,概 述,lobal Projections for the Diabetes Epidemic: 20032025(millions),25.0 39.7 59%,10.4 19.7 88%,38.2 44.2 16%,1.1 1.7 59%,13

3、.6 26.9 98%,World 2003 = 189 million 2025 = 324 million 增加 72,81.8 156.1 91%,北美,中美 南美,非洲,欧洲,亚州,18.2 35.9 97%,中东,大洋洲,患病情况 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流 行 病 学,概 述,1型糖尿病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 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Other specific types diabetes 含八类,

4、数十种类型 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分 型,1型糖尿病,免疫介导性T1DM 典型:青少年起病,发病急,症状明显,有酮症酸中毒倾向,胰岛素分泌不足。 成人隐匿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LADA 成年后起病,发病缓 ,症状隐匿,有诱因的情况下病情迅速恶化,出现严重高血糖,甚至酮症酸中毒,胰岛功能逐渐减退,发病初期易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分 型,1型糖尿病,特发性T1DM 某些人种(美国黑人、南亚印度人),发生,明显的家族史,起病早,初发可有酮症,病程中胰岛功能不一定进行性减退

5、,没有自身免疫反应证据,糖尿病自身抗体始终为阴性。,分 型,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胰岛细胞功能的基因缺陷 线粒体基因突变 糖尿病 胰岛素作用的基因缺陷 A型胰岛素抵抗,妖精貌综合症,脂肪 萎缩性糖尿病等 胰腺外分泌病变 炎症,肿瘤,手术及外伤,囊性纤维化,纤 维钙化,血色病 内分泌疾病 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症,胰高糖素瘤,嗜铬细 胞瘤,醛固酮瘤,分 型,药物或化学品 烟酸,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噻嗪类利尿 剂,-肾上腺能拮抗剂, 苯妥英钠,干扰 素,二氮嗪等 感染 先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等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僵人综合症,抗胰岛素受体抗体等 某些遗传疾病 Down Syn.,Turner

6、Syn.,Klinefelter Syn., Wolfram Syn., Huntington 舞蹈病,强直性肌 营养不良,卟啉病等,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分 型,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任何程度 的糖耐量异常。 分娩后6周重新复查。,妊娠糖尿病,分 型,尚未完全明了 复合病因的综合征,病 因,1、多基因遗传因素 易感基因 :IDDM1(6p21),IDDM2(11p15) HLA-Dw 3、-Dw 4(+), HLA-Dw 2(-) DQA-52Arg(+),DQB-57Asp(-) 2、环境因素 病毒感染:柯萨奇,腮腺炎,风疹,巨细胞病毒等 化学毒性物质和饮食因素:链脲佐菌素、牛奶,病因与发病机

7、制,1型糖尿病,3、自身免疫 1)体液免疫: 胰岛细胞抗体ICA 胰岛素抗体IAA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样蛋白抗体IA-2 2)细胞免疫:免疫细胞释放各种细胞因子,病因与发病机制,1型糖尿病,1、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主要影响细胞功能 环境因素主要影响肥胖 2、胰岛素抵抗和细胞功能缺陷 是T2DM发病机制的两个要素,病因与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病因与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分泌量的缺陷 胰岛素分泌模式异常,病因与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3、胰岛细胞功能异常和胰

8、高血糖素样肽-1(GLP-1) 分泌缺陷 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降低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 水平,病因与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病 理生理,胰岛素、胰岛素抵抗,葡萄糖利用 糖异生 蛋白质合成 脂肪合成,分解,能量生成 组织处于葡萄 血糖,糖饥饿状态,血浆渗透压,渗透性利尿,尿量增多,疲乏无力,分解,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酮体生成,酮症,多食,体重减轻,口渴、多饮,代谢紊乱症候群,临 床 表 现,起病急,易发生酮症 多数在35岁前发病 体重正常或降低 对胰岛素敏感, 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特点,临 床 表 现,多在40岁以后发病 肥胖者易患 常有糖尿病家族史 可口服降糖药治疗

9、胰岛分泌功能进行性衰竭 最终将使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特点,临 床 表 现,有糖尿病家族史,疾病和生活压力,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缺乏体力活动,曾经分娩巨大儿妇女,肥 胖,年龄因素,2型糖尿病易患人群,临 床 表 现,自然病程,病因,正常 糖耐量,IGT IFG IGR,糖尿病,致残 死亡,血 管 损 害,IFG:空腹血糖受损 IGT:糖耐量异常 IGR:血糖调节受损,糖尿病的危害,临 床 表 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DKA)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ydrome,HHS),急 性 并发症,临 床 表

10、 现,皮肤: 疖、痈、真菌感染 泌尿系统:肾盂肾炎、膀胱炎 呼吸道:肺结核,感染性 并发症,临 床 表 现,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冠心病 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疾病为T2DM的主要死亡原因,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病变,临 床 表 现,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心肌病,慢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临 床 表 现,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 T1DM:主要死亡原因 T2DM:仅次于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 三种主要病理类型: 结节性肾小球硬化 特异性较高 弥漫性肾小球硬化 最常见,对肾功能影响大 渗出性病变 特异性低,慢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临

11、床 表 现,期:肾小球滤过率增高,无组织学改变 期: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多范围,或间歇性增高 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或微量白蛋白尿期:出现持续微量蛋白尿,UAER 20200g/ min,尿白蛋白排泄量30 300mg/ 24h,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期:,慢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临 床 表 现,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 UAER 200g/min或(24h尿蛋白500mg),GFR逐渐下降,肾功能逐渐减退。 期:尿毒症期 血肌酐升高。,慢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期:,临 床 表 现,糖尿病肾脏病变,糖尿病患者中有20-40%发生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导

12、致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患者在确诊后每年都应做肾脏病变的筛检 尿常规 血肌酐,计算eGFR 尿微量白蛋白 诊断时要排除非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肾脏病变,低蛋白饮食 控制血糖 优先选择从肾脏排泄较少的降糖药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宜选用短效胰岛素 控制血压 目标:140/80 mm Hg 首选ACEI或ARB 纠正血脂紊乱,控制蛋白尿 首选ACEI或ARB类药物 不推荐在血肌酐3 mg/dl的肾病患者应用RAS抑制剂 透析治疗和移植 GFR降至1520 ml/min或血清肌酐水平超过5mg/dL时应积极准备透析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M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 与病程呈正相关:10年病程者 50% 20年

13、病程者 80%90%,慢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临 床 表 现,视网膜病变的分型,非增殖(背景)性病变 病变局限在视网膜内 增殖性病变 病变穿过视网膜进入玻璃体,期:微血管瘤,小出血点 期:黄白色硬性渗出,出血 期:白色软性渗出,出血斑 期:新生血管,玻璃体出血 期:纤维增生 期:视网膜脱离,视网膜病变的分期,慢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临 床 表 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成人新发失明的最常见病因 确诊后应尽快进行首次眼底检查和全面的眼科检查 随访频率 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年一次 轻度病变患者每年1次 重度病变患者36月1次,慢性并发症 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多见) diabetic

14、peripheral neuropathy,DPN 特点:呈对称性分布,下肢较上肢严重,由远端向近端 发展,进展缓慢。 早期:肢端感觉异常(麻木、灼热、针刺、蚁行等, 夜间和寒冷季节加重)可伴痛觉过敏,腱反射亢进 后期:肢痛,触觉和温度觉降低,震动觉减弱,反射 减弱或消失,肌力及肌张力减弱,严重者可发生肌 萎缩或瘫痪,临 床 表 现,糖尿病神经病变,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检测方法,其患病率在10%96% 至少每年筛查一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对于糖尿病程较长,或合并有眼底病变、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该每隔36个月进行复查,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诊断分层,治疗,对因治疗 血糖控制 神经修复

15、:甲钴胺、生长因子等 抗氧化应激:硫辛酸等 改善微循环 改善代谢紊乱: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等 对症治疗:缓解疼痛症状,自主神经病变(较常见) 可累及多个系统。 主要表现: 瞳孔改变:不规则缩小,光反射消失 排汗异常:多汗,少汗 胃肠道:胃排空延迟(胃轻瘫),呕吐,腹泻,便秘 心血管: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速 泌尿生殖系统:尿潴留,尿失禁,阳痿 中枢神经病变 :以动眼神经麻痹常见。,临 床 表 现,慢性并发症 神经病变,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 部位:踝及踝关节以下 常合并感染,可继发化脓性骨髓炎,临 床 表 现,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足,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足部疼痛 皮肤溃疡 肢端坏疽等,临 床 表 现,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足,临 床 表 现,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足,临 床 表 现,糖尿病足病,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 基本发病因素是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 筛查 感觉缺失检查:10 g的尼龙丝检查、128 Hz的音叉检查震动觉、凉热感觉检查 下肢动脉病变的检查:触诊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搏动,超声检查踝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 糖尿病足病治疗困难,但预防则比较有效,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病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2,24:44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