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总结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840798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0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总结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目目 录录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2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2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3 二、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 4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4 (二)师资队伍建设 7 (三)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8 三、特色项目建设情况 9 (一)创新实践“1244 工程” ,服务企业转型升级 . 9 (二)培育“铸剑文化”特色,打造基业长青品牌 9 四、项目资金投入、使用与管理情况 10 (一) 多元筹措项目经费,超额完成资金投入 10 (二)科学规范管理资金,有效保障项目建设 10 (三)第三方审计情况: 11 五、贡献与示范. 11 (一)服务社会提质增量,各类人才有

2、效供给 11 (二)办学特色作出示范,结对帮扶引领辐射 12 六、建设成果 . 13 (一)建设成效显著、事业发展增值 13 (二)总结典型案例、彰显成果特色 14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4 2 浙江省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浙江省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校建设项目 总结报告总结报告 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 2011 年 10 月第二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立项 建设单位,2012 年 6 月国家三部委批准了学校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两年来,学校 在德清县人民政府、德清县教育局、德清县财政局等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内 外结合

3、,上下联动,全面推进示范校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现 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根据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 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精神,根据服务德清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学校 重点建设数控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中餐烹饪、服装设计与工艺四个专 业和“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建设”与“以铸剑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 两大特色项目。四大专业和两个特色项目建设全面完成,计划任务点 420 个,实际 完成 461 个,完成率 109.76%,超过预期建设

4、目标。建设项目预算总经费 2314 万元, 截止 2014 年 6 月 4 日,实际投入 2364 万元,实际支出 2304 万元,资金使用率达到 97.46。 德清职业中专示范校项目建设任务点完成情况德清职业中专示范校项目建设任务点完成情况 建设项目 1人才培养模 式与课程体系 改革 2师资队伍建 设 3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运行 机制建设 合计 计划 任务 点数 实际完 成任务 点数 计划 任务 点数 实际完 成任务 点数 计划 任务 点数 实际完 成任务 点数 计划任 务点总 数 实际完 成任务 点总数 总完成 率(%) 数控技术应用 27 28 21 25 12 13 60 66 110

5、.00 电子电器应用 与维修 33 40 23 29 14 17 70 86 122.86 中餐烹饪 30 35 18 25 17 18 65 78 120.00 3 服装设计与工 艺 30 34 23 24 15 16 68 74 108.82 校企深度合作 模式和运行机 制建设 83 83 100.00 以 “铸剑精神” 为核心的校园 文化建设 74 74 100.00 合计 120 137 85 103 58 64 420 461 109.76 两年来,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取 得了全面成效, “服务学生,服务企业,提高质量,面向人人” 的教育理念不断

6、深入, “为幸福工作美好生活而学习”的办学愿景初步实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 课程改革、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校园文化、校企合作等七个方面新的突破,取得 较大的成果。建设期间,学校实训基地专业设备总值由 2482 万元提升到 3103 万元, 教师总数由 244 提升到了 272 人,双师型教师从 120 人增加到 136 人,高学历高技 能(硕士和技师以上)提升 8.1%。 学校被评为 2013 年浙江省中职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成为 2014 年浙江省中 职“做中学”校本教材开发试点学校、省烹饪专业教研大组副理事长学校,烹饪专 业实训基地被评为 2012 年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省级实训基

7、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机 械加工与制造产学研联合体被评为 2013 年省级产学研联合体,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专业被评为 2014 年省骨干专业。教师和集体荣获省级以上荣誉 90 项,2013 年学校 被评为德清县自主发展先进学校。2013 年学校被浙江省教育厅批准为省一级中等职 业学校。 (二)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1四项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四项机制强化过程管理 一是信息交流机制一是信息交流机制 学校 11 个专业积极参加教育部职成教司信息化工作委员会 的数字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组织省第二批示范校五校联盟会议 1 次,参加联盟 交流 5 次。 二是多方共建机制二是多方共建机制

8、成立县政府、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参加的“国家示范校 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宏观政策性管理,定期召开各部门联席会议,多方共建,保障 示范校建设按计划推进。 三是动态监控机制三是动态监控机制 学校建立示范建设质量监督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 校长分工负责、示范校项目建设办公室和各部门齐抓共管。学校项目建设进度和资 金使用采用数字化管理,通过学校财务管理网络平台,数据及时上传。每学期进行 大项目 2 次过程性评价,小项目 1 次评价,先后进行 80 多次项目推进会。 4 四是项目保障机制四是项目保障机制 县政府保障项目推进、资金的到位,先后召开协调会 4 次, 协调落实地方配套建设资金 110

9、0 万元。通过职业教育联盟和校企合作机制筹措资金 (含设备)139 万元。 2四大举措助推项目建设四大举措助推项目建设 一是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一是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每学期安排全员读书活动、专题读书会、论坛、演讲 等活动,编写示范校建设 100 问全员学习,为示范校建设营造学习氛围。 二是顶层设计建章立制二是顶层设计建章立制 学校制定了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示范校建设项 目实施管理办法 、 项目申报与建设奖励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 14 项。示范校建设 期间,建立和完善了师资队伍建设制度 16 个,校企合作制度 50 多个。 三是有序推进层层落实三是有序推进层层落实 学校将示范校所有项目在学校、专业、

10、教师三个层面 推进落实。学校负责顶层设计、统筹保障、检查验收,专业负责任务分解、实施、 过程性总结,教师负责各项目具体建设。有序推进学校示范校建设工作。 四是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四是坚持标准确保质量 学校邀请知名专家、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的专家 200 多人次来校,对项目组成员和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和指导,多次召开示范校建设推进 会、阶段总结会,主要做好项目分工、实施与评价。坚持示范校建设的检查总结和 成果梳理,查漏补缺,总结提高,确保质量。 二、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二、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 学校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 过程对接为切入点,以 4 个重点建设专业为

11、龙头,从专业建设走向产业专业群建设, 适应地方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围绕“职业素养高、文化基础实、专业技能强、身心素质好、发展潜力宽”五 位一体人才培养目标,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在四大重点建设专业进 行了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构建四项人才培养模式,贯彻落实“三对接”构建四项人才培养模式,贯彻落实“三对接” 烹饪、数控、电子、服装等专业教师先后调研了 70 多家企业和行业协会,以及 我校和其他中职学校的近 3-5 年毕业生,发放了针对企业主管、车间主任、技术骨 干、毕业生的四类调研表。充分了解行业企业人才需求,

12、各个专业多对应的职业群 的综合职业素质需求、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与发展情况等信息,对调研数据进行了 5 综合分析。四个重点专业分别撰写了人才培养调研报告,并先后邀请了行业企业的 技术骨干和职教专家,召开了四个重点专业的岗位能力论证会和工作任务分析会, 确立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了行业企业的专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 论证,在学校层面,建立了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以核心课程+项目教学为载体的 人才培养方案。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引企入校, 建立研发工作室, 形成“产学研一体” 培养模式;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采用“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服装设 计与工艺专业采用“产学研销结合”培养模式,中

13、餐烹饪专业实施基于现代学徒制 的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三年学习时间,每年在工学交替形式下,由学 校教师和行业师傅的“双导师”指导学徒专业发展,形成“十双”特色。 2健全健全专业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特色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内涵建设 提出了“对接产业、职技并举”的课程体系建设理念,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 建理实一体化的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对企业岗位生产的工作任务进行 分析,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根据职 业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学习规律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确立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标 准。其中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立了基于

14、工作任务的项目 教学为主的课程体系,中餐烹饪专业建立了对接岗位生产需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服装专业建立了“双证融通、学做合一”的课程体系。学校同时加大拓展课程的开 设,建立了第二课堂、社团活动、 “创新创业工作室”等,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校加强实训课程建设,开发了具有地区特色的 26 门校本教材或实习指导书, 出版校本教材 16 门。包括主编浙江省烹饪专业课改教材炉台实战技艺 、参编菜 品策划设计 。杨月明老师编写的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被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 教育司认定为第二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2014 年我校被浙江省职成教 教研室列为浙江省中职“做中学”校本教材建设试点学校。

15、3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改革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理实一体化、案例分析等方 法合理运用。教师教学手段多样,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教师信息化课程比例 达到 100%。 2012 年以来,学校开展了基于有效课堂建设的小组合作学习。以“学习目标设 计和导学案学生课前先学、自学、互学课堂小组合作与师生互动小组 成员角色分工、学习互助自评互评结合的评价”为主线,贯穿学生的学习过程, 现已经覆盖 13 个专业,占全校专业数的 72.2。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改变了课堂的沉 闷、松散和低效,有效地促进了教学做合一,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

16、课堂教学 的实效性。 四大重点建设专业积极开展基于“产教结合”的项目教学改革。实训、实习教 学时间为 50%, 校内的 “真项目、 真设备、 真要求” 的生产性实训占实训学时由 34.8% 提高到 43.75%。真正实现了教学做合一,学生的技能成绩进步明显,在各级技能比 赛中获得了好成绩。2012-2013 学年,学生在市级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19 个、二 6 等奖 58 个、三等奖 92 个;获得省级技能比赛一等奖 3 个、二等奖 8 个、三等奖 13 个;获得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 4 个。 4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学校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制订方案,投资 120 多万元,建设了数字校园 应用管理平台,添置了硬件设备。加快数字教学资源建设。通过参加教育部职成教 司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数字教学资源精品课程共建共享计划,完成了数控技术、电 子、烹饪、服装 、酒店服务、计算机平面设计、语文、数学等 8 个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