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课时 分子原子及原子结构课件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56546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3.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课时 分子原子及原子结构课件_1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课时 分子原子及原子结构课件_1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课时 分子原子及原子结构课件_1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课时 分子原子及原子结构课件_1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课时 分子原子及原子结构课件_1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课时 分子原子及原子结构课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课时 分子原子及原子结构课件_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课件,PK中考,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课时 分子、原子及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如水是由H2O分子 构成的,铁是由Fe原子构成的,食盐(NaCl)是由氯离 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1.分子 (1)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所谓“最小粒子”是指构成这种物质的最小粒子,而不是说这种粒子最小,因为分子还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还可继续分。 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分子的集合体表现出来的,单个分子不能表现。,(2)分子的基本性质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

2、小,气态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最大。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用两条性质可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分子扩散、蒸发、物质的三态变化、气体压缩等。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2.原子 (1)原子的概念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叫原子。这里所说的“最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能再分,不能理解为原子是最小的粒子,因为原子还可以再分。,(2)化学变化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物质),这就是化学变化的实质。 3.用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释常见现象(高频考点),【例1】(2016年南宁)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3、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D,【解题点拨】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A正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正确;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C正确;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不一定比原子之间的间隔大,D错误。 【答案】D,1.原子的构成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1)电子层: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

4、己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有的电子能量较低,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有的电子能量较高,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为了形象说明,通常用电子层表示。,【例2】(2016年沈阳)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是( ),B,1.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阴离子。 2.分类 3.离子符号的意义(数字“2”的意义),(1)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离子个数。 (2)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如: 4.

5、原子团:在一些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如 (硫酸根)。,6.如何判断原子或离子(阳离子或阴离子)结构示意图 (1)区分原子和离子主要从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上区分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为离子结构示意图。 (2)离子结构示意图:阴离子、阳离子的判断 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7.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 关键在于看这两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是否相等,质子数相等的两种粒子为同一种元素。,8.最外层电子数的应用 (1)相对稳定结构的判断相对稳定结构的判断主要是看最外层电子数是否为8(只有1

6、个电子层时为2),等于8的结构稳定,不等于8的结构不稳定。 (2)判断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对于原子而言,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氢、氦除外)。,(1)当钠与氯气反应时,每个氯原子_成为氯离子。 (2)从氯气变为氯化钠时,氯元素化合价的具体变化为_。 (3)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钠溶于水形成了大量自由移动的_(填微粒符号)。,得到1个电子(或得到1个e-),0,-1,【例4】我国科学家成功用一种核内有4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铍原子来测定“北京猿人”的年龄,这种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 B4 C6 D10,【解题点拨】原子的质量主

7、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比起原子核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4+6=10。 【答案】D,D,【例5】湿衣服经过晾晒就能变干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停运动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的质量很小,【解题点拨】分子是不停运动的,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由于湿衣服中的水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去了,湿衣服经过晾晒就能变干。 【答案】A,A,【例6】(2016年长沙)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八月桂花飘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C.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 D.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A,【解题点拨】本题考查分子的有关知识。八月桂花飘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A正确;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水结成冰,分子仍在不断地运动,B错误;酒精挥发,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增大,C错误;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是因为氧气分子的浓度不同,生成的产物不同,不是碳的化学性质不同,D错误。 【答案】A,谢 谢 观 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