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十九杂说四素材北师大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64729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十九杂说四素材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十九杂说四素材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十九杂说四素材北师大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十九、杂说(四)唐韩愈【考情搜索】近7年未考查。原文呈现段层精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第一部分:慨叹伯乐的罕有。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第二部分:写不以千里称的骏马的悲惨境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

2、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第三部分:表露出作者对那些阻塞贤才发展的昏庸之辈的义愤。【全文中心】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抒发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寄托了作者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针砭和控诉。【写作特色】(1)托物寓意,中心明确。作者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2)文章生动形象、含蓄深刻,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成功的作品。【现实意义】领导要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人才,不能压制、埋没人才。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