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1-3 考点三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基础小题快练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774683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1-3 考点三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基础小题快练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1-3 考点三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基础小题快练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1-3 考点三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基础小题快练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1-3 考点三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基础小题快练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1-3 考点三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基础小题快练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1-3 考点三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基础小题快练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1-3 考点三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基础小题快练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3 考点三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一、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及应用1有关Na2CO3和NaHCO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Na2CO3比NaHCO3的热稳定性强BNa2CO3和NaHCO3溶液中离子的种类不同CNa2CO3和NaHCO3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D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作用时,产生的气体质量相同解析:Na2CO3受热不分解,而NaHCO3受热分解,A对;Na2CO3和NaHCO3溶液中离子的种类相同,B错;Na2CO3与NaOH溶液不反应,C错;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作用时,NaHCO3产生的气体质量大,D错。答案:A2有关

2、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生的CO2体积小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C将石灰水加入NaHCO3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加入Na2C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D相同条件下,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HCO3溶液的pH解析:NaHCO3的摩尔质量小于Na2CO3的摩尔质量,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其物质的量的大小关系为n(NaHCO3)n(Na2CO3),即在相同条件下NaHCO3产生CO2的体积大

3、;物质的量相等的NaHCO3、Na2CO3与盐酸反应,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NaHCO3溶液中HCO与OH反应生成CO,CO与Ca2结合生成CaCO3沉淀;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比NaHCO3溶液的pH大。答案:C3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解析: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先通入N

4、H3,然后通入CO2,利用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而析出。由于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先通NH3,但为了防倒吸,所以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考虑NH3的尾气处理,所以选择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即C选项正确。答案:C4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解析:Na2CO3和Na2SO4均能与Ba(OH)2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答案:D二、

5、Na2CO3与NaHCO3的鉴别5杨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两瓶失去标签的Na2CO3和NaHCO3无色饱和溶液,希望班里的同学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该班同学踊跃提出看法,其中不合理的是()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取同体积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取同体积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取同体积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取同体积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取同体积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A BC D解析:

6、Na2CO3水解程度大,溶液碱性强,正确;NaHCO3在溶液中加热不分解,错误;取同体积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正确;BaCl2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BaCO3沉淀,与NaHCO3不反应,正确;取同体积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均生成白色沉淀,错误。答案:B6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下图所示。(1)只根据图、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填装置序号)。(2)图、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与实验相比,实验的优点是_(填选项序号)。A比复杂B比

7、安全C比操作简便D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不行(3)若用实验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 (填化学式)。解析:(1)图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因为无论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均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与澄清石灰水作用变浑浊,故不可以;图可以鉴别,因为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不同,可根据气球膨胀程度来判断。(2)图、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实验的优点是可同时做对比实验。(3)试管B装入碳酸氢钠,试管A装入碳酸钠,这样直接加热的碳酸钠,温度高,不分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8、浑浊,而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分解,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表明了碳酸氢钠很不稳定。答案:(1)(2)2NaHCO3Na2CO3H2OCO2,CO2Ca(OH)2=CaCO3H2OD(3)NaHCO3三、Na2CO3与NaHCO3的综合实验探究7Na2CO3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某学生拟在实验室中制备并分析Na2CO3的纯度。实验一:Na2CO3制备:用50 mL 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O3,为防止通入的CO2过量而生成NaHCO3,他设计了如下步骤:()用25 mL 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小心煮沸溶液12 min;()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

9、5 mL)NaOH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1)按他的设计,第()步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A使用的试剂是_。装置B使用的试剂是_,作用是_。有人认为实验步骤()()的顺序可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你认为是否合理_(填“是”或“否”),理由是_。实验二:Na2CO3纯度的分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B中盛有10.0 g的Na2CO3样品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原容器中CO2含量可忽略不计,各装置内反应完全。实验室可供选择的试剂和药品还有Zn粒、浓H2SO4、CaCO3(s)、蒸馏水。(2)装置A锥形瓶内盛有_,装置A的作用是_。装置B分液漏斗中装有_。(3)若无装置C,实验结果将_(填“偏高”“偏低”

10、或“无影响”)。装置E的作用是_。(4)若实验后,装置D的质量增加3.96 g,则该Na2CO3样品的纯度为_。解析:(1)装置A是CO2的发生装置,用的药品是盐酸和CaCO3;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最好的试剂是饱和NaHCO3溶液;因为CO2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所以要先加热煮沸,除去溶解在水中的CO2,再使()中生成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纯净的Na2CO3。(2)装置A用于制取H2,用的药品是锌粒和稀硫酸,目的是把装置B产生的CO2都赶到装置D中被碱石灰吸收,使实验数据尽可能准确;装置B发生的是酸与Na2CO3生成CO2的反应,后面没有除杂装置,所以可用不挥发的稀硫酸

11、。(3)装置C用来吸收CO2中的水蒸气,若无此装置,装置D中的碱石灰不仅会吸收CO2还会吸收水蒸气,使测得的CO2的量偏高,导致Na2CO3的含量偏高;装置E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中,对实验造成误差。(4)装置D的质量增加3.96 g,增加的质量为Na2CO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根据转化关系知:Na2CO3CO2 106 44 m(Na2CO3) 3.96 g,解得m(Na2CO3)9.54 g,w(Na2CO3)100%95.4%。答案:(1)石灰石和稀盐酸饱和NaHCO3溶液吸收CO2气体中的HCl否若不先驱出溶液中溶解的CO2气体,步骤()加入的NaOH将有一部分与CO2反应,得到的Na2CO3不纯(2)Zn粒装置A中生成的H2推动装置B中的CO2气体,使装置B中的CO2气体全部被装置D中的碱石灰吸收稀硫酸(3)偏高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CO2等气体进入装置D中,使装置D中碱石灰的质量增加(4)95.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