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安全施工方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804188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4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安全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绿色安全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绿色安全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绿色安全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绿色安全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安全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安全施工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奥体文化商务园市政配套道路及综合管线工程一标段奥体文化商务园市政配套道路及综合管线工程一标段 绿色安全施工方案绿色安全施工方案 编制人编制人 审批人审批人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奥体文化商务园配套道路工程及综合管线一标段项目部奥体文化商务园配套道路工程及综合管线一标段项目部 2014 年年 5 月月 30 日日 1 1 目录目录 1、编制依据.2 2、 工程概况.2 3、施工部署.4 3.1 施工组织机构.4 4、绿色安全施工措施.5 4.1、绿色施工原则内容5 4.2 环境影响.7 4.3 施工场地文明,人员安全与健康 12 2 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2、.1 奥体文化商务园市政配套道路工程一标段施工组织方案; 1.2 主要规范、标准 2、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1道路工程 (1) 奥体南区一号路西起奥体南区六号路, 向东经奥体南区四号路至现状安 定路,全长约 312m,规划为城市支路,红线宽度 20m,横断面按照一幅路形式 布置,中间机非混行车道宽 14m,两侧人行步道各宽 3m。 (2) 奥体南区三号路道路工程西起北辰路东侧辅路, 向东经奥体南区九号路、 奥体南区八号路、北辰东路南延、奥体南区五号路、奥体南区四号路至现状安定 路,全长 1131m,规划为城市支路,红线宽度 25m,横断面按照一幅路形式布 置,中间机非混行车道宽 16m,两侧人

3、行步道各宽 4.5m。 (3)奥体南区四号路南起北土城东路,向北经奥体南区三号路、奥体南区二 号路至奥体南区一号路,全长约 556m,规划为城市支路,红线宽度 20m,横断 面按照一幅路形式布置,中间机非混行车道宽 14m,两侧人行道宽 3m。 序号名称编号 1关于在全市建设工程推行绿色施工的通知 京建施【2008】651 号 2北京市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 3环境保护法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行政法规 5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79 号文 6 企业管理手册(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体系) WX/GLSC-2006 7程序文件(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4、)CX/01-27-2006 8 作业指导书(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 系) ZDS/01-26-2006 3 (4)奥体南区五号路南起北土城东路,向北经奥体南区三号路,全长约 177m,规划为城市支路,红线宽度 20m,横断面按照一幅路形式布置,中间机 非混行车道宽 7m,路东侧机非混行,人行步道宽 3m,路西侧人行步道宽 2m。 (5) 奥体南区六号路南起奥体南区二号路, 向北经奥体南区一号路至现状奥 体中路,全长约 243m,规划为城市支路,红线宽 30m,横断面按照一幅路形式 布置,中间车行道宽 12m,路西侧机非混行,路东侧非机动车道宽 3.5m,两侧 人行步道宽 3m。 (6

5、)奥体南区七号路南起奥体南区二号路,向北至现状奥体中路,全长约 250m,规划为城市支路,红线宽 20m,横断面按照一幅路形式布置,中间车行 道宽 14m,两侧人行步道宽 3m。 (7) 奥体南区八号路北起北土城东路, 北至奥体南区三号路, 全长约 178m, 规划为城市支路,红线宽 20m,横断面为一幅路形式,中间车道宽 14m,两侧 人行步道宽 3m。 (8)奥体南区九号路南起北土城东路,向北经奥体南区三号路、奥体南区二 号路至现状奥体中路,全长约 603m,规划为城市支路,红线宽 20-30m,横断 面为一幅路形式,奥体南区二号路至奥体中路段中间车道宽 12m,路西侧机非 混行,路东侧非

6、机动车道宽 3.5m,两侧人行步道宽 3m;北土城东路至奥体南 区二号路段中间车道宽 14m,两侧人行步道宽 3m。 (9)道路结构由 36cm 石灰粉煤灰砂砾,1cm 下封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cm AC-20C,4cm 温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cm AC-13,路面结构总厚度为 47cm。 2.2 排水管线工程 本工程新建道路下敷设混凝土排水管道,雨水管径小于 1m 采用钢筋混凝土 承插口管,管径大于 1m 的采用赶紧同柔性企口管,橡胶圈接口,150 度砂石垫 层基础。污水管采用钢筋砼承插口管,150 度垫层基础,雨水口支管采用钢筋砼 承插口管,180 度混凝土基础满包加固。排水检查井设

7、计为混凝土模块砌体,雨 水管线合计 3486m,污水管线合计 2096m。 2.3 电力管线工程 本标段在 1、3、4、6、7、9 号道路下新建电力管道,电力预埋管井设计 采用150 热浸塑电缆钢管,要求管与管之间净距 40mm,电缆管外 360 度混 凝土包封,包封混凝土为 C20,基础采用 C15,10cm 厚混凝土垫层。 4 本标段电力工程在奥体南区五号路西侧新建黄寺变电站管道工程,设计采 用浅埋暗挖电缆隧道, 复合式衬砌。 横断面设计尺寸为 2.02.3m, 断面为直墙、 圆拱、平地板,净宽 2.0m,起拱线高 1.8m,矢高 0.45m,净高 2.3m。 复合衬砌电缆隧道结构为: 喷

8、射混凝土+网构钢架+钢筋网支护+防水膜+现浇 钢筋砼,初衬厚度 0.25m,二衬厚度为 0.25m。 暗挖竖井采用在井口设现浇钢筋砼锁扣圈梁,在锁扣圈梁下采用“喷射混凝 土+网构钢架+钢筋网支护” ,初衬厚度 0.25m,钢架竖向间距 0.5m。 3、施工部署、施工部署 3.1 施工组织机构施工组织机构 5 4、绿色安全施工措施、绿色安全施工措施 4.1、绿色施工原则内容、绿色施工原则内容 做到四节:一要节约土地,二要节能,三要节水,四要节材与资源利用。 五个百分百:施工现场主要道路硬化、裸露场地覆盖或绿化 100%;建筑拆 除工程降尘 100%;沙土覆盖 100%;进出车辆冲洗车轮 100%

9、;噪声和光污染 控制 100%。 职业健康安全的主要内容: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职业健康;卫生防疫。 1 节能措施 1)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提高节能意识。 2)建立能源消耗台帐,制定节能措施。 3)施工过程中要制订节能措施,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产品,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4) 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 指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节水、 节电措施的实施, 杜绝无谓的浪费。 5)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转正常。 6)临时设施用电设备要使用标有“CCC”标记的合格产品。 7)施工条件允许,可利用建筑物的永久设施,如,围墙、水电设施等。 (2)节能效果 1)制订节能计划,

10、采取控制手段(主要为用电)。 2) 施工现场用电计算应按实际用电负荷加系数的方法或按工程预算用负荷适 当进行调整。 3)办公和生活照明灯要采用先进的节能灯具,做到人离灯闭。电脑、打印设 备等工作人员离开要随手关机,以降低电消耗。 4)对电消耗量较大的工艺制定专项节能措施。 (3)能源优化 1) 施工过程中应使用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的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 以 清洁能源替代污染大的能源。 2)施工现场应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做临时设施。 2 材料与资源 6 (1)材料选择 1)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应尽可能就地取材。建筑材料采购要制订明确的环 保材料采购条款, 对材料供应单位进行审核、 比较、 挑选

11、。 计算本地化材料比例, 择其大者实施。 本地化材料比 a = 生产于距离施工现场 500km 之间的施工材料用量(t)/施 工材料总用量(t) *100 2)采取措施使用符合对环境无害,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的绿色建材。 3)严格控制临时设施用料,尽量利用旧料、现场拆卸回收的材料。 4)施工中购入的主材、辅材应符合设计对使用绿色材料的要求。材料的各项 指标应达到现行国家绿色建材标准要求。 5)混凝土外加剂选择应符合以下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规程应符合当地技术要求; 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l85882001 要求; (2)材料节约 1)制定材料进场、保管、出库计划和管理制度。

12、 2)材料合理使用,减少废料率,建立可再生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 3)对废料进行二次选用,达到使用条件的要充分利用。 4)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 5)周转材料注意维护,延长自有周转材料使用寿命。对租赁的周转材料依据 施工周期,精确计算使用天数,不需用时及时退回租赁单位。 6)要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可再利用的材料。 7)比较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计算材料消耗量,提高节材率。 (3)资源再利用 1)对场地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对现有建筑、设施再利用的可能性和经济性进 行分析。合理安排工期,利用拟建道路和建筑物,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 再利用率,节约材料与资源

13、。 施工期间充分利用场地及周边现有或拟建道路; 施工期间充分利用场地内原有的给水、排水、供暖、供电、燃气、电信等 市政设施; 施工期间临建设施充分利用场地内现有建筑物或拟建建筑物的功能,或使 用便于拆卸、可重复利用的材料。 7 2)施工废弃物管理 制定施工场地废弃物管理计划,对现场堆料场进行统一规划。对不同的进 场材料设备进行分类,合理堆放和储存,并挂牌标明标识。重要设备材料利用专 门的围栏和库房储存,并设专人管理。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材料管理办法进行限额领料。对废料、旧料做到每 日清理回收。 对可回收利用的施工废弃物,将其直接再应用于施工过程中,或通过再生 利用厂进行加工处理,再利用。 施

14、工废弃物回收比例评价计算公式: 回收比例=施工废弃物实际回收量(t)/可回收利用的施工废弃物总量(t) *100。 (4)水资源保护 1)水资源节约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节水方案和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尽量做 到回收重复利用; 制订计划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比较实际施工用水量与定额计算用水 量,按预算用水量下调 3为施工阶段总用水量; 水消耗量较大的工艺制定专项节水措施,指派专人负责监督节水措施的实 施,提高节水率; 生产、生活要推广节水型水龙头和使用变频泵节水器具,实施有效的节水 措施,降低用水量。 2)水资源利用 对施工现场的污废水进行综合处理,回收利用; 居住区和建筑排水设置废水

15、回收设施,用于绿地浇灌; 施工过程应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可结合实际情况收集屋顶、地面雨水再利 用,或通过采用可渗透的管材、路面材料使雨水能深入地层,保持水体循环。 4.2 环境影响环境影响 4.2.1 场地环境保护 (1)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土 壤情况提出对策,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 8 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施工总平面布置首先应考虑利用荒地、劣地、废地或已被污染的土地。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占用场地应紧凑,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如果现场场地狭小,应 选择第二场地堆放材料。材料堆放、加工以及工人宿舍等临时

16、用地应尽量利用废 地、荒地。 (3)施工中开挖的弃土,有场地堆放的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尽量利用 原土回填,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挖出的弃土暂时无法回填利用的,应堆放在安 全的、专用的场地上,同时进行覆盖保护。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如保 护表层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围墙边有条件的地方 进行绿化或摆放盆花,美化环境,防止土体流失。 (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雨水管道、地表径流和空气带来的杂质、颗粒所 产生的沉淀物污染环境。 (6) 对不可再生利用的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 法规要求, 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 (7)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和危险性废物堆放场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 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工程,防止土壤被污染。 (8) 对施工期间破坏植被, 造成裸土的地块, 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 以减少大风天气对土壤的侵蚀。施工结束后,再恢复其原有植被或进行合理的绿 化。 4.2.2 大气环境保护 (1)施工现场扬尘管理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