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我们的中华文化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60811640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8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我们的中华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我们的中华文化(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考点,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P70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P69,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辉煌历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汉字,史书典籍,知识浏览,见证,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1.中华文化在世界上走过了自己的辉煌历程 P63,天命 神权 “敬德保民”思想,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统一的民族文化发展,独尊儒术,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产生宋明理学,近代西方文化传入,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具有划时代意义,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影响较大,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具体表现

2、:P64 几千年从未间断的独特历程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表现。 重要见证之一:汉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重要见证之二:史书典籍。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考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为什么近代中华文化走向衰微的原因? 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怎么办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P65 A.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B.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

3、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C.推动文化创新。,2.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为什么?怎么做?)P65,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知识浏览,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P66 A、文学艺术: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B、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

4、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考点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P68-69 A、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牲。 B、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P70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考点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重难讲析: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5、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2.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P70,1.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P69,(1)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3)(各民族文化的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4)(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5)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易错知识,1、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

6、的色彩就不同。,民族之间文化有共性,2、中华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并非简单相加,而是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传播 过程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关系 P138,总结,-包容性,2.内涵:包容性体现在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 积极成分,即能做到博采众长。,3.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考点3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P70,特别注意:包容性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

7、原因,也是中华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特征。,1、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包容性也并非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2)判断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常见标志词:广泛吸纳、博采众长、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完美结合、融入、借鉴等。,重点突破,重要标志,重要见证,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区域,民族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各民族文化,自身文化,其他民族文化,总结归纳,1.(2011年.海南卷)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

8、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 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 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 B、 C、 D、,C,2.(2013安徽)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 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 B C D,A,3.(2012年.安徽卷7)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

9、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 B C D,D,4、2014天津卷 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 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文化交流借鉴

10、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 B C D,C,1.(2010安徽)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同学们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国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

11、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 .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22/35,2.(2013北京文综41)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黄河、长江流域孕育的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如何理解中华文

12、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 P140,(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3. (2012年北京)郑和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思考: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要求我们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要求我们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