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件(32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49002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53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件(32张)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件(32张)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件(32张)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件(32张)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件(32张)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件(32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件(32张)(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遇乐,辛弃疾,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写作背景,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to)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to)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字词积累,仲谋

2、:孙权的字,孙权曾在京口建立吴都。 风流:指英雄遗风,英雄伟业带来的影响。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 金戈铁马:指精锐的军队。 气吞万里:豪气能吞吐万里江山,言容气概非凡 元嘉:刘裕之子刘义隆的年号,指刘义隆。 狼居胥:山名,在内蒙境内。汉霍去病击匈奴至 此,封山而还。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词意梳理,大好江山古今恒在,(只是)无处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了。当年繁华的景象歌舞楼台,连同英雄业迹都在历史的风雨吹打中而随时光流逝了。(如今)夕阳映照着荒凉草木,在那普通的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南朝宋武帝刘裕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刘裕率领精锐

3、军队北伐,气势像猛虎一样,扫荡万里,把盘踞中原的敌人都赶跑了。,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效法前人再封狼居胥山。他草率从事,只落得兵败逃跑,仓皇失措。南归至今,四十三年过去了,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往事怎能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帝佛狸的祠庙前,眼下一片神鸦的啼叫声和祭社的鼓噪声!由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鉴赏点拨,这首词怀古抚今,以词论政,是其特色。词作于词人镇江知府任上,时诗人66岁。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执政的韩侂胄意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重要基地。辛弃疾不同意韩侂胄草率北伐的主张,韩就把他调离

4、了镇江。这首词几乎是给韩的一封“谏书”。词借“怀古”赞颂孙权、刘裕的英雄业绩和刘义隆兵败故事,批评南宋当政者草率北伐急于事功,表达自己积极抗金,恢复中原热切愿望。,即景言事。用孙权、刘裕建功立业史实,表明作者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开篇远眺大好河山,借景抒情,缅怀曾在京口建都的孙权。赤壁一战,孙权以少敌多,败曹操军队。辛弃疾先以“英雄”一词颂扬,转而以为,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找寻。暗示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忧国之心已见。,上阕,再写曾起事于京口的另一个英雄南朝刘裕,他出身寒微,仍能以英雄气概北伐中原,气吞胡虏,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功业的煊赫,都因一个“无处寻觅”

5、,而成了流风余韵。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辛弃疾歌颂刘裕实是讽谏,当权者应采纳正确的北伐战略。显示了作者对光复大业的深谋远虑。既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抒发了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用人才的愤懑。,鉴史述怀。刻意用刘氏父子功业相反的故事,以事说理,切中要害。词人展开的是一幅令人沮丧的历史图景: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之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轻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都城震恐。词人回溯历史,意在告诫权要。,下阕,次年韩侂胄伐金败绩,果为辛弃疾不幸而言中。,词人追忆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战火过后的惨象,用心很深:有眼见朝廷不思

6、进取,致时日迁延的无奈;更有岁月催人老,壮志难酬的痛苦。“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细节描写,使人警醒。身为志在恢复的词人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既,久,民众会安于异族风俗,忘记自己是宋朝臣民,后果不堪设想。从中也见南宋朝廷昏聩无能。篇末以廉颇自比,感叹良将被弃置不用,一腔忠愤溢于言表。,永遇乐中“一片神鸦社鼓”的情景,让词人陷入怎样的思考?,从1162年辛弃疾渡江归南宋,到1205年镇守镇江,弹指43年。面对“神鸦社鼓”,词人陷入沉思。将眼前的苟安与过去的战乱对比,词人深感不安,颇为悲愤。43年前,词人南归过扬州途中,所见都是金兵劫掠后的废墟。43年过去了,眼前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的

7、叫声和祭社的鼓声,沦陷区的人民安于异族统治,似已不再指望恢复。更让词人悲愤不已的是,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罔顾中原沦陷,或草率用兵,或不思进取。,赏析参考,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根据这几个典故,我们可以把这首词分为几个部分,下面进行具体探究。,明确: 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五个典故。 1、“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孙权 2、“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 3、“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 刘义隆 4、“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祠 5、“凭谁问尚能饭否” 廉颇,用典:,典故指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有出处的词句。在怀古咏史诗中,不少篇章在吟咏主要的人和事之外,还会引用一些典故

8、。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使诗文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用典的分类:,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作用: 使诗歌语言精练,有一种简约美; 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 性; 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古喻今,文章就显得古朴而文采斐然; 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铺直叙,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用典的作用:,在上阕作者用了孙权和刘裕的典故

9、。这两者有什么相同点?,明确: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起步。,找出最能表现词人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词语、句子,并说说词人对他们充满什么感情。,明确:“觅” “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词语句子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慨叹英雄难觅,主观情感色彩十分强烈。,作者用这两个典故的目的是什么?,明确:追忆两位就在京口起步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人物,激发起词人的抗击金人,收复中原的爱国豪情,同样是帝王,而南宋王朝呢?因此,用此二人典,又讽刺了宋王室昏聩不堪,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刘义隆的典故用意何在?,明确:借古讽今,告诫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

10、,体现自己正确的抗金作战思想。,佛狸祠的典故用意何在?,明确:作者借佛狸祠下的一幅画面,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廉颇的典故用意何在?,明确: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词人以廉颇自况,既有渴求他人来问,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有没人来问,抒发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愤。,诗歌主题 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孙、刘功业的赞扬、向往,对南宋统治者草率用兵和不思收复中原的讽刺、不满,表现了作者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课堂小结:,上阕,孙权:,刘裕:

11、,下阕,刘义隆:,词人:,愤斥偏安,廉颇:,壮志未酬,咏史抒怀,借古讽今,上阕,英雄难觅,金戈铁马,建功立业,令人仰慕,下阕,草草出师,警告当朝,烽火扬州,尚能饭否,辛弃疾在创作这两首词时,人生处境和情感有什么异同?,阅读赏析,水龙吟写于淳熙元年作者35岁时。其时词人从北方率众南来已有12年。尽管朝廷不给他带兵抗金的机会,他仍胸怀报国壮志,其志愈烈,而孤愤愈甚。故水龙吟更多地表达了词人不甘就此退隐,无所建功立业的情怀。而这种渴望有人理解的心理,正是词人雄心壮志还没有彻底沉沦的表现。,赏析参考,永遇乐写于开禧元年,其时词人以66岁的高龄出任浙东安抚使,镇守京口。京口是三国时吴国所置军事的重镇,又

12、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北伐起兵的地方。当词人登上北固亭时,很自然地联想起在这里活动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他赞美孙权、刘裕的英雄业绩,批评南朝宋文帝草率北伐,以及隆兴元年南宋张浚同样北伐而败的往事。故词作重在贬斥南宋朝廷一直偏安江南,不图恢复卑劣行径。字里行间充满了内忧外患的情绪,可谓满腔忠愤,几近绝望绝望!,2、同是写登临,词人运用了怎样不同的方法? (1)水龙吟:借景抒情 江水、远山、落日、断鸿、游子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景象广阔而淡远的画面 (2)永遇乐:借古讽今 作者登高远眺,但见山河长存,世事沧桑,不禁缅怀历史上两位在京口起步而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明君孙权和刘裕,作者慨叹乱世英雄难觅,表达自己决心恢复

13、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两位古代帝王建功立业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登临地点,登临时间,登临背景,建康(南京)赏心亭,1174年秋,时年34岁,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南渡12年之久,其间上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宰相虞允文的九议都未受到采纳,尚未得到北伐抗敌的机会。,京口(镇江)北固亭,1205年,时年66岁,镇江知府任上,执政的韩侂胄意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辛弃疾,积极作北伐准备,可其正确意见不能被韩采纳,并被降官,北伐愿望又一次落空了。,所 用 典 故,主 要 内 容,感情 基调,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 求田问舍、怕见刘备的许汜; 桓温的流年之痛。,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

14、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高亢昂扬,悲愤激切。,三国时,孙权曾在京口建都,并击败北方曹操的军队;南朝宋武帝刘裕曾在京口起事,大举北伐,恢复中原并建立政权;刘裕之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想以北伐建功立业但因草率而致兵败;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在狼居胥山举行封山大礼而还;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刘义隆到京口瓜步山并在山上建立行宫;战国时,赵国良将廉颇虽老思用。,歌颂追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并借刘义隆、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和自己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以及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感慨深沉,慷慨悲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