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素质教育探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77457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素质教育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素质教育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素质教育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素质教育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素质教育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素质教育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素质教育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高中物理素质教育探讨为了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当前教育界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教育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由应试教育、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动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即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以德育为本,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构建扎实的基础。一、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物理教学应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基础教育必须淡化选拔意识-当伯乐,强化普及意识-当好园丁

2、。现在,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分重视对少数尖子学生的培养,而轻视对大多数学生的教育,往往牺牲了多数学生的发展。实际上,如果我们当好了园丁,使全体学生的各项素质都得到全面提高,那么,我们今天的受教育者中的很多人,就能够成为将来的“千里马”,我们也就当好了伯乐。面向全体学生,物理教学的模式必须多样化。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不是也不应该是对所有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要求,那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是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应该承认学生先天遗传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后天发展的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也是多样化、多层次的。我们认为,承认并针对这种客观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从而认真进行组织教

3、学,才是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对认知结构不同、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应通过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使每个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要求。二、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物理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与基本目标。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特别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基础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一个教师,只是向学生传授真理-授以鱼,其结果是使学生只能成为知识的容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复述知识,而不能发现知识。而一个高明的教师,他能教会学生怎样发现真理-授以渔,这样培养出来

4、的学生,才能够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在物理教学中,怎样落实以学生为本?探索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应该是我们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因为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物理课堂教学应该与其它学科一样,要重视整体性原则,做到师生互动。这就是说,既要以教师为主导,更要以学生为主体,两者不能偏颇。以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向导或导演作用,要求教师运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创造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条件。以教师为主导,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主体与主导,是一个辩证统一体。满堂灌、反复操作、重复训练不是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抠题型、对套路、猜题、押题是应试教育的主要弊病。短平快、超前判断的课堂教学模式,

5、必须终止。短平快、超前判断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告诉学生很多知识,可以有较高的课堂教学密度,但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应该提倡充分展示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既要展示教师的教学过程,更要充分展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思维过程。三、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物理教学必须让学生亲身体验任何教学,都必须充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学习负担密切相联。兴趣提高了,学习就有了动力,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果就会得到提高。自然,学习负担也得到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就会驶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载体,应是加强物理学科与周围世界、现实生活、

6、现代科技的有机联系,教学方法应该具有启发性、灵活性与挑战性,教学手段应该具有直观性、诱导性和多样性。物理教学必须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过程。教材上写的、教师口中讲的、媒体上搜索来的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是间接经验,而间接经验要转化为直接经验才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物理教学怎样使学生亲身体验呢?教学方法必须灵活多样。例如,让学生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自学、互学,或开展讨论。给学生布置一些研究性课题,让他们搜集、寻找资料,亲身实践,自我制作。由此产生的体验效果,将远远超过课堂上教师给的现成答案的效果。在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学生失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失败的体验,有时比成功的体验更为深刻、更令人难忘,

7、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在学生遭受挫折或失败后,教师要及时地给以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分析、寻找失败的原因,改进实验方法,尽量让他们取得成功。学生的亲身体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物理实验教学的模式,可为学生的亲身体验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物理实验教学,要求我们首先将物理实验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加以落实,而不只是作为物理教学的辅助手段。要改革物理演示试验教学,应尽量让学生参与演示试验,而不光是看教师做演示实验。某些演示实验,还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些演示实验可改为分组观察实验。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分组实验,要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学生一人一组地实验。要研究扩大分组实验的课题,如很多物理问题可以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通过物理实验来验证或探索某些物理结论。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中,不能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物理教学对立起来,更不能本末倒置。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掌握不同学科之间的“度”。因为超出一定的度,就可能冲击物理正常教学,可能破坏物理学科内在的科学性、逻辑性与整体性,可能降低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理解与领悟。否则,我们将走弯路,犯错误,错失良机。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