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 聚焦湖南中考习题 语文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63734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 聚焦湖南中考习题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 聚焦湖南中考习题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 聚焦湖南中考习题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 聚焦湖南中考习题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 聚焦湖南中考习题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 聚焦湖南中考习题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说明文阅读 聚焦湖南中考习题 语文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聚焦湖南中考一、(2016张家界)阅读下文,完成12题。(5分)海洋中的精灵海天使王冬梅科学家虽然1774年就在北极冰海中发现了它的踪迹,但至今仍摸不清它的来历,它就是海天使。西方科学家以掌管历史的希腊女神Clio,为它建立全新的科、属的分类,并以它作为代表性物种。因为它修长的外形跟蛞蝓(ku y,一种软体动物)相像,便以海蜗牛作为其种名。海天使简单的外形与透明的身体,使它常被误认为水母类生物,但它其实属于贝类大家族。这种贝类都有双翼,因此统称为翼足类。它们终其

2、一生都在大洋中随水流四处漂游。海天使刚孵出时,身体还带有硬壳,不过大约3天后就会将壳永久丢弃,变成无壳贝类。海天使虽然身长不过13厘米,最大也不超过7厘米,但靠着间歇性的摆动双翼,居然能在比其身躯大好几千倍的水层,上上下下来回移动。上升的时候,它总能保持如天使般优雅的姿态,缓缓由深海游到冰层下。海天使的名字主要来自其身体两侧的一对翅膀,看起来就像翱翔在空中的天使,再加上它体内有个红色的心形消化器官,看起来十分甜美可爱,但是,它其实是凶狠的掠食者。发育期的它,喜欢捕食微小的浮游藻类,长大后却个性突变,成为凶狠的掠食者。海天使攻击时,会从头部伸出3对触手,先紧紧抓住猎物硬壳,将猎物的壳口朝向自己,

3、再伸出带刺的吻,勾住猎物身体吞入腹中,只留下空壳。科学家发现,海天使在每年食物丰盛的温暖春季,除了摄取大量脂肪外。还会从其他物质中自行合成脂肪,以便用于繁殖或作为储备粮食,以度过食物缺乏的冬季。【A】更神奇的是,它还能缩小自己的身躯,降低新陈代谢的速率,以减低体内能量的消耗。【B】当弹尽粮绝时,海天使还能消化身体里与生存不相关的部分组织,以求保存最后一线生机,等待春天降临时重生。【C】海天使饱食一顿后,可以忍饥长达200多天。这种能屈能伸的求生能力,就是海天使族群在南北极海域可以生生不息的超能力!(选自百科知识2016年2月下期,有删改)1.说说第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1.

4、(2分)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海天使个子小,但运动能力强的特点(很善于运动)。2.第段画线的【A】【B】【C】三个句子顺序错乱,请重新调整这三个句子的顺序(只填字母)。并简要说说调整的理由。(3分)2.(3分)CAB(1分)(排序错误不给分)【C】说的是海天使可以忍受饥饿的时间,【A】说的是能量不够时,海天使能缩小身躯,减低能耗,【B】说的是即使弹尽粮绝时,海天使也能消化自身组织求生。这样调整,就按逻辑顺序逐步深入地说明了海天使求生能力之强。(2分)【解析】【A】句主要说的是海天使降低体内能耗的方式缩小身躯。【B】句主要说的是海天使在应对“弹尽粮绝”时的举措消化身体里与生

5、存不相关的部分组织。【C】句主要说海天使饱食一顿可以忍耐饥饿的时间长。第段首句即言“海天使在每年食物丰盛的温暖春季以度过食物缺乏的冬季”,而【C】句紧承段首这句话,【A】句紧承【C】句,说食物不足时海天使的做法,【B】句则进一步补充【A】句,【C】【A】【B】三句之间存在逻辑关系,故正确的顺序为【C】【A】【B】。二、(2016常德)阅读下文,完成14题。(14分)关节炎是冻出来的吗? 春寒料峭时,看到穿短裙的姑娘,老人们常说:“这样会冻出关节炎的,年轻时不觉得,年纪大了膝盖就会疼。”其实,关节炎的产生与受冻无关。 人到40岁时,负重关节都会有一些骨关节炎的病理改变。一些过度使用的情况,比如职

6、业损伤、运动过量等,关节会提前到达使用寿命,提早出现骨关节炎。除人之外,差不多所有脊椎动物都会发生骨关节炎,只有两种呈倒悬体位的哺乳动物不患此病,那就是蝙蝠和树獭,这种普遍性提示我们,与其说骨关节炎是一种疾病,不如说是一种关节对于磨损的自然反应。大多数关节炎都与关节达到使用寿命有关(骨关节炎),一些少见的关节炎则是由于免疫系统紊乱而攻击自身关节组织所致(自身免疫性关节炎),此外也有微生物感染所导致的化脓性关节炎,但没有因为寒冷导致的关节炎。关节炎患者在受凉后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让人误以为寒冷是导致关节炎的罪魁祸首。老百姓常说的“关节炎”或者“风湿”其实在医学上多为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是发病

7、率最高的骨关节病。根据国外资料,在X线普查中,55岁以上有骨关节炎的X线表现者高达80%,而65岁以上人群中,骨关节炎的临床患病率达68%。为什么骨关节炎这么普遍呢? 人体的关节也和很多商品一样有“使用寿命”,如果年龄达到了关节的使用寿命,关节处的软骨会变薄、软化、失去弹性,甚至碎裂、剥脱,软骨下的骨质增生并形成骨赘(即所谓“骨刺”),最终导致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这便是骨关节炎。 高龄、肥胖、雌激素缺乏、骨密度异常(骨质疏松与骨硬化)、过度运动、吸烟、维生素D缺乏,以及创伤、关节形态异常、关节周围肌肉无力、反复的应力负荷等机械因素,是目前已知的几乎所有骨关节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但没有证

8、据表明寒冷是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 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便是关节痛,而疼痛加重往往和天气变化、潮湿受凉有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目前学界还存在争论。新近的研究证实了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的程度分别和环境温度和气压的变化有关,尽管这种关联强度不是很强。研究者还认为关节疼痛可能与关节周围组织的顺应性、关节液的粘滞性,以及关节周围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有关。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是精神心理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由于天气变化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而负面情绪可以降低疼痛阈值,因此使人感受到疼痛。也许正是寒冷时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加重,才使大家误认为寒冷是患上关节炎的原因吧。(选自科学之友2016年第

9、7期,有删改)1.填空。(6分)(1)第段中所说的“这种普遍性”是指除蝙蝠、树獭外差不多所有脊椎动物都会发生骨关节炎。(2分)(2)第段画线的句子是为了印证骨关节炎是发病率最高的骨关节病这一结论。(2分)(3)从全文来看,造成关节炎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关节达到使用寿命)。(2分)2.第段中“几乎所有”是作者修改时加上去的。作者为什么要加上这一词语?(2分)2.(2分)“几乎所有”表示接近全部,强调前面列举的因素是目前所知的绝大部分的关节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但不排除还有其他因素,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3.新近研究认为,造成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的原因是什么?其可能的原因又是什么?(3分)3

10、.(3分)原因:环境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可能原因:(1)生理因素:关节周围组织的顺应性、关节液的粘滞性,以及关节周围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有关。(2)精神心理因素:负面精绪可以降低疼痛阈值。4.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蝙蝠和树獭不得关节炎病是因为它们的身体呈倒悬状。B.免疫系统紊乱或微生物感染是关节炎病的罪魁祸首。C.“骨刺”的产生主要与骨关节的“使用寿命”有关。D.天气寒冷会导致关节疼痛这种说法或许是有道理的。4.(3分)B【解析】B项结合第段中的句子“大多数关节炎都与关节达到使用寿命有关此外也有微生物感染所导致的化脓性关节炎”可知,免疫系统紊乱或微生物感染

11、不完全是关节炎的罪魁祸首,B项表述不正确。故选B项。三、(2016湘西)阅读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大脑一文,完成13题。(10分)毫无疑问,电脑网络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捷,但它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悄悄地改变了我们的大脑。脑科学专家斯茅与他的研究团队做过一个实验:让12名互联网老用户和12名互联网新手开始使用谷歌,同时对他们进行大脑扫描。结果显示,显著区别在于大脑皮层一片被称为背侧前额叶皮质的区域,它的功能是处理短期记忆和决策制定,新手的扫描结果显示这片区域活动微弱,而老手的则非常活跃。斯茅要求12名互联网新手在以后的5天每天使用互联网。第6天,他们重新扫描了各组的大脑,代表大脑活跃程度的

12、亮斑图案几乎一模一样。这说明总共5天的互联网使用就重塑了他们的大脑回路。科学家认为,互联网已经改变人类思维方式,降低大脑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减少深度思考的频率。网络的环境促使我们匆忙地阅读,草率并浅层次地进行思考。虽然扫描和浏览的能力与认真阅读和思考同样重要,但是问题在于,一目十行的略读正在成为我们阅读的主导模式。以这种方式阅读时,我们充其量只是一台“信息解码器”,而我们专注地进行深度阅读时所形成的那种理解力、那种丰富的精神联想,在很大程度上都流失掉了。电脑和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记忆方式。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让受试者阅读一些信息,他们告诉一半受试者,过一会儿可以在电脑文件夹里找到这些信息,同时告

13、诉另一半受试者,这些信息将会被刪除。研究人员发现,那些以为信息会遭删除的受试者对于信息记得更牢,以为信息会存储在电脑中的受试者对储存信息的文件夹名记得更清楚。互联网的知识储存和查找功能助长了我们的惰性,我们不必记忆什么,因为任何知识都可以通过“复制”加“粘贴”来完成。人类的大脑是高塑性的,神经元和突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我们依赖电脑作为理解世界的媒介时,也许有一天它就会成为我们自己的思想。1.互联网正从哪几方面改变我们的大脑?下列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D )A.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B.网络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方式C.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记忆方式D.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脑神经

14、【解析】A项可在文章第段“科学家认为,互联网已经改变人类思维方式”得到佐证,A项正确。B项可在文章第段得到证明,B项正确。C项在文章第段首句,C项正确。D项结合文章第段分析可知,文中并未肯定说电脑会改变脑神经,属于主观臆测,故选择D项。2.文中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3分)2.(3分)打比方(1分);将运用扫描和浏览的阅读方式读书时的我们比作“信息解码器”(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互联网对我们阅读的影响,它导致人们已经无法进行深度阅读。(1分)3.选文第段认为“当我们依赖电脑作为理解世界的媒介时,也许有一天它就会成为我们自己的思想。”你是否赞成作者的观点?为什么?(4分

15、)3.(4分)赞成。(1分)原因:我们依赖电脑理解世界,降低了大脑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减少了深度思考,缺乏深度理解力和精神联想,产生了记忆惰性,由此我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了,而电脑获取的表层信息会塑造我们的大脑,取代我们的思想。(3分)四、(2015衡阳)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题。(9分)聚焦“PM2.5”在中国古代的诗词、绘画中,雾是重要的审美意象。神秘、迷离、缥缈的雾,其美妙难以描摹却令人神往。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那些被文人墨客反复吟诵赞美的雾,在现代都市里已渐行渐远,如今笼罩在城市里的所谓的“雾”更多的是“雾霾”。于是一个原本陌生的词“PM2.5”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什么是PM2.5?在空

16、气动力学和环境气象学中,颗粒物是按直径大小分类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称为“TSP”,即总悬浮物颗粒;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为“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2.5微米的称为“PM2.5”,即可入肺颗粒物,它是构成雾霾的主要物质。PM2.5的来源很广,包括人为来源和自然来源。人为来源首先是直接排放的PM2.5,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其次是在空气中间接转化的PM2.5,其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等。此外还有其他的人为来源,主要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等。自然来源则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