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史中文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871597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68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文学史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日本文学史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日本文学史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日本文学史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日本文学史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文学史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文学史中文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奈良时期(8 世纪) 最早的文学典籍是古事记 、 日本书纪及风土记 。前两部著作追记了日本国史,后一部则记载了日本 各地自然状况、风土人情。两者均收录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生动的古歌谣。稍后出现的汉诗集怀风藻标志着 文人诗歌创作的肇始,而和歌集万叶集的编撰成功则代表着日本诗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平安时期 (812 世纪) 受中国唐代文化影响,大量汉诗文集相继问世,汉文学热持续一个世纪之久。敕撰诗集古今和歌集恢复了 日本民族诗歌的地位。与此同时,散文创作硕果累累: 竹取物语 、 伊势物语开辟了传奇物语和歌物语两条道 路, 宇津保物语开长篇物语的先河,这就为物语文学的集大成之作源氏物语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长篇写实 小说源氏物语出自女作家紫式部之手。作者以沉郁、凄婉的笔调抒写了源氏苦乐掺半的一生及宫廷妇女不幸 的命运,表达了作者人生无常的佛学观和以哀为极至的美学观。除紫式部外,许多女作家的作品都于此时脱颖而 出,如蜻蛉日记 、 和泉式部日记 、 更级日记等。这些日记成为日本后世文学中私小说的滥觞。女性散文 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清少纳言的随笔枕草子 ,作者观察之敏锐细腻,用笔之纤柔清丽,一直为后人所称道。此 期散文创作的最后收获是佛教说话集今昔物语和历史物语大镜物语 。这些物语一改王朝物语的纤弱文风, 拓展了物语文学表现的范围。 镰仓室町时期 (1216 世纪) 随着武士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贵族和歌

3、文学走向衰落。1205 年完成的新古今和歌集虽与万叶集 、 古 今和歌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毕竟是强弩之末,取而代之的是连歌和俳谐的兴起。二条良基、山崎宗鉴等人 确立了连歌、俳谐的文学地位。散文方面也出现了描写新兴武士生活的军记物语和抒发隐遁者之情的僧人随笔。 军记物语中臻于成熟的经典之作是记述平、源两大武士集团兴衰始末的平家物语 。小说刻画了平清盛等骁勇善 战的武士英雄形象,再现了他们自信向上的精神风貌,客观上反映了贵族社会向武士社会转变的时代本质。僧人 随笔中的传世之作是鸭长明的方丈记和吉田兼好的徒然草 。两篇随笔各具特色,被誉为随笔文学的双璧。 该时期诞生的能与狂言是日本戏剧史上辉煌的开

4、端。“能”着重演唱、舞蹈表演,具有庄重典雅的正剧特点,“狂言” 以幽默滑稽的科白为主,体现轻松诙谐的笑剧风格。世阿弥(13631443)在能乐的表演艺术和创作理论等方面作 出了开拓性贡献。 江户时期 (1719 世纪) 商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町人阶级(市民阶层)作为社会的主体逐渐成为文学作品的欣赏者。适 应他们的审美要求松尾芭蕉在贞门、谈林俳谐的基础上,推出了世俗化的蕉风俳谐,井原西鹤铺写了町人的商业 生活和享乐生活,丰富了浮世草子(风俗小说)的创作内容。近松门左卫门的净琉璃(木偶戏)更广泛地表现了 社会下层人物的生离死别、喜怒哀乐。这种以俗为美的美学追求,导致轻文学(戏作文学)

5、的产生,给后世文学带 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明治时期 (18681911) 1868 年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文学开始的标志。坪内逍遥(18591935)的小说理论著作小说神髓的发表, 具有近代文学启蒙的性质。二叶亭四迷写出近代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浮云 ,森鸥外相继发表近代最早的浪漫主 义小说舞姬 ,确立了近代文学的发展方向。砚友社作家群的代表尾崎红叶(18671903)的名作金色夜叉 是 19 世纪末最畅销的小说。20 世纪初,受西方影响,自然主义文学兴起。代表作家岛崎藤村的长篇小说破戒 具有强烈批判现实的倾向,田山花袋的小说棉被却不乏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受到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家的赞 许。卓立于这一运

6、动之外的作家夏目漱石,其代表作我是猫以嬉笑怒骂的讽刺给予近代社会的种种弊端以有 力抨击。 大正时期(19121925) 近代文学进入末期, 以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为首的白桦派作家和以芥川龙之介为代表的新思潮派作家等, 为文坛主流。芥川的小说以怀疑主义对“人性的自私”等社会现实进行考察,悲观的结论导致其自杀,也意味着大 正文学发展的终结。 昭和时期(19261988)及其后 日本现代文学开始形成并得以发展。初期文坛的主流是无产阶级文学。1928 年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简称纳 普)成立,促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成熟。小林多喜二和德永直(18991958)的小说蟹工船和没有太阳的 街是典范

7、之作。与革命文学并立的是新感觉派作家,其代表横光利一(18981947)和川端康成等在当时有一定 影响。1937 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展开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 ,许多作家被征集从军 ,文坛冷寂不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学流派竞生,作家辈出。进步作家宫本百合子(18991951)的小说知风草 、 播州 平野(19461947)和德永直的长篇小说静静的群山 ,以及老作家志贺直哉的灰色的月亮 、井伏鳟二的遥 拜队长等优秀作品,都获得好评。战前即已成名的川端康成以雪国 、 千鹤和古都3 部小说获得诺贝 尔文学奖。战后新作家中,野间宏的真空地带 、井上靖的天平之甍 、水上勉(1919)的越前竹偶

8、、 松本清张的日本的黑雾 、司马辽太郎(1923)的龙马奔走等作品有较大影响。60 年代中期,文学发展进 入新时期。除一些严肃作家写出许多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外,小松左京(1931)的科幻小说日本沉没及一些破 案推理小说等也颇有读者。 70 年代,内向文学的代表作家阿部昭(1924)等人的作品,及描写当代商潮的经济小说等,都对文坛的繁荣起 了推动作用。城山三郎、高杉良、安土敏等一批作家活跃在 80 年代,他们的创作把日本经济小说提到一个新高 度。进入 90 年代后,随着大江健三郎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现实主义文学重新受到重视。 草纸文学草纸文学 日本文学中的一种体裁。草纸,又名草子。草纸文学的含

9、义有两种说法,一说指用假名(日本字母)写成 的物语、日记、随笔等散文,以区别于用汉字写的文学作品。另一说是指日本中世和近世文学中的一种群众读物, 一种带插图的小说,多为短篇。前说物语、日记和随笔与民间口语相结合,发展成为新鲜的更具有日本民族特点 和具有文学意味的散文。 最早的作品有纪贯之的 土佐日记 (935) ,后有清少纳言的 枕草子 (约 996 或 1004)、 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约 10041009)等。 室町时代(14 世纪中叶到 16 世纪末)出现的大众小说统称御伽草子。它的出现标志着平民阶级的物语体裁登 上文坛和长期占领文坛的贵族文学进一步衰落。作者包括僧侣、隐士、连歌师、町人等

10、。主要有童话、信仰物语、 恋爱物语、儿物语(又名稚子物语)、继子物语、武勇谭、复仇谭和孝顺谭等。作品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描述平民 的幸运巧遇,注重情节的发展,但作品的主题思想等方面多受王朝文学的影响。著名作品有文正草子、一寸 法师、浦岛太郎等。 江户前期,即以 17 世纪初到 17 世纪 80 年代为中心兴起的一种几乎全用假名书写的通俗文艺作品,称假名 草子。它的读者广及妇女儿童。体裁以小说即物语为主,包括童话和随笔等。小说有恋爱故事、佛教故事、笑话 以及日本、中国、印度的传说。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儒家教育思想、佛教的出世思想等。假名草子继承了御伽草 子的传统,但比后者接近现实,孕育着日本近世文学

11、中现实主义的萌芽。著名作者有如儡子、铃木正三、乌丸光 广、浅井了意等。重要作品有可笑记、两个比丘尼等。 江户时代元禄前后,以京都、大阪一带为中心流行的大众小说称浮世草子。流行时间从 1682 年好色一代 男问世开始,前后约 80 年。浮世草子摒弃了假名草子的说教和仿古形式,从正面描绘现世生活和人,即描绘町人 (市民)生活的现实社会。它的出现表明町人文学的确立。从取材性质看,浮世草子包括好色本、町人本、武家本 怪异小说、传奇小说等。作者以井原西鹤最负盛名,还有西泽一风、都锦、江岛其碛等。重要作品有好色一代 男、好色五人女、日本永代藏、西鹤置土产等。 江户中期到后期盛行一种叫草双纸的通俗小说,包括

12、被称为青本、赤本、黑本的儿童读物及其后兴起的黄表 纸和合卷等,由短篇逐渐演变成多卷长篇,成为大众文学的主流。它的发展多和町人的时尚爱好联系,某个时期 以讽刺、滑稽为特色,甚至包括政治讽刺。代表作家有山东京传、恋川春町、式亭三马、十返舍一九、曲亭马琴 等。重要作品有金金先生荣华梦、江户生艳气桦烧、心学早染草等。 物语文学物语文学 日本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平安时代(公元 10 世纪初)。它是在日本民间评说的基础上形成,并 接受了中国六朝和隋唐传奇文学的影响。 创作于 10 世纪初的竹取物语是日本最早一部物语文学。故事写一位伐竹翁在竹心中取到一个美貌的小 女孩,经 3 个月就长大成人,取名“细

13、竹赫映姬”。5 个贵族子弟向她求婚,她答应嫁给能寻得她喜爱的宝物的人, 可是这些求婚者都遭到失败。这时皇帝想凭借权势来强娶她,也遭到拒绝。赫映姬在这些凡夫俗子茫然失措之中 突然升天。 与竹取物语差不多同一时期写成的物语文学伊势物语,由 125 篇短篇汇集而成,各篇自成独立的故 事,但全篇由原业平一个人物贯穿起来,写原业平在宫廷和外地经历的种种恋爱故事。 物语文学在产生之初就分为两大类,一为虚构物语,它是将民间流传的故事经过有意识的虚构,并加润色,提 炼成完整的故事,具有传奇的色彩,以竹取物语、 落物语为代表。另一类为歌物语,以伊势物语、 大 和物语为代表,以和歌为主,使和歌与散文完全融为一体,

14、成为整部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两类物语都是脱 胎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是向独立故事发展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们的不足之处是缺乏内在的统一性和艺术的完 美性。 作为物语文学的高峰的源氏物语(产生于 11 世纪初)和宇津保物语(产生于 10 世纪末),是两种不 同的典型。源氏物语最先把虚构物语与歌物语结合在一起,并在创作方法上继承了物语的现实主义传统,摒弃 了物语只重史实、缺少心理描写的手法,促进了物语文学的发展,对日本散文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宇 津保物语的故事结构仿效竹取物语,只是求婚者都是皇太子和宫廷中的显要,并将贵族社会的婚姻矛盾放 在他们争夺权利的场面上来描写,批评了宫廷贵族的骄奢淫

15、逸的生活。它的特色是大胆接触现实,从本国文学遗 产和传统出发,同时又有所创新和发展。但它 不象源氏物语那样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完整的作品。 源氏物语以后,物语文学逐渐趋于衰微和没落。有的如荣华物语、大镜、今镜等历史物语, 暴露和批判贵族的腐败,今昔物语等评说物语的内容以佛教故事居多,世俗故事也写得比较出色。 中世纪日本封建社会武士阶级兴起,文学上出现了以平家物语为代表的战记物语。它同古代物语无论在 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描写中世纪社会的没落以及封建主义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变革。它们使用汉语、 佛语、俗语混合的新文体。这种文体在今昔物语中已试用过,但到了平家物语才臻于成熟,成为一种叙事 诗。

16、战记文学是文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此后的叙事文学以及其他各种文学都是从战记文学产生发展而来。战 记物语,尤其是平家物语,使日本古典文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级。 日本日记随笔文学日本日记随笔文学 日本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奈良时期(8 世纪至 9 世纪间),贵族们使用汉文写日记,这类日记属于实用性 质。日记作为文学作品,繁荣于平安时期。最早出现的是纪贯之(?945)写的土佐日记(935)。作者是平安 时期有名的歌人,古今和歌集的编选者。土佐日记是第一部使用纯粹日文(“假名”)写成的作品,内容 写一个任职于土佐地方的老“国守”(地方长官)夫妇任满乘船归京途中艰难的航海过程。作品着重写了这对老夫 妇追怀在任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