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管乐学科必要性的思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75413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管乐学科必要性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管乐学科必要性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管乐学科必要性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管乐学科必要性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管乐学科必要性的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管乐学科必要性的思考一、音乐教育专业管乐教学的现状关于管乐教学,这是一门既强调理论性也强调技术性的实用性课程,在音乐教育专业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技艺水平,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全面综合艺术素质。提起管乐器,我们会想起长笛、短笛、萨克管乐器、长号、短号等等,而这些管乐器都是比钢琴等大件的乐器便宜很多,而且可携带性较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管乐教学的特点:投资较少、见效较快,容易学习和掌握,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当今我国的

2、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管乐教学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其现状并不是那么乐观。很多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开设了管乐教学的课程,但是只是形式上开设,并没有真正发挥其效能,这就使学生不能真正学到才艺,也造成了人才流失的不良现象。关于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联盟当前的管乐教学课程在设置上存在偏差和不足,大多数的课程都是培训学生的技能,而忽略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知道,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将来大多数都是从事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教师。而当前的管乐教学课程,大多数只是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而造成所要教学的内容与中小学实际要学的内容相脱节。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中小学的教学体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高师

3、仍旧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高师的师资力量薄弱,阻碍了管乐课程的发展。二、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管乐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扩充学生的综合性知识。学习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长期以来,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比较单一的,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些误解和偏见,对未来音乐教师的培养更多的是向着专业音乐院校看齐,课程的开设一般是音乐专业课程外加两至三门教育学基础课程,即普通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基本忽略了综合艺术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培养,结果培养出来的教师是音乐素质有余而教育素质不足。管乐是一门既强调理论性也强调实用性的独特艺术,因此在学习管乐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乐理

4、、演奏等知识,还可以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内容、方式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任何一门艺术学科,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管乐学科也是如此。管乐教学,是强调集体性和合作性的,每个学生有自己的分工,学生完成好自己的分工的同时,还要注意集体的演奏,配合大家的演奏,这样才能演奏出好的乐曲。促进学校的发展。管乐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还可以推动学校的建设发展。我们可以想象,管乐课程的开设,让学生掌握多一门技能;而开展管乐比赛,就可以给学生增添了一个在舞台上展示的机会,能够帮助学生在学校期间更好地在舞台上展现自我,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的同时还

5、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知道,刚刚毕业踏入社会的学生,其经验浅薄、知识层面不够完备。而音乐教育专业的管乐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完善其专业课知识的不足,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三、总结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艺术教育的关注度提高,再加上中国逐渐掀起的“管乐热”,这都意味着我们是很有必要将管乐课程融入到音乐教育专业中去,培养出更多的音乐艺术人才,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能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管乐课程的时候,应该将其视为自己的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这样才能更好地学好管乐,才能将更多的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