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的若干思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44342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的若干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谈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的若干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谈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的若干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谈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的若干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谈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的若干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的若干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的若干思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谈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的若干思考 论文 关键词区域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 论文摘要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推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逐渐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这种嬗变,开启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著名行政学者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说: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按照韦伯斯特词典的解释,生态学是各种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JW别斯指出生态学这个词源于

2、希腊语oikos,意为房子或家, 经济 和经济学也有相同的词根,经济学和生态学有许多共同点,但生态学的含义更广泛。它涉及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全部相互关系。”1美国著名学者利格斯(FredWRiggs)1961年就提出了“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行政模式,开创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环境是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行政管理的改造对象,并为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条件。故此,我们应努力使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传统行政学历经了向 现代 公共管 理学 范式的重大转变。迈入21世纪,区域行政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生态环

3、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这种转变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 中国 公共管理面对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区域公共管理的挑战,处理好和解决好了系列区域公共性问题,和谐社会的 发展 愿景就不再遥远。”2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陈瑞莲认为,在我国有关区域公共管理(行政)研究的著述尚较为零散,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学者社群尚未成形。但是,在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内容。无疑,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学者说,“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首先弄懂它所使用的基本术语。

4、对于了解一种新的学术理论,弄清楚它所使用的新名词的正确含义,就尤为重要了”。3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其中“区域”和“公共管理”是其两个核心概念。一、“区域”概念众说纷纭及其公共管理视角的界分区域(region)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且相对性极强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分析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区域。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同,对于区域的界定就有所不同。在社会 科学 丛林中,最早研究区域的学科是地理学,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 自然 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牛津地理学词典中,“区域是指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单元,它以自然或人文特征而有别

5、于周围的地区”。4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埃德加M.胡佛说,“所有的定义都把区域概括为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分析”,“把区域作为一个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对于管理、计划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必须的。最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5 政治 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者对区域的解读,往往侧重从一种更为宏观视角来讨论区域的内涵和外延。米特尔曼提出三个不同层面“新区域主义”分类法:宏观区域主义、次区域主义和微观区域主义。在“区域”的多种释义中,可以看出:区域

6、有多种分类,系统性或整体性是区域的共同特征;区域的概念是相对的,可以依据不同视角有多种划分;区域是变化的,应以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它。实际上区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公认的定义。本文是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来进行研究,基于此视角,区域应如何界定?有学者认为:区域是“一个基于行政区划又超越于国家和行政区划的综合性概念”。6另外,从四个纬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要研究的“区域”做类型学上的分析:公共管理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地理区域和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区域”和“边缘区域”。7笔者以为,不论对“区域”进行怎样的界分,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看,区域实际上是按照公共物品为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是拥有相

7、同一领域或多领域公共物品的域场。在这里区域不是一个地理范畴而是一个以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公共利益)为标准形成的同质性域场,并不绝对与行政区划相一致。二、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范式的转变要讨论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的转变,首先要了解区域行政的发展背景、内涵等基础知识。区域行政问题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学者刘君德在他主持的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等论著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行政区经济”概念,并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我国的行政学界,宋月红在国内首次使用“区域行政”的概念,作者从行政区划、行政区域与区域行政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但这是一种狭义的

8、或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范畴。8陈瑞莲、张紧根在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一文中,正式提出广义的“区域行政”概念。9随着实践的推动和理论的发展,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在学界,最早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的刘锋和中山大学的陈瑞莲,二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论述。刘锋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10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和区域公共管理的典型代

9、表,她在此领域的论述,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内涵、理论支撑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前文已经界分了公共管理视阈中的“区域”。对于公共管理的概念,无论是对其内涵把握还是基本体系的构成,都还在探讨中。王乐夫教授认为,“所谓公共管理,即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的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11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公共管理主体着眼于社会 发展 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同时,它更多采取的是多元

10、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无庸讳言, 现代 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综上所述,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行政随着实践的需要,在治理范式上不断成熟的产物。笔者认为,所谓区域公共管理,即是指以区域政府组织和区域非政府组织为主的多元主体(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为了解决特定区域的 政治 、 经济 、社会或其它方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区域公共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区域公共管理之所以“应运而生”,从根本上说,区域公共管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 中国 现代化过程中

11、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或者说,除了实践的需要外,理论的发展和推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外,还有公民社会理论、现代治理、 网络 治理理论和善治等理论。公民社会,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或民间社会。关于公民社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公民社会定义。这些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和国家、经济与公民社会的三元结构。关于公民社会的结构要素,不同学者对其强调的重点不同。就中外学者取得的共识来看,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私人领域;二是志愿性社团;三是公共领域。除了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外,公民社会

12、还具有自己的基本价值原则,大体说来,这些基本的价值原则包括: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放性、法治原则。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从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治理”以来,“治理”概念被广泛使用。在治理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治理有失败的可能,为完善该理论,随后善治进入学者的视野。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有如下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区域善治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一个战略管理问题。 参考 文献 1理查德J斯

13、蒂尔曼二世.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126.2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M.北京:社会 科学 文献出版社,XX:(序言)1.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XX:1.4梅休.牛津地 理学 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XX:354.5胡佛,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20.6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XX,(3).7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XX:5-8.8宋月红.行政区划与当代中国行政区域、区域行政类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1999,(4).9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XX,(3).10刘锋.新时期公共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XX,(5).11王乐夫.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它J.政治学研究,XX,(3).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