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五篇《礼记》一则(虽有嘉肴)练习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65088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五篇《礼记》一则(虽有嘉肴)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五篇《礼记》一则(虽有嘉肴)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五篇《礼记》一则(虽有嘉肴)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五篇《礼记》一则(虽有嘉肴)练习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五篇礼记一则(虽有嘉肴)练习题(2016永州改编)阅读虽有嘉肴一文,完成14题。(15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不知其旨也 () (2)虽有至道 () (3)然后能自强也 () (4)学学半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2、后知困。 (2)故曰:教学相长也。 3. 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助 别人、教别人 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B. 文章首先通过比喻引出“弗学,不知其善”,接着论述教与学的重要 性及辩证关系,最后才归纳出“教学相长”这个中心。 C. “学学半”运用引用论证,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增强 了文章说服力。 D. 本文为新时期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师生应多互动,学生要自主 学习,才能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解析】B项文中用的是类比手法,将“嘉肴的美味”与“道理的好处”进行类比,并没有用比喻手法,表述错误。故选

3、B项。4.“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 关系?(4分)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同点: 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 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 的补充论证。 二者的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 二者是主从关系。【解析】“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学学半”是指“教人是学习的一半。”从这里可以看出,它们都是论述“教”和“学”之间的关系。从论述的角度分析,“教学相长”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论述的,而“学学半”只是从“教”这一个方面来论述,这是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二者的关系可依据对全文的理解来回答,“教学相长”是全文的中心,“学学半”是为了突出这个中心而引用的,因此二者是主从关系。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