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教育平等权毕业论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832273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32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人口教育平等权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流动人口教育平等权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流动人口教育平等权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流动人口教育平等权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流动人口教育平等权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动人口教育平等权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人口教育平等权毕业论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中文题目:北京市昌平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平等权的调查报告 外 文 题 目 : Investigation by the right of floating population children education equality of Changping District of Beijing 学号:10991563 姓名:周诗艺 年级:10级 专业:法学 系别:法政学系 指导教师:李晓兵 完成日期:2014-4-13 2 摘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流动人口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 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现 状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本文主要说明北京市昌平区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平等权的现状,再从户籍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就近入学制度 三方面揭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平等权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 进而在此基础上从政 府、学校和家庭以及社会层面提出对该问题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平等权;义务教育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become a hot social concern, the educ

3、ation of childre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children are 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the young are strong Country strong, the childre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education status is divided into: school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in three aspects. Thi

4、s paper mainly explain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eijing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equal right to education of childre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then from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the root caus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nearby enrollment system revealed three aspects ofthe e

5、ducation problem of childre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formation, and then on the basis of the government, the school and the family and social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Keywords: The childre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Equality of education right;

6、compulsory education. 3 目目录录 前言.4 一、关于北京昌平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平等权调查材料的分析.4 (一)调查过程 4 (二)调查结果 4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平等权的分析.5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平等权的概念 5 (二)北京市昌平区流动人口子女的特点 5 (三)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平等权现存的现象.7 (四)造成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8 三、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平等权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建议.8 (一)建立统一的电子学籍信息管理系统.8 (二)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的接收主渠道作用.8 (三)减轻流动人口教育费用负担.8 (四)逐步放开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参加高考制度.9 (

7、五)借鉴外国模式结合我国国情.9 四、结语.9 参考文献.10 附录 1.关于北京市昌平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平等权的调查材料.10 4 前言 马克思说,“工人阶级的未来,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 代的教育。儿童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 只有通过国家政权施行的普遍法律 才能办到。 ” 由此可以看出儿童的教育对国家有非常的重要,我国宪法第 33 条 规定了平等权1,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 律规定的义务。第 46 条规定了受教育权2,宪法的平等权与教育权相结合产生了 一个重要的权利: 教育平等权。 教育平等权是指公民有依法享有教育平等的权利, 它是一

8、项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 每个公民都有在平等的条件下平等地享有受 教育的权利,这项权利的平等享有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 面的发展,也关乎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如今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流 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不平等的问题一直存在, 本文就北京市昌平区流动人口子女 的受教育平等权现状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其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第一章第一章 关于北京昌平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平等权调查材料的分析关于北京昌平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平等权调查材料的分析 一、关于调查概况的分析一、关于调查概况的分析 (一)调查过程(一)调查过程 调查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把握宏观的层面,

9、主要以网 络在线问卷调查为主,也有少量的线下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的年龄 75%在 20 岁至 30 岁之间,15%在 30 岁至 40 岁之间,8%在 40 岁至 50 岁之间,2% 在 50 岁至 70 岁之间;40%的工资在 3500 元以下,40%的工资在 3500-8000 元之 间;25%对小学、初中政策入学不了解,65%的子女未在公立学校入学,45%的流 动人口赞同北京高考制度,45%的流动人口反对高考制度,10%的人对高考制度不 太清楚。另一种主要以访谈形式进行,以点对点的形式主要把握微观层面,调查 时间为 2013 年 7 月至 8 月期间,接受访谈的对象主要包括持有

10、暂住证的商贩经 营者、 持有北京工作居住证的某公司职员、 民工学校的校长、 零售商户的经营者、 天通苑小区住户、已有北京户口的公司员工和某工地的外来务工者。 (二)调查结果(二)调查结果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33 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46 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 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 从受访者的数据显示,流动人口普遍以低龄低薪为主,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关 注也不是很密切。从访谈的内容中了解到在教育机会平等权

11、方面,随迁子女相比 于北京本地人的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难度比较大;在教育内容平等权方面,直接 影响了随迁子女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在平等的享受教育资源的方面,北京市 朝阳区和海淀区教育资源丰富, 而昌平区相对来说流动人口的比例与教育资源分 布的比例不匹配,教育资源较少。 第二章第二章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平等权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平等权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平等权的概念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平等权的概念 (一)流动人口子女的概念(一)流动人口子女的概念 户口是个法律概念,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独有的人口管 理方法,我国的户口登记条例规定,户口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秩序,保 护公民的权利和利

12、益,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这也是我国户口登记制度的目的和 作用,关系到一个人的入学、婚姻、工作等各个方面。比如出生登记标志着一个 公民在国家、社会、家庭中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开始,也是在法律上被认定为 血亲关系发生的依据;迁入迁出登记标志着公民法定住所的变更,这样就造成了 人口流动。流动人口子女指 6 岁至 14 岁( 或 7 岁至 15 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 人在流入地 (此文的流入地为北京市昌平区) 居住半年以上、 有学习能力的儿童、 少年, 北京市昌平区流动人口子女简单通俗来说就是非京籍子女,即未持有北京 户口的人的子女,本文主要讨论的对象是北京市昌平区随父母进京的子女。 (二)教育平等权

13、的具体内容(二)教育平等权的具体内容 教育平等权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内容的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均等、享受 国家提供的教育资源的平等。其中,教育内容平等权指公民有权接受相同内容的 教育,不得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教育内容的平等是相对的,但是义 务教育3或者初级教育阶段是必须平等的。比如学校将班级分为重点班和非重点 班, 这样就是对学生接受教育内容平等权的侵犯,因为这样这两个班级的授课内 容会有所区别,即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内容平等权。 受教育的机会均等,顾名思义,是指享有教育平等权的个人都应享有均等的 机会, 而不被不合理地分类并据此受到歧视性的对待,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项权 利:高考分数面

14、前人人平等的权利、外来民与当地人享受同等待遇的权利、不同 身份的人受平等教育的权利、男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各项权利的具体内容在下文 第三章有详细叙述。 二、北京市昌平区流动人口子女的特点二、北京市昌平区流动人口子女的特点 3 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 益性事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就是适龄儿童、少年开始接受教育的九年不收学费、杂费。 6 (一)以低龄孩子为主,各区县分布不均(一)以低龄孩子为主,各区县分布不均 北京市昌平区流动人口子女以小学生为主, 且在各区县分布不均。截止 2005 年 2 月底, 北京市昌平区流动人口子女人数在各

15、个年级成梯形分布, 即: 年级越低, 人数越多,年级越高, 人数越少。在各类学校中, 一年级的流动人口 子女最多, 占北京市所有在读流动人口子女的 17.6%; 一至三年级在读流动人 口子女占 47.2%;在小学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占 84%; 在初中就读的流动人口子 女只占 16%。调查显示, 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主要集中在朝阳、海淀、丰台、大 兴、昌平、石景山、顺义 7 个区, 占总数的 80%以上。2012 年,北京市义务教 育阶段非京户籍学生 419000 人,约占全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 40.9%。 (二(二)流动家庭一般有多个子女,独生子女比重较小。流动家庭一般有多个子女,独生子女比

16、重较小。 非京籍的常住人口家庭一般都有两个子女,占调查人口的 50%以上,独生子 女的比例仅占 12%,有的甚至生育 10 个子女,最后一个孩子是男孩,虽然这是 个比较特殊的例子,但是反映的现象令人深思。目前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注 重,教育经费也随之提高了很多,非京籍的流动人口的家庭收入普遍不高,往往 供养一个孩子上学已经很困难了, 可想而知有多个子女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 不足,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丧失。 (三)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立学校流程复杂、入学率不足(三)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立学校流程复杂、入学率不足 10% 1.非京籍子女想要进入公立学校的流程: (1)首先要办齐“五证” ,主要包括: .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京暂住证,暂住证地址必须与学校属同一学区, 且办理时间不低于 3 个月;.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必须与暂住证地址一致; .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加盖公章的劳动合同和公司营业执照;.户口所在地乡 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户口本和身份证,还得准备孩子 的出生证明、房产证、孩子超龄未接受义务教育的证明。 (2)办齐了“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