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异物梗阻急救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790827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管异物梗阻急救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气管异物梗阻急救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气管异物梗阻急救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气管异物梗阻急救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气管异物梗阻急救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管异物梗阻急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管异物梗阻急救(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管异物梗阻的急救,急诊科,一、概述,喉是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异物嵌钝在喉以及气管可造成呼吸道部分或完全梗阻。 气道梗阻是一种可怕的急症,诊断或治疗上只要稍有几秒钟延误,即可发生灾难性或致命性的后果。特别是完全性梗阻,可在几秒钟至几分钟内引起意识丧失、死亡。,二、原因,1、缺乏保护性反射: 多发生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口中含物很容易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尤其在说话、哭笑、活动时。 2、感觉和反射损伤:多发生在成人,因药物、过度饮酒、意外打击、脑部疾病、衰老、癫痫和外伤等,吸入异物。 3、意识和反射正常,但是在口内含有东西时,突然大笑或惊吓,吸入食物导致喉嵌顿,尤其是大块硬质食物(特别是肉类)。,三

2、、气管异物梗阻的表现,(一)不完全阻塞:病人可以咳嗽或咳嗽 无力,喘息,呼吸困难,吸气时可以听到 高调声音,皮肤、甲床、口唇、面色紫绀。 (二)完全阻塞:较大的异物完全堵住喉部或 气管,病人面色青紫,不能说话、不能咳嗽、 不能呼吸,病人很快发生窒息,失去知觉、 呼吸心跳停止。 (三)特殊表现:当发生梗阻时,病人常常不 由自主地表现为:手呈“V”字状紧贴于颈 前喉部,表情痛苦。,遇见梗阻病人时: 即问:“是否被噎 住?”患者点头 再问:“能否说话” 患者摇头。 立即急救。,-完全梗阻的识别,四、现场急救原则,1、任何虚脱病人,均应警惕异物的可能性,特别是窒息的儿童、进餐时的窒息者、无呼吸的高龄病

3、人等。 2、如病人正在咳嗽,有自主呼吸,不要干预,严密观察并作好抢救准备。若转为呼吸微弱,不能说话或用力咳嗽,立即腹部冲击,直至排出异物或意识丧失。 3、如意识丧失,立即求救EMS,然后就地作心肺复苏,直至医务人员赶到。,五、海姆立克急救法(海氏急救法 ),1974年美国外科医生亨利海姆立克(Henry JHeimlich)发明。海氏急救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解除气道异物阻塞的急救方法,它又叫腹部冲击法。 原理:利用突然冲击腹部的压力,使膈肌抬高,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向上的气流,这股气流具有冲击性、方向性,它会快速冲入气管,从而将异物排出。,海姆立克手法-原理,抬高膈肌 肺内气体排出 人工咳嗽

4、异物排出,海姆立克手法1(患者清醒时) 立位腹部冲击法,1)急救者站在身后 2)双臂环绕其腹部 3) 握拳置脐上两指,孕妇或过度肥胖者, 可改用胸部冲击法。 两臂环绕病人胸部 一手握拳置上胸部 另一只手握紧此拳 向后连续冲击 5次,海姆立克手法2(患者意识丧失时)仰卧位腹部冲击法,将患者置仰卧位 骑跨在患者髋部 一手掌根部顶在 脐上两横指处 另一手压在手背 上,向内、向上 冲击。,孕妇或过度肥胖患者 将患者置仰卧位 骑跨在患者髋部 置于胸骨中下部 垂直向下冲击。,海姆立克手法3 自救腹部冲击法,1)一手握拳头,另 一只手抓住该手, 快速冲击腹部;,自救腹部冲击法,2)用圆角或椅背快速挤压腹部。

5、在这种情况下,任何钝角物件都可以用来挤压腹部,使阻塞物排出。,海姆立克手法4 儿童腹部冲击法,操作方法与成人相同,V 型 手 势,询问病人,立位腹部冲击,仰卧位腹部冲击,海姆立克手法5 婴儿救治法(拍背、胸部快速按压法),1)骑跨前臂上 2)翻转成附卧位 固定下颌角,3)背部叩击 4)固定后颈部,5)翻转成仰卧位 6)胸部冲击,六、异物梗阻复苏法,对于意识不清的气道梗阻的病人,目击 者要高声呼救,求助他人,启动EMS,病人 置于心肺复苏体位 1、打开气道(A) 确认无反应时 立即启动EMS 取仰卧位 仰头举颏 清除口内异物,2、呼吸(B) 确认无呼吸时 缓慢吹气 2 次 吹气失败,胸 廓无起伏,则 作腹部冲击法。,3、腹部冲击 腹部冲击5次 (冲击部位定位脐 上二横指) 检查口腔,4、清除异物 将舌-上颌上提 清除口咽异物 未能清除异物 则重复2、3、 4 步,直到异 物被清除或医务人员赶到为止。,5、心肺复苏 异物已清除, 气道已通畅, 检查无呼吸, 则开始CPR。,七、气管异物的预防,避免吞咽过量或体积过大食物 进食时避免大笑 避免体内酒精浓度过高 应将果冻、豆类、糖果、药丸、药片放在安全地方,避免婴儿、儿童误服,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