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范进中举-课件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0838537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范进中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九年级语文范进中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九年级语文范进中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九年级语文范进中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九年级语文范进中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范进中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范进中举-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举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 张晓风,“ 明末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疯, 笑不止。”,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诗句欣赏,吴敬梓,学习目标,复述故事,课文结构分析,作家作品介绍,学习目标:,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理解对比和讽刺的写法与作用。 品味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作家作品,简介封建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是分科举人

2、的意思。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基本相同。清代规定:凡参加正式科举考试之前必须参加童试,童试参加者称儒童或童生(不管年龄大小),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县学的称秀才,也叫生员、相公,还叫进学等。这是得功名的起点。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考试时间在秋季。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参加者是举人,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的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

3、三甲鼎。科举考试实际上是由下而上的层层考试。科举考试明朝以后主要考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内容是阐释孔孟之道,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允许越轨半步,严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加之参考人数多,入选者少,官场黑暗,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给后世的谴责小说以直接影响。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以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画了一群“儒林”的丑恶形象。全书中心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教的毒害,讽刺因热中功名富贵而造成

4、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习气,成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作品简介,2解释下列词语。 作揖: 倒运: 狗血喷头: 不省人事: 商酌:,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星宿 斋公 醉醺醺 腼腆 相公 癞蛤蟆 阎王 攥 万贯家私 桑梓 避讳 带挈 啐 簇拥 侥幸,预习检查,(xi),(zhi ),(xn ),(tin),(xing),(li h ma ),(yn ),(zun),(gun),(z),(hu),(qi),(cu),(c),(jio),拱手行礼。,事情不顺利,倒霉。,形容骂得很凶。,昏迷,失去了知觉。,商量斟酌。,1.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

5、述故事情节。,范进中举。,作者着意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遭遇。,2、根据插图,复述课文故事梗概,1,2,3,4,5,6,7,8,9,10,11,12,13,14,15,16,范进中举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 和 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2段)中举前贫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第二部分(312段)写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及中举以后社会地位显著变化。,课文结构,中举前,中举后,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将范进中举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并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对比手法的运用,(1)经济地位,(2)社会地位(别人的态度),分析比较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中举前,每日小菜饭 不知猪油味 饿

6、了两三天 两眼看不见 乡试无盘费,现世宝 癞虾蟆 尖嘴猴腮 不三不四,邻居不关心,中举后,拿蛋送酒的 背米捉鸡的 搬桌拿椅的,称兄连谊的 送银赠房的,才学高 品貌好 天上星宿 贤婿老爷,1、这一部分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多少层? 2、作者是怎样写范进发疯的? 3、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当时他重复说了哪些话?范进中举后是什么“好了”?“好”在哪里?中举前又“坏” 在哪里? 4、范进的疯讽刺了什么? 5、课文透露范进那样喜极而疯的并非绝无仅有,试找出一二处 6、造成范进中举前后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悬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研读第5自然段,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第一层写昏厥。,范进喜极发疯

7、的过程可分作四层。,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 写, 写足了范进的疯劲。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心情。,用“看”“念”“拍”“笑”写范进喜极的动作,用“往后 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动 作神态。语言描写中 “噫”写出惊喜过望的心情。 “好了”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滚 滚而来。,用了什么描写?,第二层写疯跑。,又用了什么描写?,又用了什么描写?,第四层写疯走集上。,用富有讽刺性的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端在塘里的丑态, “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包含了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第三层写跌倒。,“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又

8、用了什么描写?,思考:范进中举发疯的现象在当时社会是偶然的吗?,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 未中举前穷愁潦倒,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 从此将身价百倍,享尽富贵荣华。因此,这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 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颠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 书人的毒害。,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范进对功名的热衷除了从他坚持不懈地参加考试中可以看出之外,还有一处细节可以体现:即平日他不是一个感情容易外露的人,所以他可以忍受胡屠户的辱

9、骂,可以冷静的卖鸡救命,但一见喜报帖便欢喜得疯起来,鲜明的反常,可以充分表现他的利欲熏心、可悲可笑。,范进形象,迂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阅读课文,思考: 1、文中怎样刻画胡屠户的?请从文中 找出具体的句子,说明他对范进前后态 度有何不同? 2、邻居对范进态度如何?这样写有何 深意? 3、从张静斋的语言中,你能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例如:下列加点的词含有什么意味,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10、 答: 。,其他人物形象,(1)胡屠户:,(2)张乡绅:,(3)众乡邻:,欺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后)的市侩形象。,早已中举,做过知县,是地方上的一霸。范进中举的当天就来拉拢,送银送房,与范进称兄道弟。这就表明他急于结交新贵,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汤知县,以达到巩固和扩大自己权势和目的。道貌岸然,老奸巨滑。,嫌贫攀富,前倨后恭,说明封建科举的流毒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从他们身上足见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描写人物?,语言 动作 表情,夸张、对比,准确、生动、洗练,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深入分析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 思考:有阅读经验的人往往善于从优秀作品

11、中的描写中了解社会。作品中看似闲笔的地方,往往大有深意。作者描写范进中举的疯态及前后不同境遇,我们对范进生活的社会有哪些了解?,(1) 封建科举制度使落第者贫困潦倒,使及第者飞黄腾达。,(2) 科举制度毒化了整个社会,把一般人的灵魂扭曲得不成样子。,(3) 封建官僚不仅享有巨大的特权,而且贪污腐败,读书人一旦爬上去,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便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范进中举前后状况的变化,反映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的主宰,以及在这种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关系和世态的炎凉。,主题,范进 与 孔乙己,1、范进中举和孔乙己在反映的主题上 有何共同之处? 2、范进和孔乙己的性格、命运有何异同

12、? 3、你能看出两位作者的态度吗?,遭辱骂,范进:唯唯连声说“岳父见教的是”,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生活贫困,范进:手里插个草标、东张西望卖鸡 孔乙己:小偷小摸,不肯脱下又脏又破的长衫,范进懦弱迂腐,甘受屈辱,自卑自贱奴才相 孔乙己自视清高、孤芳自赏的傲气,范进:“幸得出老先生门下” 孔乙己: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世故圆滑,迂腐,范进:“若有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 孔乙己:分茴香豆,城府极深,狡诈虚伪,善良,结局,范进:疯,夸张的手法,但不失真。中举发疯虽不是普遍现象,却如鲁迅所说是“会有的实情”。它是作者对当时的读书人热衷于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如醉如痴、惊喜若狂的普遍心理的城乡描写和

13、辛辣讽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无情揭露整个人吃人的社会制度。,疯癫的举人与落魄的童生,疯癫的举人与落魄的童生 市侩的狂迷与主顾的凉薄 夸张的变形与白描的勾勒,都怀着一腔忧愤,以“谐”“讽”的文笔奋笔抨击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有一部叫南部新书的书中记载:一个姓杜的读书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正想回家,却收到妻子寄来的诗:,良人的的有奇才, 何事年年被放回? 如今妾面羞君面, 君若来时近夜来!,1901年,慈禧下令改革科举。考试内容中加中外政治历史。为了迎合此旨意,有一次考官出题时把法国的拿破仑塞进去了,因粗略知道拿破仑与中国的项羽一样是一位以失败而告终的猛将,便出了一道中外比较试题:项羽拿破轮论。出题的考官赶时髦,可来自全国的八股考生哪里跟得上?于是赶出了笑话。一位考生一开笔就写道:,夫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岂有破轮而不能拿哉?使破轮自修其政,又焉能为项羽所拿者?拿全轮而不胜,而况于拿破轮也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