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及拆方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802787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黄汤及拆方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_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麻黄汤及拆方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_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麻黄汤及拆方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_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麻黄汤及拆方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_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麻黄汤及拆方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_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黄汤及拆方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黄汤及拆方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_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麻黄汤及拆方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秋双,任春清,王彩云,余林中,罗佳波 【关键词】 麻黄汤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麻黄汤不同配伍的平喘作用, 研究 君药与臣、佐、使药之间的关系。 方法 正常豚鼠用组胺-乙酰胆碱混合液整体引喘,测定引喘潜伏期。以卵白蛋白致敏豚鼠,采用竞争性蛋白结合 分析 法测定其cAMP含量。结果 单方麻黄、麻黄加桂枝、麻黄加杏仁、全方组的跌倒潜伏期比麻黄加甘草组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除单方麻黄组外,其他各配方组及全方组过敏豚鼠肺组织c

2、AMP含量比盐水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尤以麻黄加桂枝、甘草组和全方组为著。结论 麻黄汤平喘作用依赖于麻黄、甘草能下调其作用,杏仁、桂枝作用不明显。cAMP测定结果显示与整体实验结果不一致,其平喘机制需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麻黄汤;组胺;乙酰胆碱;环磷酸酰苷 Experimental study on anti-asthmatic effects of Mahuang Decoction and its composition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mpatibility in antia

3、sthmatic effec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dominant drug and others in the The normal guinea pigs were detected the latent period after caused asthma by histamine and acetylcholine in the guinea pig were sensitized by the egg albumin,the content of cAMP of lung were detected by the The la

4、tent period of falling down of the group of ephedrine,the compound of ephedrine and cassia twig,the compound of ephedrine and almond,Mahuang Decoction show significant variance compared with the group of mahuang plus licorice effect of Mahuang Decoction and the compound of ephedrine,cassia twig and

5、licorice root on the content of cAMP of lung in sensitized guinea pig shows significant variane compared with the group of Minister-drug and adjuvant-drug have certain extent effect to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the dominant drug. 【Key words】 Mahuang Decoction;histamine;acetylcholine;cyclic AMP

6、中医复方是中医治病的主要临床 应用 形式,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总结 出君臣佐使的组方配伍 理论 。麻黄汤为医圣张仲景名方,出自伤寒论,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4味中药组成1。药理研究证实,麻黄汤全方具有解热、促进腺体分泌、抗病毒、镇咳、祛痰、扩张支气管等作用2。为了探讨麻黄汤的组方原理,本实验通过观察方剂中各味药不同组方药效的变化,探讨麻黄汤的组方原理。 1 材料与方法 动物 体重150200g豚鼠及250350g豚鼠,清洁级,雌雄各半,购于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分笼饲养,每笼5只,自由进食、饮水。动物在本实验室饲养1周。在活动、进食、粪便均无异常后进行实验。 药品与试剂 麻黄、

7、桂枝、杏仁、甘草原药材选定符合XX年版 中国 药典规定的饮片,购自广东省药材公司。各配伍组合煎液:原药浸泡30min,麻黄先煮20min,再和余药共煎30min,棉花过滤去渣,全方煎液浓缩成含生药/ml。结合对麻黄汤方剂组成的传统认识,采用叠加法进行拆方,原有药材的剂量保持不变,形成如下不同配伍组合:麻黄;麻黄+桂枝;麻黄+杏仁;麻黄+甘草;麻黄+桂枝+杏仁;麻黄+杏仁+甘草;麻黄+桂枝+甘草;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另设阴性对照即生理盐水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氯化乙酰胆碱,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磷酸组胺,氨茶碱,卵白蛋白,氢氧化铝,cAMP,环磷酸腺苷测定试剂盒。 仪器 雾化器:CSW-1型

8、,鞍山市无线电一厂;旋转蒸发仪:R501型,上海申科机械研究所。 对引喘潜伏期的 影响 3 将挑选合格的100只150200g清洁级豚鼠随机分为10组。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液2ml/只,NS组灌胃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阳性药物对照组灌胃给予氨茶碱25mg/只,2h后,放入密闭玻璃钟罩内,用超声雾化器喷入引喘药液15s/次,观察豚鼠的引喘潜伏期,判断受试药物平喘作用。 对cAMP含量的影响4 取250350g白色豚鼠10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10组。以4%卵白蛋白生理盐水后腿肌内注射和4%氢氧化铝乳胶腹腔注射致敏,于致敏次日起开始灌胃给药,麻黄汤不同配伍组2ml/只,NS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

9、水,肾上腺素组2ml/只,每日1次,连续14天。末次给药2h后,用2%卵白蛋白超声雾化吸入激发,激发后的豚鼠用木锤击头部致死。每只豚鼠迅速取50mg肺组织,加入预冷的5%三氯醋酸,冰浴中匀浆,于4000r/min离心15min。上清用5倍体积的水饱和乙醚洗涤4次,水相在7075水浴上吹干,得标本。采用竞争性蛋白结合分析法测定其cAMP含量。 统计学 方法 数据以表示, 应用 SPSS 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设计的方差 分析 ,组间比较用SNK进行5。 结果 .1 麻黄汤不同配伍对豚鼠整体动物组胺-乙酰胆碱混合液引喘潜伏期的 影响 见表1。豚鼠整体动物用组胺-乙酰胆碱混合液引喘,喘息明显。统计学处理

10、表明,各组致跌倒潜伏期比较F=,P=,说明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表1 麻黄汤不同配伍对豚鼠整体动物组胺-乙酰胆碱混合液引喘潜伏期的影响注:与麻黄+甘草组比较,P;与NS、麻黄汤不同配伍组比较,#P .2 麻黄汤不同配伍对过敏豚鼠肺组织cAMP含量的影响 见表2。各实验组对过敏豚鼠肺组织cAMP含量的影响比较,F=,P=,说明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与NS对照组比,除了单方麻黄组外,其他麻黄汤不同配伍组和肾上腺素组均能提高肺组织cAMP含量。其中麻黄加桂枝、甘草组提升cAMP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配伍各组,其差异有显著性。全方的作用虽不如麻黄加桂枝、甘草组,但强于其他配伍各组,其差异有显著性。 讨

11、论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需长期 治疗 ,其气道对多种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刺激的反应性异常增高。临床上可出现典型哮喘症状咳嗽、呼吸困难及喘息,或仅以咳嗽为唯一的症状。其基本病理变化是炎症细胞浸润,释放炎症介质,引起气道黏膜下组织水肿,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纤毛上皮剥离,气管分泌物增多,气管平滑肌痉挛。cAMP为体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它的减少会促进免疫细胞活化及释放多种活性介质,除了与免疫功能有关外,与交感、副交感神经关系密切,其作用通过神经末梢释放递质,如5-羟色胺、NO等,这些物质会使腺体分泌增加,平滑肌收缩,引起气道高反应,因此它的含量与哮喘关系密切表2 麻黄汤不同配伍对过敏豚鼠肺组织cAM

12、P含量的影响 注:与NS对照组比,*P;与其他配伍各组比较,P 方中每一味药物均具有平喘作用,相关的 文献 报道很多,尤其是方中的君药麻黄,从其提取的主要生物碱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已纳入药典。通过本实验可考察麻黄与不同药材组合后的药理作用。对指标跌倒潜伏期,单方麻黄组、麻黄加杏仁组、麻黄加桂枝组和全方组与NS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与麻黄加甘草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麻黄汤不同配伍此作用不但不明显,而且甘草与麻黄配伍作用减弱。豚鼠肺组织cAMP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三种中药麻黄、桂枝、甘草组合对升高过敏豚鼠的cAMP作用最强,其次为全方;组合对君药麻黄的作用有影响。 虽然组成药物是方剂功

13、效的物质基础,两者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但是方剂之功效不能和配方组成药物的功效完全划等号。一首方剂往往由几味药物组成,每味药物都有自身的特定功效,组成方剂后,并不是说每味组成药物的功效都在配方中体现出来,也就是方剂的功效不等于各组成药物之功效的总和。 【 参考 文献】 1 彭怀仁.中华名医方剂大全.北京:金盾出版社,1990,690. 张绍杰,王孝先.麻黄汤的实验 研究 及临床应用.新疆中医药,1992,23:40-42. 徐淑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44. 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上海:上海 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1,230. 余松林.医学统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XX,354.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