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03872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2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11 天津一中 2018-2019-1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模块质量调查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请涂在答题卡上) 1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重点。无论国学还是乡学都以“六艺”为主要教 育内容。所谓六艺,即礼(政治伦理)、乐(艺术教育)、射与御(军事体育)、书与数 (基础文化知识)。从以上教育内容可知西周的教育 A重视儒家的人伦思想 B以提高平民素质为目的 C以贵族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 D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2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

2、交互影响。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 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逐渐成熟。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这种 思想局面折射出 A思想复杂、流派林立 B相互学习、思潮趋一 C经济转型、走向统一 D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3公元前 5 世纪到公元前 3 世纪,致力于人的精神自由的思考并且注重思辨的思想家, 最有可能的应该是 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4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 我们能够看到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 确立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 B C D 5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

3、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当指 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 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 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 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 6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 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7李贽道古录载:“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 人之欲。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今之不免相 害者,皆始于使之不得

4、并育耳。若肯听其并育,则大成大,小成小,天下更有一物不得所 者哉?”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 B倡导人性的自由发展 C强调万物存在对立统一 D动摇传统礼教统治地位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1 8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谈到: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对于无边皇权的有限制约,常 常是通过知识和思想的阐释来进行的。下列材料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有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人君所畏惟天,若不畏天,何事不可为者!”(宋史富弼传) “凡日蚀,人君皆当戒惧修德,以消其咎。”(孙复春秋尊王发微)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5、) A B C D 9郎宁和苏敬两位同学来到古代中国科技成就陈列馆,看到了两幅名叫“浑仪”的照 片,有了如下一段对话,他们的判断比较接近史实的一项是 A郎宁:这一组作品表达了科技是生产力的寓意 B苏敬:不对,这一组作品是想证明古代中国科技发达 C郎宁:如果是科技仪器的话,应该是张衡的测量地震的仪器 D苏敬:它给人一种宇宙洪荒的感觉,应当是天文观测的仪器 10得出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这一结论的证据,主要来自 A考古领域在汉代墓葬遗址中发现纸片 B马克思的论述 C蔡伦改进造纸术 D蔡侯纸的传说 11金史有这样的记载:“船中有贲火炮名震天雷者,连发之,炮火明。”“其 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

6、,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之 外。”这段话主要说明 A金人喜欢打仗、玩炮竹、放鞭炮 B宋金时期,火药已较为普遍地运用在军事上 C除金人外,其他地方还不知道火器 D火药和火器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12有学者谈到,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在 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这部作品应该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天下郡国利病书 13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这主要是因为甲骨文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 是中国已发现最早且体系较完整的文字 记载的内容

7、与史记中内容完全相符 A B C D 14宋代李嵩的货郎图描绘了挑着商品担子的货郎到来使得偏僻乡村像节日般热闹的 场景。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宋代 A风俗画盛行 B市民阶层扩大 C社会统一安定 D市坊界限被打破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4/11 15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 在的尺度。”这一名言 A关注人类道德 B批评苏格拉底 C探究社会正义 D否定神的意志 1614 世纪中叶,欧洲爆发“黑死病”大瘟疫,当时整个英国有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 人遇难,整个欧洲大约有 2500 万人死亡。人们开始公开讨论瘟疫的根源。曼彻斯特的大

8、 主教威廉姆斯埃丁顿给他的教士们写了一封信:“人类的纵欲是多么可怕如今它变本 加厉,这理所当然地要激起神的愤怒。这场灾难就是神明对人类这众多罪恶的惩罚。”宣 称“黑死病”是上帝在惩罚人类罪恶的大主教埃丁顿,不久也染黑死病身亡。这可能会在 民众中产生促进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A恐惧绝望,万念俱灰 B质疑神学,崇尚科学 C推崇理性,反对教会 D逃离欧洲,寻求出路 17在 15 世纪的西欧,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 传作品的数量比 500-1400 年的总和还要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B宗教改革冲击教皇权威 C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D自由平等

9、观念深入人心 18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 开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道路 演绎了人类艺术史上的辉煌 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A B C D 19西欧在 16 世纪出现宗教改革,能够说明: 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天主教会已成众矢之的 人文主义的传播 德国的政治分裂状态 A B C D 20 世界文明史写道: “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 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 ”文中“整个欧洲思想界”主要指的是 A相对论的提出 B文艺复兴的兴起 C宗教改革的进行 D启蒙运动的兴起 21伏尔泰曾写道: “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

10、而有一个小动 物,五尺来高,都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 ”材 料表明伏尔泰主张 A大力抨击封建神学的自大心理 B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 C人类社会的运行有其客观法则 D把自然科学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22历史学家赫乔韦尔斯说:“卢梭的学说不但批判了现存的社会结构,而且批判了一切 社会组织卢梭思想的盛行,使那种通过感情冲动和纸上谈兵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和政 治问题的倾向大大增加。”该学者的观点是 A卢梭思想具有破坏性的一面 B自由平等是普世的价值 C人天生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 D卢梭的思想更具民主性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5/11 23“在法国,为

11、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 的。”材料中的“伟大人物”应该是指 A智者学派 B启蒙思想家 C宗教改革家 D人文主义者 24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重要的相同之处是 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B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歌颂理性 C倡导建立民主共和制 D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25下图是世界历史知识结构(局部),其中方框内应该填入 A人文主义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C重商主义的推行 D自由主义及其实践 261862 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他说, “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 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 竞争、开辟新市场

12、、 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 。 ”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 A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B达尔文混淆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C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 D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7达尔文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社会意义在于 A鼓励了社会的竞争意识 B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进一步挑战了教会的权威 28科学的旅程介绍某-理论:”其中引力不再是一种力,而是一种时空的弯曲,就好 像每个大物体都置于一块大橡胶的表面引力的力并不真正是恒星或行星等物体的特 征,而是来自空间形状本身”。这一理论 A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的不足 B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C首次对

13、自然规律作经典总结 D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天津市立思辰网络教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6/11 29“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这一 结论最应该送给 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量子论的提出 C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 D相对论的提出 30“1825 年 9 月 27 日早晨发生的情景是难以描述的。许多参加这一历史事件的人整夜 都不能合眼,一直站着。人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有些人喜形于色,另外一些人惊讶不 已,使得这个场面丰富多彩。列车在预定的时刻开动了。”列车的动力和能源来自 蒸汽机 内燃机 电动机 煤炭 电力 石油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其中第 31 题 16 分,第 32 题 12 分,第 33 题 16 分,第 34 题 11 分,计 55 分。) 31(16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管城邦大小,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是由本性和法律统治的。本性是没有秩序因人 而异的,而法律却是共同一致的,对所有人都是适用的。为什么全体公民要参加公民大 会?为什么人们要立法庭?原因就是法律,人人都要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