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阅读 专题八 议论文阅读(讲解部分)(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32042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63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阅读 专题八 议论文阅读(讲解部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广东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阅读 专题八 议论文阅读(讲解部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阅读 专题八 议论文阅读(讲解部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阅读 专题八 议论文阅读(讲解部分)(pdf)(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八 议论文阅读 专题八 议论文阅读 清单一 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 论点 定义 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持有的见解和主张,解决“证明 什么”的问题。 分类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并不是每篇议论文都有分论点, 有的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而无分论点。 中心论点与分 论点的关系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分论点是中心论 点的道理论据。 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开头总起 全篇,提出“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 不二法门”,生动有力地揭示了全篇的中心论点;然后 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 全篇,勉励人们要敬业和乐业。 特征 一般是非常明确的判断句(或判断,或否定的判断),或 陈述句,标志是有

2、判断动词“是”或能愿动词“应该” “必须”“要”等。 续表 论点位置 文章标题,如罗迦费因格的谈创造性思维一文, 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如培根谈读 书,论点是文章第一句话“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 足以长才”。 文章结尾,如 年广东卷悲加欢不 等于零的论点是结尾句“悲加欢不等于零,悲加欢一 定是一个大大的正数”。 论据 定义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解 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 分类 事实论据。 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据等。 作用: 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如 年广东卷人生三病第 题中对“胜心”“畏心” 和“痴心”含义的考查。 道理

3、论据。 包括被实践检验的真理、原理、定律、名人 名言、格言、谚语等。 作用: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论 证更具说服力。 如: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列 举“四书”之一大学中的名言。 论证定义 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 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解决“怎样进行证明”的问题。 常见的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清单二 议论文知识导图 议 论 文 语言准确严密 常见文体 政论 评论 读后感 演讲稿 悼文 三 要 素 论点、论 据、论证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4、 解决问题(结论) 一、提炼和概括论点 从位置上寻找:标题、开头、中间(很少出现)、结尾(注意 “所以”“总之” “因此” “总而言之” “归根结底” 等总结性的 词语)。 分析论据,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 据就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年中考 年模拟 摘录分论点(此类文章没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再次”等)。 二、论证方法及相关知识 举例论证 语言辨识例如、譬如等 特征 真实。 所举的例子必须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才具有说服力。 典型。 举例论证关键在于所举事例是否典型,是否有代表性,是否能揭示问题的实质

5、。 新颖。 议论文中所举事例要新颖,不能一味地列举那些老生常谈的例子,比如:谈到学习,就举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故 事,难免会让人感到乏味。 充分。 充分不是要求举例要多,而是所举的例子能深刻地揭示论点的内涵。 举例 如 年广东卷培养自己的“静能量”中列举杨善洲退休后种树绿化荒山的例子,论证了“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 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的观点。 作用 列举这一例子,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客观、更有说服力(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 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题格式 使用了举例论证,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的观点,从而

6、使论 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 理 论 证(引用 论证) 语言辨识“说”“俗话说”,名人名言,名人轶事,权威数据等。 特征 引用名人的言论,公众所承认的道理,古语、谚语、俗语等。 多用引号标明所引用的内容,有时也会直接揭示,如“某某曾说过”等。 举例如 年广东卷悲加欢不等于零第段引用苏东坡、曹雪芹的名言,论证了“人生是有缺憾的,不能求全责备”的观点。 作用引用的名言或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具权威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论证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比喻论证 语言辨识“如”“好像”等。 特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将深奥抽

7、象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易被人接受。 举例如谈读书中将人的天生才干比喻成自然花草,将读书比喻成修剪移接之术,以此来论述读书可补天然之不足的观点。 作用将比作,生功形象地证明了的观点,变抽象为具体,更具说服力。 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 语言辨识“相反”“反之”“与之不同”等。 特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举例 如谈创造性思维中,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再从正 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正反对比,使论点更

8、加鲜明突出。 作用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论点,使论点更鲜明、更具说服力。 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将和加以对比,突出强调了观点。 三、议论文解题方法 文章分析类解题方法 如 年广东卷第 题。 从局部段落的理解、论证思路、 文章结构方面设计选项,涉及考点较广。 再如 年广东卷第 题,从论证思路、局部理解、论证方法、文章启示等方面设计 选项。 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掌握议论文阅读的基本知识,运用议论 文的基本知识对选项加以分析判断;二要将选项的内容与选文 进行比对分析,从比对中加以判断。 如 年广东卷第 题 的 项。 观点与材料类解题方法 如 年广东卷第 题, 年广东卷第 题, 年 广东卷第 题,

9、均属此类。 题干设计一个观点,选项是事例材 料或者引言材料,分析材料与观点不相符的一项。 解答此类题目,一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并理解关键词的 含义;如 年广东卷第 题的“胜心”“畏心”“痴心”, 年广东卷第 题的“乐观主义”,要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 二是 分析选项材料的强调角度,如 年广东卷第 题 项,强调 的是沙利文老师的作用,不符合“乐观主义”的含义。 四、联系生活谈看法、认识、感悟 首先,对这种谈“见解”的题,先要进行判断,看要求从哪个 方面来发表见解。 其次,要运用语言表达的基本模式进行答题。 用一个层次 明晰的句子简明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再用“分点说明”的方式进 行答题。 即用“总分式”结构进行答题,先用“总说” 来表达观 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进行分说。 如 年广东第 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