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四登高、蜀道难 课件(44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51457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8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四登高、蜀道难 课件(44张)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四登高、蜀道难 课件(44张)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四登高、蜀道难 课件(44张)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四登高、蜀道难 课件(44张)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四登高、蜀道难 课件(44张)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四登高、蜀道难 课件(44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四登高、蜀道难 课件(44张)(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蜀道难 登高,专题三 笔落惊风雨,文本导学,文内文外,学习重点 1.熟练背诵这两首诗歌。 2.感受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体会李白的浪漫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课外名句 豪放飘逸之李白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3.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4.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 行路难(其二)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津门送别 7.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月下独酌(其一),晨读积累,8.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梁园吟 沉郁顿挫之杜甫 1.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6.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 7.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客至,返回,1.读准字音 (1)单音字 鱼凫( ) 石栈( ) 猿猱( ) 抚膺( ) 飞湍( ) 万壑( ),语言积累,崔嵬( ) 吮血( ) 咨嗟( ) 扪参( ) 渚清( ),答案,f,zhn,no,yn,tun,h,cu wi,shn,z ji,mn,zh,(2)多音字,塞,边塞( )

3、塞住( ) 堵塞( ),答案,当,一夫当关( ) 安步当车( ),横,横绝( ) 横财( ),转,调转( ) 转动( ),si,si,s,dn,dn,hn,hn,zhun,zhun,2.理解词语 (1)解释下列加颜色的词语 西当太白有鸟道:_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 猿猱欲度愁攀援:_ 雄飞雌从绕林间:_ 枯松倒挂倚绝壁:_ 飞湍瀑流争喧豗:_ 砯崖转石万壑雷:_,答案,在。,沟通相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越过。,跟随。,靠。,急流。,水击打在岩石上发出的声响。这里指撞击。,侧身西望长咨嗟:_ 渚清沙白鸟飞回:_ (2)通假字 所守或匪亲:_ (3)一词多义,答

4、案,危,危乎高哉:_ 危如累卵:_ 正襟危坐:_,深深。,水中小洲。,同“非”,不是。,高,危险,正,端正,去,连峰去天不盈尺:_ 阳虎去齐走赵:_ 除残去秽:_ 有敢去柳下季垄而采樵者,死不赦:_,答案,绝,可以横绝峨眉巅:_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 佛印绝类弥勒:_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_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距,距离,离开,除掉,去掉,前往,到去,渡,横渡,非常,陡峭,与世隔绝的,尚,答案,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 尚贤使能:_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_,尚且,崇尚,尊重,还,答案,(4)古今异义 开国何茫然 古义: 今义: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古义: 今义: 艰难苦恨繁霜

5、鬓 古义: 今义:,渺茫遥远的样子。指古史传说悠远难详,茫昧杳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或失意的样子。,这样以后。,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极恨,非常悔恨。,痛苦与仇恨。,答案,3.词类活用 (1)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猿猱欲度愁攀援: (4)使人听此凋朱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名词作状语,在上面,,在下面,为动用法,为发愁,使动用法,使凋伤憔损,答案,4.语句翻译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译文: (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译文: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译文

6、:,上面有迫使太阳神的车子载日而回的高峻的山峰,下面有波涛滚滚的回旋的急流。,山高入天,人在山上,似乎可以用手触摸星星,甚至能从它们中间穿过,仰望星空,屏住呼吸,用手抚摸胸口,空有一声长长的叹息。,绵延不断的山峰距天不足一尺,倒挂的枯松斜倚在绝壁悬崖旁。,1.简析蜀道难一诗的写作思路。,整体把握,答案,答案 本诗以“难”为核心,以时间为顺序,先写历史上开辟蜀道的艰难(时间久、代价大);继而从现实山势高危的角度,极写蜀道之难行;最后从地势险要、战祸之烈的角度,写蜀地乃是非之地,难以安居。,2.蜀道难一诗可分为三部分,它是如何围绕“难”展开的?三部分内容的侧重点各是什么?,答案,答案 第一部分:叹

7、其高(蜀道高险难行)高峻无比,险恶难测。 第二部分:叹其险(蜀道凄凉可畏)景物凄清,山水险恶,不可通行。 第三部分:叹其乱(蜀中战祸之烈)剑阁险要,杀人惨景,不可久居。,3.登高中的“悲”“独”两种情怀的内涵是什么?全诗又是如何抒发这样的情怀的?,答案,答案 “悲”指自然之悲象(秋)、人生之艰难(霜鬓)。自然之悲象体现在诗的前四句,人生之艰难体现在诗的后四句。“独”指诗人独知此宇宙与人生之悲怆,独自承担此苦难的情怀。全诗用苍凉的色调,将风急、猿啸、鸟飞、叶落与滚滚江水描写成天地同悲的宏大意境,再引出自己悲苦、孤独的感伤情怀。全诗既流畅浑厚,又高歌激越,气势磅礴,情景交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历

8、来被赞为“七律第一”。,1.阅读蜀道难,思考: (1)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重复出现了三次,有什么作用?,重点突破,答案,答案 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三次,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三次出现的句式顺序为: 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噫吁嚱!危乎高哉!”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参历井张本。 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使人听此凋朱颜”意在说明蜀道是“

9、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勾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 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概括了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以此结束全诗,兴味无穷。),(2)诗中“上有六龙坐长叹”几句,写的是什么?写“回川”“黄鹤”“猿猱”意欲何在?诗人为何又要具体写“青泥”?,答案,答案 入蜀原来无道,后来有了道,这几句是紧承上文,写道上山之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 写“回川”之险,衬山势之高危。写善飞的黄鹤都不能飞渡,善攀的猿猱都愁攀援,固然是衬山危,更衬人行其上更是难上加难了。 “上有回川”两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所见,是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之危的概貌;写“青泥”,是具

10、体描写,突出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行于“青泥”,诗人好像是从星星中穿过,有时似乎还可以触摸它们,想象奇特,具体可感。,(3)诗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答案,答案 诗人先写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

11、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2.阅读登高,思考: (1)诗中的前四句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征?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答案 写了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八种景物。 特征:(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渲染出一种寒凉凄苦的氛围。这种寒凉,不仅是身体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所写的不仅仅是天凉风凉,更主要的是写诗人的心凉。“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构成了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那种沉郁的情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使作品的

12、意境在前两句所描绘的凄清氛围的基础上变得悲壮、变得苍茫、变得壮阔起来,很好地表现了杜甫的诗歌风格,那就是苍凉、雄浑、沉郁、悲壮。,(2)登高一诗的后四句由描写眼前的景物,转写人内心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答案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写出了距离自己故乡之远,身在万里之外,远隔千山万水,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作客”使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更加浓烈。一个“常”字,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漂泊,四处流浪,这就更令人倍感凄凉。“百年”,指诗人已年暮垂老,这不能不让人感伤至极。“多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

13、凄清冷落的秋天呢。“登台”,让诗人见到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及自己一生的遭遇,心情更加沉重。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答案,“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正是因为社会动荡,诗人才远离家乡,常年在外漂泊;正是因为常年在外漂泊,所以才感到生活的艰难;正是因为生活的艰难,所以才有了心中的“苦恨”;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苦恨,所以头发才变得花白,才有了“霜鬓”二字,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愁苦,再加上身体衰老多病,所以诗人才越发觉得潦倒不堪;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

14、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而又无法排解,这就更令人愁苦不堪。,(3)贯穿登高这首诗的感情主线是什么?,答案,答案 全诗的诗眼是“悲”。诗人由内心伤悲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酒遣悲到又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大有高屋建瓴之形,阪上走丸之势,这“悲”字是诗人感时伤怀思想的直接流露,是诗人忧国忧民情感的充分体现,这种质朴而博大的胸怀,让人品读咀嚼,至再至三,掩卷深思,叹惋无穷!由此可见,“悲”字是整首诗的核心,是贯穿全诗的感情主线。,1.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殷璠称蜀道难一诗“奇之又奇”,结合诗句内容谈谈诗人是怎样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美点赏析,答案,答案,答案 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为此,诗人运用了以下手法,使文章气象宏伟:,2.登高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简要分析。,答案,答案 律诗本来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即可,而登高四联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偶,而且句中自对:“天”对“风”,“高”对“急”,“沙”对“渚”,“白”对“清”。读起来富有节奏感。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相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相互呼应。尾联属宽对,“艰难”与“潦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