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1

上传人:jiben****gshi 文档编号:60870631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654 大小:24.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1_第1页
第1页 / 共654页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1_第2页
第2页 / 共654页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1_第3页
第3页 / 共654页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1_第4页
第4页 / 共654页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1_第5页
第5页 / 共6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1(6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里安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第8版),第1章 市 场,1.1 本章要点 最优化原理与均衡原理 保留价格和需求曲线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帕累托效率,1.2 重难点解读 一、经济模型 一个模型的作用就是说明外生变量是如何影响内生变量的。图1-1揭示了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之间的关系,外生变量来自模型以外,并作为经济的投入;内生变量在模型之内决定,并作为模型的产出。,图1-1 模型的运行 外生变量: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变量,它本身不能由模型解释。 内生变量:是指模型要解释的变量。 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关系: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外生变量的变化会引起内生变量的变化。,二、最优化和均衡

2、 在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过程中,最优化原 理(The Optimization Principle)与均衡原理 (The Equilibrium Principle)是基本的分析框架。 1最优化原理 行为人总是在一定约束下选择最优方案。按照分析,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2均衡原理 市场中不同行为人策略在均衡时保持相互一致性。 狭义地讲,均衡就是在市场中需求方与供给方在市场机制的充分调整下达到的稳定状态,在该状态下价格是相对稳定的。,三、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以及市场均衡 1保留价格 保留价格是消费者消费第 个单位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需求曲线中的 即为保留价格。不同的需求量

3、对应着不同的保留价格,一般情形下,第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所愿意支付的保留价格要高于以后的消费。,2市场均衡 在租房市场均衡中,需求(衡量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和供给(衡量不同价格水平下供给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共同决定市场均衡价格。,图1-2 住房市场的均衡,如图1-2所示,均衡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 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在该均衡状态处,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冲击,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不会发生变化,并且这个稳定状态具有稳定性和收敛性。,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是经济学的三种分析方法。由于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寻找均衡状态,所以从研究均衡状态的

4、角度来区别和理解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这三种分析方法。,1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指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 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例如,在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给定的情况下,二者的交点即为均衡点,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此时的数量为均衡数量,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均衡点不再发生变化。这就是静态分析方法。,2比较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是指考察当原有的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例如,在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当外生变量的变化使得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时,均衡点的位置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新旧均衡点的

5、分析比较就是比较静态分析。,3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是指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 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例如,蛛网模型就是一个典型的动态分析。,五、帕累托效率 不同市场机制下,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也会不同,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是用来评估资源配置效率的一个尺度。帕累托有效(也称“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状态是指没有一种方法能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同时而使任何人境况变好的一种资源配置方案。反之则称为帕累托无效(Pareto Inefficient),并存在

6、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从帕累托无效到帕累托有效的渐进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帕累托有效状态并不是惟一的。例如;在租房市场模型中,竞争性市场和完全价格歧视垄断市场中的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状态,虽然两个市场的最后结果截然不同。,范里安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第8版),第2章 预算约束,2.1 本章要点 预算约束、预算线 预算线的变动 税收、补贴和配给,2.2 重难点解读 最优化原理指出,行为人总是在一定约束下选择最优方案。消费理论部分运用这一原理进行消费行为分析消费者总是选择他们能负担的最佳物品。本章分析“能负担”的含义预算约束(Budget Constraint)。,一

7、、预算约束 预算约束由消费者收入、时间、商品价格等诸多影响因素共同决定。预算约束是资源稀缺性的体现。确定两种商品的价格 和消费者要花费的货币总数 ,则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可写为: 其中, 是消费者花费在商品1上的货币数, 是消费者花费在商品2上的货币数。消费者的预算约束要求花费在这两种商品上的货币数量不超过消费者能花费的总数。,二、预算集 预算集(Budget Set)是指在既定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的条件下,消费者能够消费得起所有商品束的集合。假设两种商品 和 ,其价格分别为 和 ,消费者收入为 ,那么,满足不等式: 所有商品束的集合就称为预算集。,三、复合商品假说 在研究分析中,将横轴表示的商品

8、1作为要研究的商品,用纵轴表示的商品2代表消费者除了商品1之外的可能要消费的其他一切商品,并将商品2命名为复合商品(composite good)。,复合商品假说提出的意义是能使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框架更加简洁而清晰,并有效地揭示深刻的规律。根据复合商品假说,商品 2看作是消费者可以用来购买其他商品的货 币,货币的价格当然为1,此时预算约束为:,四、预算线 1预算线的概念 预算线(budget)是指所需费用正好等于 的一系列消费束(the set of bundles that cost exactly ):这些消费束正好可以把消费者的收入用完。预算线用数学式子表示为:,可以看出,预算线是预算约束

9、的外边 界。预算集与预算线的区别体现为:预算 集为一个集合,预算线为一条曲线。对应 的预算线绘制如图2-1所示。 图2-1 预算线,2预算线的斜率 预算线横截距为 ,表示消费者所有收入能购买商品1的数量;预算线纵截距为 ,表示消费者所有收入能购买商品2的数量;预算线的斜率为 ,它由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所决定,因此称为市场交换率按市场相对价格所对应两种商品交换的比率。 预算线斜率也代表以商品2来表示商品1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即为了多消费1单位的商品1所必须放弃的商品2的数量。,五、预算线的变动 1收入的变动 增加(减少)收入并不会使预算线的 斜率发生变化,只会使预算线向

10、外(内) 平移,如图2-2所示。,图2-2 收入变化对预算线的影响,2商品1的价格上升(下降) 纵截距不会发生变化,横截距会变小(变大),从而预算线变得更加陡峭(平坦),如图2-3所示。,图2-3 商品1的价格变化对预算线的影响,3商品2的价格上升(下降) 横截距不会发生变化,纵截距会变小 (变大),从而预算线变得更加平坦(陡 峭),如图2-4所示。,图2-4 商品2的价格变化对预算线的影响,4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同时变为原来 的 倍 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同时变为原来的 倍,相当于收入变为原来的 。预算线的 总变动表现为向内平移( )或向外平移( )。 5所有商品的价格水平和收入都变为原来的

11、倍 所有商品的价格水平和收入都变为原来 的 倍,预算线保持不变。,六、计价物 假设原来的预算线为 ,则可得如下相同的预算线: 或,在第一种情况限定 ,在第二种情况限定 ,然后在以上限定的基础上调整商品的价格或收入并不会改变预算集。 常常把价格限定为1的那种商品称为计价物(numeraire),其他价格和收入即可用计价物价格来测量。,七、税收、补贴和配给 1税收对预算线的影响 从量税(quantity tax)指消费者对他所购买的每一单位商品都得支付一定的税收。对于消费者来说,从量税就相当于提高所征税商品的价格,即如果对商品1征收 的数量税,相当于把商品1的价格从 提高为 。 新的预算线为:,从

12、价税(value tax)指对商品的价值价格而不是对所购买商品的数量所征收的税。如果对商品1征税率为 的从价税,相当于把商品1的价格从 提高为 。 新的预算线为:,总额税指不管消费者的行为如何,政府都要取走一笔固定金额的货币 。这会使预算线向内平移,斜率不变。 新的预算线为:,2补贴对预算线的影响 从量补贴(quantity subsidy)指政府根据消费者购买的数量来给予消费者一定的补贴。如果对每单位商品1补贴 ,相当于把商品1的价格从 降低为 。 新的预算线为:,从价补贴(ad valorem subsidy)是根据被补贴商品的价格实行的补贴。如果对商品1的从价补贴率为 ,就相当于把商品1

13、的价格从 降低为 。 新的预算线为:,总额补贴指不管消费者的行为如何,政府都会给予一笔固定金额的货币。这会使预算线向外平移。 新的预算线为:,3配给对预算线的影响 配给(rationing)即控制某些商品的消费量,使其不能超过某个数量。 假设商品1是实行配给供应的,一个消费者对商品1的消费数量不得超过 。那么实行配给供应后的预算集就是原来的预算集砍掉了一块,如图2-5所示。,图2-5 受配给限制的预算集,4食品券计划 (1)1979年以前的计划 1979年以前的食品券计划是对食品的一种从价补贴。按照规定,一个四口之家参加这项计划每月最多能得到153美元的食品券配给。如果一家为购买配给的食品券付

14、出83美元,那么就意味着他支付1美元就可以得到1.84美元的食品。,图2-6 食品券 如图2-6所示,横轴表示花费在食品上的货币数量,用纵轴表示其他商品的一切费用。,(2)1979年以后的计划 1979年对食品券计划进行了修改。原先要求家庭购买食品券,现在只是将食品券发给符合要求的家庭。 图2-7 食品券,如图2-7所示,假设一个家庭每月得到价值200美元的食品券。此时,预算线将向右移动200美元,但斜率没有变化。由于家庭不能合法地出售食品券,它可以花在其他商品上的最大金额没有变化。除了食品券不能出售外,食品券计划实际上是一种总额补贴。,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若两种商品的价格按相同比率上

15、升,而收入不变,则预算线( )。(中山大学2010研) A也不变动 B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C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D可能向左下方平行移动,也可能向右 上方平行移动,【答案】B 【解析】设收入为 ,则预算线方程可表示为 。当 和 按相同比例上升,收入不变时,预算线斜率 不变,截距 和 同比例减小,所以预算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2亨利消费啤酒(B)和咖啡(C),开始时,他的预算约束线为 ;后来预算线变成 。预算线的变化可以被下面哪种情形所解释?( )(上海财经大学2009研) A咖啡价格下降,但是亨利的收入上升 B咖啡价格和亨利的收入都上涨 C咖啡价格和亨利的收入都下降 D咖啡价格下降,但是亨利的收入下降 【答案】C 【解析】预算线绕(0,10)点转动,斜率变小,可能是啤酒的价格上涨,也可能是收入和咖啡的价格同时下降。,范里安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第8版),第三章 偏好, 关于偏好的三个重要假设。 偏好的图示实现:无差异曲线。 偏好的几个重要例子:完全替代、完全互补等。 良好偏好的性质:单调性与凸性等。 边际替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