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地理 六上 第四、五章复习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30293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地理 六上 第四、五章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年中考地理 六上 第四、五章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年中考地理 六上 第四、五章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9年中考地理 六上 第四、五章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9年中考地理 六上 第四、五章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地理 六上 第四、五章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地理 六上 第四、五章复习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五章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考法一 世界人口分布及原因 世界人口分布具有不平衡的特点。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2017长沙中考)读北半球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 ) A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B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C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 D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2甲处人口稠密,其适合人口居住的气候条件( ) A冬冷夏热 B冬雨夏干 C终年高温多雨 D终年温和多雨,考法二 典型地区的代表人种、语言和宗教,(201

2、7聊城中考)下列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西部的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B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 C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考法三 聚落与自然环境 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特点,(2018济南改编)读沙漠中的绿洲景观图,完成1 2题。,1该景观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欧洲西部 B亚洲西部和非洲的北部 C黄土高原 D北美洲北部地区,2该地区的民居建筑“墙体厚,窗子小”的原因是( ) A气候寒冷 B盗贼猖獗 C昼夜温差很大,风沙也很大 D降水稀少,考法四 世界区域合作 区域合作类试题贯穿整个区域地理学习的

3、全过程,也 是中考的必考点之一,所以学习时不要局限于单纯的本章 内容。对于区域合作类试题解答步骤:区域合作原则是优 势互补,合作共赢。因此解题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读图提取信息:根据图文信息分析两个区域的优势条件和不足,这是解题的关键。 筛选信息:把提取的信息进行筛选,把两个区域互补的条件,即甲区域的优势条件正好是乙区域的不足条件,或乙区域的优势条件正好是乙区域的不足,这样的条件保留下来。,编写答案:就是利用保留下来的优势条件编写试题答案,答案格式一般可采用:甲区域提供(利用)某某条件,乙区域提供(利用)某某条件,进行优势互补的合作,达到某某目的(效果)。例如“西气东输”合作可以编写答案:“东

4、部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开发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实施西气东输,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2018济南中考改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沿线地区的交通、 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迎来大发展,区域间游览观 光、贸易往来、信息交流会更加频繁,西安、兰州、乌鲁木 齐等西部核心城市将会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材料二,(1)在图中对应位置用“”标注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

5、并用直线将三幅景观图片连到图中对应位置。,(2)“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起西安,西至我们学过的_洲 西部地区,简述该地区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_ _ _,欧,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或终年温和,湿润),地形以平原为主,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从 哪些方面带动新疆经济发展。 _ _,可以从交通建设、能源基地建设、旅游业、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带动新疆经济的发展。(合理即可),(4)“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将我国与撒哈拉以南的非 洲紧密联系在一起,结合图中信息与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应 该如何与撒哈拉以南非洲进行合作共赢。 _ _,非洲可以向中国出口资源;我国可以向非洲提供粮食、工,业制成品、资金、技术、管理等。(答对一条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