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散--图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870655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8.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散--图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散--图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散--图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散--图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散--图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散--图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散--图文(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获得性肺炎,刘捷克,太和县中医院集团界首市中医院,基本信息,姓名:李赛赛,性别:男,年龄:25岁,发病季节:冬至,职业:电子厂工人,户籍:本地,主诉:发热半月余 现病史:患者半月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2,无畏寒寒战,无四肢酸痛,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等不适,伴有咳嗽,为刺激性干咳,偶有咳痰,痰白粘,不易咳出,无痰中带血等。于当地卫生院治疗(具体方案不详)1天后,外出务工(3天),期间自觉持续低热,无明显规律性,多次测体温均为37.4,有夜间盗汗2次,稍感倦怠乏力,无午后潮热,12.13于界首市人民医院就诊,查胸片示:支气管感染,予“左氧氟沙星片”,病史简介,“肺力咳合剂”口服后,

2、咳嗽、咳痰较前好转,仍有持续低热,体温仍波动在37.4。昨于界首市人民医院复诊,查胸部CT提示:双肺感染,为明确病因,特来我院门诊就诊,现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拟“肺部感染”收入我科。追问病史,发病来曾于防疫站行痰找抗酸杆菌3次,均阴性。病程中饮食可,夜眠一般,二便如常,近三月体重下降约3斤。,体格检查,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及“肺结核”等病史。有吸烟史3年,每天3-4支,目前戒烟中。否认酗酒史。,体格检查,T37.3 P64次/分 R20次/分 BP110/70mmHg 神清,精神可,口唇不绀,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粗,未闻

3、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64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肋下未及,剑突下压痛(-),双下肢无水肿,NS(-)。,辅助检查,2016-12-12,界首市人民医院胸片示:支气管感染,2016-12-20,界首市人民医院胸部CT示: 双肺感染,2016-12-12,12-20胸部CT (2-4层面),胸部CT(5-8层面),初步诊断,支气管肺炎,辅助检查,2016-12-22,我院血常规+CRP: WBC 3.28*109/L 、NE% 38.7% 、RBC 3.83*1012/L 、HB 140 g/L、PLT 227*109/L、超敏C反应蛋白 0.5 mg/L、CRP 5.0 mg/

4、L;,2016-12-24,复查血常规+CRP: WBC 3.62*109/L、NE% 43.7% 、RBC*3.55*1012/L 、HB 133.00 g/L、PLT 208*109/L、C-反应蛋白 5.0 mg/L,RBC减少(慢性感染?脾亢?),辅助检查,2016-12-22,血沉: 17.00 mm/h,2016-12-24,血沉:11.00 mm/h;,辅助检查,PPD试验,12-23(第3天)阴性;12-25(第5天)弱阳性;,T-SPOT,未回,肝肾功能、电解质、尿常规、大便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12.22)痰找抗酸杆菌(-);痰培养(-)。心电图正常。,2016-12-23

5、心电图,长期医嘱(12.21-12.25),0.9氯化钠注射液 100ml 头孢他啶 2g ivgtt bid,0.9氯化钠注射液 2ml 氨溴索 15mg 糜蛋白酶 4ku 雾化吸入 bid,复方甲氧那明胶囊 25mg po tid,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清开灵注射液 30 ml ivgtt qd,临时医嘱(12.21-12.25),45%,75%,20%,反思,1、该病例诊断是否合理 2、用药是否规范 3、肺部感染与肺炎的区别 4、肺炎的分类 5、是否进一步跟进痰找抗酸杆菌,以明确是否有肺结核,发散与循证,(明确几个定义及参考中国成人CAP诊疗指南(2016),肺部感染:指发生在

6、肺实质(指肺内各级支气管及其终端的肺泡结构,即与肺内空气接触的腔隙和管壁)或肺间质(包括结缔组织及血管、淋巴管、神经等,为肺泡间、终末气道上皮以外的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疾患。生物性致病因子、过敏以及物理、化学因素均可引起肺炎。生物性致病因子的感染途径可为气源性、血源性、或淋巴源性,在肺内沿支气管肺泡系蔓延(经支气管、孔氏孔、兰勃管)。病变以腺泡、肺小叶、肺段或肺叶为单位。1.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原虫等致病微生物引起 2.感染途径:最常见来自气道,其它可以来自膈肌、纵膈。,肺炎: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

7、肺炎分类 按解剖、病因或患病环境分类,也可按病程分为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慢性肺炎(8版教科书未提及 ),1.大叶性(肺泡性)肺炎 2.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 3.间质性肺炎,按解剖,按病因,细菌性肺炎 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 病毒性肺炎 肺真菌病 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立克次体、弓形体、寄生虫)理化因素所致肺炎(放射性损伤所致放射性肺炎、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胃酸吸入所致的化学系肺炎,对吸入或内源性脂类物质产生严重反应的类脂性肺炎),按环境,1.CAP,1、CAP 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

8、伏期内发病得到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主要涉及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4大类。就细菌病原来说,社区获得性肺炎,除结核杆菌和军团菌可直接通过飞沫将菌吸入到肺实质,假单胞菌可直接定居于气管外,其余均为通过吸入来自自体咽喉部的感染因子而获得的。临床较为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细菌病原是肺炎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克雷伯杆氏菌和卡他摩拉克菌等。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毒病原有甲、乙型流感病毒,1、2、3型类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等。其他微生物病原有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等。,2.HAP,CAP的诊疗思路,如何确定肺炎诊断,首先必须把肺炎与呼吸道

9、感染区别开来。呼吸道感染虽有咳嗽、咳痰和发热症状,但有特点,上、下呼吸道感染均无肺实质浸润,肺部X线检查可做鉴别。其次与其他类似肺炎的疾病区分开来。如:肺结核;肺癌;肺血栓栓塞症;非感染性肺部浸润(间质肺、肺水肿、肺不张、肺血管炎)。,1、社区发病。 2、肺炎相关临床表现,CAP诊断标准,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加重,伴或不伴脓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2)发热,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啰音;,4)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或小于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3、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新出现的斑片状浸润影、叶/段实变影、磨玻璃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符合1、

10、3及2中的任何一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非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CAP严重程度评估,1、如果处于院外或不方便进行生化检查的医疗机构,推荐CRB-65,即意识障碍、呼吸、血压及年龄是否超过65岁,具体评分每项1分: 意识障碍; 呼吸频率30 次/min; 收缩压90 mmHg或舒张压60 mmHg; 年龄65岁。评分: 0分:低危,门诊治疗;1-2分:中危,建议住院或严格随访下院外治疗; 3分:高危,应住院治疗。 2、CURB-65以其简洁、敏感性高,易于临床操作而较为常用,与CRB-65相比,多一项尿素氮7 mmo

11、n/l,其余相同。平复死亡风险时每项1分: 0-1分低危,原则上门诊治疗; 2分中危,建议住院或严格随访下院外治疗; 3-5分高危,应住院治疗。3、此外还有PSI评分、CURXO评分及SMART-COP评分。4、重症CAP诊断标准(1)主要标准: 需要气管插管性机械通气治疗; 脓毒症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2) 呼吸频率30 次/min; 氧合指数250 mmHg; 多肺叶浸润; 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 血尿素氮 ; 收缩压90 mmHg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符合以上1项主要标志或3项次要标准可诊断重症CAP。,CAP病原学诊断方案选择,确定病原体的方法,1、痰培养 2

12、、经纤维镜或人工气道吸引(受口腔部细菌污染的机会较咳痰少) 3、防污染样本毛刷 4、支气管肺泡灌洗 5、经皮细针吸检和开胸肺活检 6、血和胸腔积液培养 7、尿抗原试验(军团菌和肺炎链球菌抗原) 8、血清学检查(测定特异性IgM抗体滴度,支、衣原体、嗜肺军团 菌和病毒感染等,多为回顾性诊断),方法虽多,但仍有高达40%-50%的肺炎不能确定致病菌,经验性治疗,1、首剂抗感染药物争取在诊断CAP后尽早使用的同时进行鉴别诊断。 2、门诊轻症CAP,尽量使用生物利用度好的口服抗感染药物治疗。 3、对于需住院治疗的CAP患者推荐单用-内酰胺类或联合多西环素/大环内酯类或单用呼吸喹诺酮类。与联合用药相比,

13、呼吸喹诺酮类单药治疗不良反应少且不需要皮试。 4、对于需入住ICU的无基础病青壮年重症CAP患者,推荐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复合物、三代头孢菌素、厄他培南联合大环内酯类或单用呼吸喹诺酮类静脉治疗,老年或有基础病者推荐联合用药。 5、对有误吸风险的CAP患者优先选择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莫西沙星、碳青霉烯类有抗厌氧菌活性的药物,或联合甲硝唑、克林霉素等。 6、年龄 65岁或有基础疾病的住院CAP患者,应进一步评估ESBL感染风险,高风险患者经验性治疗可选择头霉素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厄他培南等,7、对于怀疑病毒感染者,应积极抗病毒治疗,不必等病原学检查结果,同时应

14、注意继发细菌感染的可能。 8、抗感染治疗一般可于热退2-3天且主要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后停药,但应视病情严重程度、缓解速度、并发症以及不同病原体而异,不必以肺部阴影吸收程度作为停用药物的指征。 通常轻、中度CAP疗程5-7天,重者适当延长; 非典型病原体疗程延长至10-14天;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或厌氧菌等容易导致肺组织坏死,疗程可延长至14-21天。 9、获得病原学结果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即目标性治疗。,辅助治疗,1、 监测血氧,出现低氧血症者推荐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2、对于急性呼吸衰竭,尤其合并COPD者,建议采用无创通气(NIV)。

15、3、 存在ARDS者建议气管插管后,采取小潮气量机械通气,重症CAP合并ARDS,常规机械通气不能有效改善时,可考虑体外膜肺氧合( ECMO )。 4、糖皮质激素 降低合并感染性休克CAP患者的死亡率;推荐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mg/d,感染性休克纠正后及时停药,用药一般不超过7天,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需密切观察,积极救治,有条件时收住ICU治疗。,主要标准: (1)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 (2)脓毒症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次要标准: (1)呼吸频率30次min; (2)氧合指数250 mmHg(1mmHg=0.133kPa); (3)多肺叶浸润; (4)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 (5)血尿素氮7.14 mmol/L; (6)收缩压90 mmHg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YOUR TITLE,Add your text and write down your ideas here thank you,THANKS,Have a nice da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