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共220张)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858320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220 大小:8.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共220张)_第1页
第1页 / 共220页
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共220张)_第2页
第2页 / 共220页
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共220张)_第3页
第3页 / 共220页
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共220张)_第4页
第4页 / 共220页
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共220张)_第5页
第5页 / 共2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共220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共220张)(2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 葛秋萍,潜心研究 科学备考,2016年12月17日,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潜心研究 明确方向,1、修订考试大纲的背景,一、2017年考试大纲分析,1、修订考试大纲的背景,一、2017年考试大纲分析,学科素养,核心素养,2、2017年考试大纲的变化,一、2017年考试大纲分析,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必考内容,选考内容,一、2017年考试大纲分析,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一、2017年考试大纲分析,对知识内容的要求,一、2017年考试大纲分析,一、2017年考试大纲分析,一、2017年考试大纲分析,一、2017年考试大纲分析,一、2017年考试大纲分析,一、2017年考试大纲分析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一、2017年考试大纲分析,一、2017年考试大纲分析,一、2017年考试大纲分析,二、2016年全国卷化学试题分析,2016全国各地高考化学十套卷命题统计,二、2016年全国卷化学试题分析,二、2016年全国卷化学试题分析,1、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相结合,试题内容的基础性与覆盖主干知识的全面性相结合,表 1 试题涉及的知识内容,表 1 试题涉及的知识内容,表 1 试题涉及的知识内容,表 1 试题涉及的知识内容,二、2016年全国卷化学试题分析,必考题的主干知识,二、2016年全国卷化学试题分析,选考题的主干知识,二、2016年全国卷化学试题分析,2、融合多模块的知识,突出化

3、学思想和化学素养,化学素养,化学思想,突出化学思想和化学素养,表 2 试题涉及的化学思想和化学素养,表 2 试题涉及的化学思想和化学素养,表 2 试题涉及的化学思想和化学素养,二、2016年全国卷化学试题分析,3、强化实验考查,彰显化学学科特点,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考试大纲中对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做了明确要求:一是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二是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

4、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表 3 试题涉及的化学实验,二、2016年全国卷化学试题分析,4、联系实际,感受化学是一门实用的科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6 年全国新课标化学试题恰好体现了这一点,以知识为载体,关注与生产、生活和社会、科技等领域的紧密结合,宣扬了化学为人类社会文明做出的突出贡献,较好地发挥了高考的育人功能。,表 4 试题涉及的生产生活实际内容,表 4 试题涉及的生产生活实际内容,表 4 试题涉及的生产生活实际内容,二、2016年全国卷化学试题分析,5、素材呈现方式多样化,凸显信息素

5、养,试题中素材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是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化学试题的又一个特色。试卷中多次出现装置图、转化关系图、表格、曲线图等形式,学生需要在理解题目含义的基础上,准确获取这些图形中的信息,将其与所学知识结合在一起才能准确解答试题。,表 5 试题涉及的素材的呈现方式,二、2016年全国卷化学试题分析,6、考查题型和考点稳中有变,有迹可循,表 6 近三年试题考点对比分析,表 6 近三年试题考点对比分析,表 6 近三年试题考点对比分析,表 7 近三年试题高频及重点考点,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实验和反应原理的载体,是物质结构与性质理论的宏观表现形式;反应原理是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手段;物质结构是分析性质的基

6、础和工具,实验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最高判据。 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多学科多模块的知识内容;模块整合能有效的考查学生知识体系。,增强综合性,着重能力考查,命题独具匠心 试题亮点纷呈,主干突出,注重能力。 长度合理,难度适宜。 符合课标,紧扣说明。 联系实际,稳中求新。 情境新颖,体现公平。 图文并茂,卷面活泼。 设问明确,张扬个性; 循序递进,利于选拔。,第二部分 科学备考 决胜高考,一、研究考纲,把握方向,教学大纲是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考试大纲只为高考需要而定; 教学大纲里的内容不一定都考; 考试大纲里的内容一定是重点考查范围之内的。,主帅不力累死三军,教师是导游在“讲”与“不讲”之间寻找平衡 教师

7、是导演让“导”与“演”和谐交融 教师是主持人在“倾听”与“述说”之间统整,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要抠死,死了才有可能活,半死必然不活; 死抠一定片面,不死抠,才可能死去活来。,相同概念高分子、高分子化合物、高聚物。 相关概念电离、电解、电镀、电池、电泳、电化腐蚀、电极。 相反概念阴极、阳极;正极、负极;加成、消去。 相混概念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挥发、升华。离解、分解、电解、裂解、水解、复分解。盐析、渗析、透析。凝聚、加聚、缩聚。 相近概念原子、核素、元素;原子的性质、元素的性质、单质的性质;原子的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二、回归课本,夯实基

8、础,取我所需 摘我所要 为我所用,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决不能将教材束之高阁, 让教辅当家作主。,没有眼睛会迷失方向, 有了眼睛常常会目光迷离、左顾右盼、方向不定。 没有广告,我们购物会陷入盲目, 有了广告,我们购物会更加盲目。 没有教辅,我们的复习会觉得心中无数, 有了教辅,我们的复习会觉得无所适从。,摆对教材教辅的位置,三、扔掉包袱,轻装上阵,集中全国各地全部试卷进行分析,定可得出准确的结论该学科的基础、主干、重点、核心、可再生的内容。,一个相同原理本质:氧化还原反应 两套能量转换装置:化学能变电能;电能变化学能 三项形成基本条件:略 四种电极命名依据:正、负极;阴、阳极 五类重要问题追

9、究:电极材料、放电顺序、介质作用、电极反应及总反应、电子或电流方向 六条解题注意事项:锈蚀原理、电化学防锈、二次化学电源、氯碱工业、电冶精炼、电镀原理,电化学重点、核心、主干,三、扔掉包袱,轻装上阵,三大反应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热化学反应 三大基本理论:结构、平衡、电离 三大描述化学:(典型、重要、常见)元素、单质、化合物 三大有机内容:典型代表物质、官能团、有机反应 三大基本技能:化学用语、基础实验(仪器、操作)、规范表述 三大基本方法:学习的基本方法、学科的基本方法、科学研究 的基本方法,化学学科基础要求,三、扔掉包袱,轻装上阵,转化观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能量观与变化共存、与

10、物质相伴 守恒观质量、能量、电荷、电子转移 极限观可逆反应 平衡观勒沙特列原理 结构观结构决定性质 可持续发展观绿色化学;化学与健康、环境的关系;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化学的学科思想观念,三、扔掉包袱,轻装上阵,三、扔掉包袱,轻装上阵,复习教学的两大“任务”,核心知识的掌握,核心能力的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形成整体性的知识,问题解决能力,从庞杂的知识体系中归纳核心知识框架,突破原认知局限 延伸知识逻辑,四、整合知识,构建网络,四、整合知识,构建网络,离子的存在条件和微粒能否共存归类分析,强氧化性与强还原性的微粒大多不能共存,可以结合为微溶物和难溶物的离子,四、整合知识,构建网络,可以结合为可溶性

11、弱电解质的微粒,水解后呈相反性质的离子,四、整合知识,构建网络,能够形成络合物的分子或离子的如:Fe3+和SCN- 只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Al3+ Fe2+ Fe3+ Zn2+ Cu2+ H+ 只能在碱性弱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 CO32- HCO3- SO32- HSO3- HS- S2- F- OH- 既不能在强酸性又不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存在的离子:HCO3- HSO3- HS- 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 Fe2+ Fe3+ Cu2+ MnO4- Cr2O72- CrO42-,四、整合知识,构建网络,有机 化学 解题 导图,用分类思想和氧化还原反应思想构建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12、体系,四、整合知识,构建网络,模型一:从分类角度 制备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盐,模型二:从化合价角度,四、整合知识,构建网络,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对立统一是精髓,互为依存必并行。得失电子伴能量,先强后弱依次成。 两强两弱两守恒,少易多难是规律,先易后难有秩序,同种元素间反应, 价态交错不可取,相互靠拢才容易。化合价是突破口,紧紧抓牢不松手。,用科学的思维程序帮助学生构建概念体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在头脑里形成知识地图,各重要单质和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线索图 各类有机物的典型代表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网络图 各类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网络图 物质的量为中心,化学常用物理量之间的计算

13、网络 条件速率平衡之间的关系图谱 物质分类系统图 物质变化的分类及相互交叉关系图 物质结构体系的图谱,四、整合知识,构建网络,四、整合知识,构建网络,教会学生形成策略化知识与方法,四、整合知识,构建网络,四、整合知识,构建网络,外因与内因条件与结果过程与结论量变与质变对立与统一,用程序化的方法正确书写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四、整合知识,构建网络,酸式盐与碱反应的规律,酸式盐大多可溶,含有难电离的氢。 遇碱不得不电离,发生反应当然行。 先中和、后结合,水分子数易确定。 中和后、再结合,酸根离子是明星。 离子结合优先难,阴阳离子不轮空。 若是阳离子同种,量少量多都相同。,四、整合知识,构建网络,

14、建立反应模型,理解反应实质,盐类水解:NH4ClH2O NH3H2OHCl 金属碳化物的水解:CaC22H2OCa(OH)2C2H2 金属氮化物的水解:Mg3N26H2O3Mg(OH)22NH3 卤素互化物的水解:IClH2OHIOHCl 卤代烃的水解:CH3CH2ClH2O CH3CH3OHHCl 酯类的水解:CH3COOCH2CH3H2O CH3COOHCH3CH3OH 反应模型:,四、整合知识,构建网络,“中间态”法构建等效平衡模型,模型一:比较平衡体系中某量的变化,等温等压平衡思维模式,等温等容平衡思维模式,模型二:利用建模思想建立等效平衡,pH计算的一般思维模型,四、整合知识,构建网

15、络,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化学计算,在高中化学中,数学模型解化学问题主要表现为:分类讨论的思想,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应用这些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技巧有:极值法、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方程法、几何法、排列组合法、图像法、数轴法、数列法、数学归纳法、中间值法、不等式法、不定方程法、待定系数法等。,四、整合知识,构建网络,五、扎扎实实,强化实验,五、扎扎实实,强化实验,五、扎扎实实,强化实验,五、扎扎实实,强化实验,五、扎扎实实,强化实验,五、扎扎实实,强化实验,引领学生自主构建实验主干知识框架 引领学生运用归纳法自主构建实验基础框架 引领学生运用类比法自主构建基本操作框

16、架 引领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定量实验方法 引领学生注重开放性实验的设计探究创新 引领学生审题和文字表述的提升,化学实验设计概念图,解决实验问题的程序,五、扎扎实实,强化实验,细节质疑392字诀 试纸使用分干湿 取用试纸勿用手 可燃气体必验纯 气体反应防倒吸 液体加热防暴沸 蒸汽导管兼冷凝 液体冰浴抑挥发 冷凝水流进出口 气密量气压强差 洗涤分仪沉污剂 水浴易控匀又稳 多次称量目的性 排净空气保气氛 首尾何接干燥管 前置洗气目的性 混溶液体常分馏,五、扎扎实实,强化实验,定向沉淀调酸度 过滤溶解前称量 尾气处理吸溶燃 制鉴除分防干扰 左物右码别颠倒 大进小出干燥管 集气导管插到底 量器不能做容器 容量瓶分色量程 零刻度位置不同 滴定管也有棕色 水盐冰浴促冷凝 测温区分液和气 萃取必须不混溶 分液要有上下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