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课件(18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70893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课件(18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课件(18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课件(18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课件(18张)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课件(18张)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课件(18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课件(18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豪放派词作的特点是题材广阔。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象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事。,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年),字 ,号“ ”,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谥号文忠。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父子三人与唐代的 、 和宋代的 、 、 合称“唐宋八大家”。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苏氏四门生为

2、: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子瞻,东坡居士,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地方官,他照例给朝廷写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表中苏轼流露了对当政朝臣的轻蔑,与保守党对立的新党,便把握这个大好机会,把这些话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他们指苏轼借古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指苏轼并非直接攻击他们,而是间接指斥重用他们的宋神宗。他们以此作为把柄,弹劾苏轼欺君妄上。结果苏轼被冠以“文

3、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而被捕,解往汴京下狱。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黄州,世称“乌台诗案”。 乌台即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因此称为“乌台诗案”。,简介本词写作背景,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 山谷题跋有云:“语意高妙,似非吃人间烟火语

4、。”而“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则不能到。,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其作于同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示了其中的端倪。,朗读课文,品读鉴赏,1上片开头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4分) 2、请结合全诗,从塑造形象、表现作者心境的角度,对“拣尽寒枝不肯栖”一句作简要赏析。(6分) 3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6分),“缺月”“疏桐”营造出幽冷、寂寞(凄冷、孤寂亦可)的氛围。,本词托物言志(或托物寓人、以物写人),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

5、现“幽人”(作者自己),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从而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塑造形象:塑造方法、形象特点(孤独)各1分,对于该句的解释分析2分,作者心境2分),恨的内容: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无人理解的忧愤。 (2分) 同意: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2分)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1分)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1分)。,总结:本词的写作特色和主旨,这首词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

6、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总之诗人借孤鸿把自己当时不便也不好直言的心境形象贴切地表达出来。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试题。,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试谈谈这首词怎样表达词人的志向和情操?,全词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词句写出了梅的风格神韵,写出梅花的高风亮节。其实这正是作者的自我写照,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谄毁、坚贞自守的傲骨。,苏轼一生遭际坎坷,但乐观自强

7、,笔耕不辍,从而拓宽了宋词的新境界,开创了宋词豪放一派。历来公认,最能代表该派风格的代表诗句是“ , ”。与此相对的宋词婉约派,历来公认,最能体现该派风格的代表诗句则是 。(2分),杨柳岸晓风残月,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以下四首词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请分析苏轼在这五首词中的内心情感以及发展变化的过程。,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

8、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黄州贬谪时期的苏轼(10791084),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中秋谁与共孤光,把

9、盏凄凉北望。,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明月。,一蓑烟雨任平生,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幽独凄清 失意自伤,人生空幻 壮志难酬,时运不济 超脱旷达,不畏坎坷 笑看风雨,热爱生活、旷达乐观,在贬谪到黄州的初期,苏轼是低沉、苦闷的,但他很快从中逃离出来。毕竟他是一个洒脱旷达的人。面对人生的困境,他没有颓废,没有逃避,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去挑战。所以,他战胜了生活,战胜了自我。所以,我们才看到,黄州时期的苏轼是一个无畏风雨、笑看坎坷的潇洒之人,是一个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之人。,苏轼在黄州的心路历程,失意自伤 低沉苦闷,随遇而安 洒脱旷达,乐观豪迈 积极向上,前期,中期,后期,“在

10、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 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

11、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启示: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学了苏轼的词之后,你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改变?最大的感悟是什么?,其他材料: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1苏东坡是在苦难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他追求的是一个可以无待(依靠)于外的完成。客观上不得意,还能不落迂腐消极,能够有积极的生活志趣,有持守的一种修养,这是苏东坡了不起的地方。 2东坡的父亲,喜欢到处边四方去游学,常常不在家,苏东坡小时受他母亲的教训。有一次读到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党锢之祸时被迫害的一个人,而他不逃避,为了理想付出了生命。东坡问母亲:他日儿要做范滂,母亲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岳母刺字教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