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课件(22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69255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课件(22张)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课件(22张)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课件(22张)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课件(22张)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课件(22张)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课件(22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课件(22张)(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清照,红尘自有痴情者 莫笑痴情太痴狂 若非一番寒彻骨 哪得梅花扑鼻香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看人间多少故事 最销魂梅花三弄 梅花一弄断人肠 梅花二弄费思量 梅花三弄风波起 云烟深处水茫茫,歌曲欣赏,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你知道她是谁吗?,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出生于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十八岁嫁与太学生赵明诚,夫妻志趣相投,婚后生活美满。然而好景不长,遭遇靖康之变,两人躲避战乱于江南,南渡不久,丈夫病死,李清照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最后,怀着对家国之思,在极度的愁

2、苦和孤寂中死去。 李清照在诗词文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最擅长的还是词,是婉约派代表词人,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被称为“易安体”,词集漱玉集。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女诗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和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表现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写 作 背 景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

3、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用散文语言描绘本词 薄雾淡淡,阴云浓浓,这漫长的白昼啊,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真令人发愁啊。为了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只好在兽型的香炉当中点起了香料。恰好又碰上了佳节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让“我”更加想念在外的丈夫。秋夜就寝,玉制的枕头,轻纱作的帐幔,凉气透骨,真叫人彻夜难眠啊! 这天黄昏之后,愁闷无比的“我”拿起几杯淡酒,来到东篱的菊圃里。在这里,菊花的香味四处流动,甚至盈满了“我”的衣袖。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

4、然神伤啊。清风吹过黄昏,卷起了门帘,让人不觉感到一阵微凉。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黄色菊花,相思销魂的自己,不是比菊花更消瘦了吗?,自由朗读,说说这首词哪个词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想象一幅画面西风瘦菊,佳人对花兴叹的画面)感情基调:寂寞、忧郁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绪。,拓 展 阅 读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杜甫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李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落红,愁是有数量的;李煜说,愁像一江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绵绵不尽

5、的春江之水;秦观说飞红万点愁如海,不仅有数量,还有深度。 有如此众多的写愁高手站在李清照的面前,李清照如何写愁才可以在文学史中留下自己的一席之地呢?她是如何写愁思的?,清代的陈廷焯(zhu)曾评论此词“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闷,元人往往宗之”,无一字不秀雅,说出了诗歌鉴赏中最基本的方法,那就是从一字一句处入手,慢慢来品析。因为诗歌是最凝练的艺术,我们要想把握她,不仅要从宏观上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还要从微观上深入肌理,有时通过一个句子可以把握全篇,甚至有时通过一个字的解读,一首诗歌境界全开。 请任选一句加以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

6、寞的愁怀。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每逢佳节倍思亲”,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 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这说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 思的凄苦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上片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是哪个字?,愁,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若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7、贺铸),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东篱,是菊圃的代称,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 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古诗十九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

8、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词人用“瘦”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愁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巧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愁”表现得令人心疼。,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1)造语含蓄,意蕴丰富。诗人借气氛的渲染、贴切的比喻构成西风瘦菊,佳节冷落,对花兴叹的艺术画面,离别之恨、相思之苦尽含其中。 (2)比喻新奇传神。以黄色的菊花比相思的诗人,兼用菊花品节高洁之意,形神兼备,耐人寻味。,有关黄花、西风的诗词能背几句吗?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2、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

9、肠人在天涯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因此,西风、黄花这两个意象一般都与凄凉萧索的意境相关。 总结:分析诗词时,只有把握住重要的有着特定情感倾向的意象,通过想像连缀形成完整的意境,才能准确把握诗歌情感。,烘云托月,藏而不露 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

10、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 。,请结合本文内容或联系李清照身世,写一副对联。 1、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 2、帘卷西风,易安居士,寂寞寒窗空空闺; 人比黄花,清照才女,梧桐朽枕枉相栖。 3、闺中苏辛,别是一家,史家称道传孤本; 词里三瘦,堪叹婕妤,金石录中寄深情。 4、一生愁绪锁,念国、念家、念人; 后世美名颂,颂词、颂画、颂人。,小 结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