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课件(14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70947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课件(14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课件(14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课件(14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课件(14张)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课件(14张)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课件(14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课件(14张)(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代诗人赵嘏有一首描写深秋拂晓景色、抒发羁旅怀归之思的诗,题为长安秋望,诗中有“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的妙句,博得了大诗人杜牧的赞赏,并送其一雅号为“赵倚楼”,今天 我们一起领略另一位伟大词人“贺梅子”的风采,大家能找到他得名的诗句吗?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句千古佳句,把愁思写成了无尽的烟草,柳絮和梅雨,叫人断肠,叫人断魂。,横塘路 贺铸,贺铸 (1052一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因为为人秉性刚直,仕途不得志,始为武官,后得苏轼的引荐,改任文职,一直沉沦下僚。官终太平

2、州通判。,知人论世,贺铸一生怀才不遇,只作过一些小官。将政治上的不得意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首词应当是有所寄托。贺铸为人耿直,不攀附权贵,“美人”、“香草”历来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应该是以词自比。 当然,径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词,书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略显浅薄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语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因取以为调

3、名。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亦有第五句不用韵者。 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锦瑟:饰有彩纹的瑟。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月桥花院:一作“月台花榭”。月桥:像月亮似的小拱桥。花院:花木环绕的庭院。 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朱户:朱红的大门。,飞:一作“碧”。冉冉:指云彩缓缓流动。蘅皋(hnggo):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南史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断肠句:伤感

4、的诗句。 试问:一说“若问”。闲愁:一说“闲情”。都几许:总计为多少。 一川:遍地,一片。 梅子黄时雨:江南一带初夏梅熟时多连绵之雨,俗称“梅雨”。岁时广记卷一引东皋杂录:“后唐人诗云: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的美好年华?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的归处。 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断肠的诗行。如果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一川烟雨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三、诗歌解读,1.上片中既

5、有实写,也有虚写,请说明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是实写。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虚写。,2“但”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留恋、遗憾之情。,3词中化用了哪些前人的诗句和典故? A、凌波 B、锦瑟 C、蘅皋 D、彩笔,4赏析“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A、虚景实写,化虚为实,用具体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情。 B、比喻新颖,不落俗套,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兴中有比,不仅比闲愁之无尽,亦以兴身世之可悲。 C、连用三个比喻(博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这是

6、一个创举。 D、烘托闲愁。 E、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F、设问。,此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表现了幽居寂寞积郁难抒之情绪。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想象丰富,历来广为传诵。,名家点评 周紫芝竹坡诗话:贺方回尝作青玉案,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 罗大经鹤林玉露:贺方回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沈谦填词杂说:“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特善于喻愁,正以琐碎为妙。 先著、程洪词洁:方回青玉案词工妙之至,无迹可寻,语句思路亦在目前,而千人万人不能凑拍。,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叠写三句闲愁,真绝唱! 刘熙载艺概:贺方回青玉案词收四句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其末句好处全在“试问”呼起,及与上“一川”二句并用耳。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贺铸晚年退隐至苏州,并在城外十里处横塘有住所,词人常往来其间。这首词写于此时此地。词中写路遇一女子,而引起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