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3.21.2 南方地区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731719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9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3.21.2 南方地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3.21.2 南方地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3.21.2 南方地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3.21.2 南方地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3.21.2 南方地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3.21.2 南方地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3.21.2 南方地区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专题二 南方地区,读南方地区位置和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山脉:a_,b_,e_,d_。 (2)地形区:A_,B_,C_, D_。 (3)河流:_,_,_。 (4)湖泊:_,_,_。,横断山脉,大巴山脉,武夷山脉,南岭,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长江,珠江,闽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读南方地区矿产、交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铁路干线:沪杭_湘赣_线; 黎湛-_线,_线,_线,_线, _线,襄渝-_线,宝成_线。 (2)港口城市:A_,B_,C_,D_。 (3)工业基地:甲_工业基地;乙_工业 基地。,浙赣,贵昆,南昆,京沪,

2、京九,京广,焦柳,川黔,成昆,上海,厦门,广州,北海,沪宁杭,珠江三角洲,1.位置与范围: (1)海陆位置:位于秦岭-淮河以南,_以东;东 部、南部临东海和南海。 (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_,北回归线穿过其南 部,_省全部位于热带。,青藏高原,亚热带,海南,2.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东部 _面积广大,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 (2)气候: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_, 冬季温和湿润。,平原、丘陵,高温多雨,(3)水文特征:河湖众多;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较 小;无结冰期。 (4)植被:_林、热带季雨林。 (5)资源:种类丰富,尤其是_资源在全国

3、占有 重要地位;常规能源短缺,但水能资源丰富。,亚热带常绿阔叶,有色金属,3.人文地理特征: (1)农业。 耕作业:_农业为主,一年两熟到三熟,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林果业:亚热带、热带的经济林木和水果。 养殖业:淡水养殖和桑蚕养殖。,水田,(2)交通运输。 水运发达:内河航线主要是_和京杭运河;上海和广州是我国主要的海港。 铁路网密集:铁路运输呈“两横六纵”分布。,长江、珠江,(3)工业。 长江沿江工业地带:以_工业基地为龙头。 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以_工业基地为核心。 西南地区综合性工业区(带):能源资源性工业占优势。,沪宁杭,珠江三角洲,1.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4、(1)气候条件优越,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条件优越。 (2)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网纵横,既灌溉便利,又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3)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经验丰富,生产水平高。,2.制约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有哪些? (1)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 (2)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黏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3)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制约农业发展。 (

5、4)平原地区因受季风气候不稳定的影响,洪涝灾害多发,影响农业生产。,3.南方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地形原因:南方地区低山丘陵面积广大,地势起伏较大。 (2)气候原因:年降水量大,且降水集中,强度较大,流水侵蚀作用强。 (3)人为原因:本区农业自然条件较好,但由于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大量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4.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经济损失为什么比黄土高原大? (1)南方低山丘陵区,人多地少,每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因此,同样单位面积流失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都比较大。 (2)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多为有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表层被冲蚀,石质裸

6、露,难以恢复。,(3)本区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会造成重大影响。,5.如何对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进行合理的开发? (1)开发价值评价。 南方低山丘陵在开发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问题。,(2)综合利用。 走立体农业的道路(丘陵、山地面积大,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生态系统脆弱);优势资源开发;生态建设(封山育林,推广生活用煤,炉灶技术革新,大办沼气池和营造速生薪炭林)。,【真题探源】 (2015浙江文综)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图1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

7、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材料二 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 (2)长江江苏段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利用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 (3)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若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思路点拨】,【答案】(1)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地势低平;旱涝灾害多发;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等。 (2)北 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运;用

8、水量较大,沿长江分布,用水便利;环境容量较大。 (3)变化:生产成本降低;配套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 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题组过关】 (2016洛阳高二检测)读我国南方某流域图,完成13题。,1.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河流的水量大 河流汛期较短,集中于夏季 含沙量较大 无结冰期 A. B. C. D.,2.该河流中上游地区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科技发达 水力资源丰富 煤炭资源丰富 A. B. C. D.,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不是因为( ) A.人口增加,经济

9、发展迅速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下降 D.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减少,【解析】1选C,2选B,3选D。第1题,图示为我国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河流的水量大;地处我国南部,纬度低,夏季风影响时间长,河流的汛期长;珠江多支流,流域面积广,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小。第2题,该区域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且水能资源丰富,但上游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煤炭资源相对短缺。第3题,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需水量大,且水资源污染严重,导致水资源短缺。,(2016吉林一中高二检测)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46题。,4.甲、乙两地所在

10、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5.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6.乙地所在的省份( ) A.是我国主要的柑橘、香蕉生产基地 B.是我国主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C.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 D.有京九铁路纵贯南北,【解析】4选D,5选A,6选B。第4题,根据表格中的经纬 度定位,结合海拔可以判断,甲为云贵高原,乙为洞庭湖 平原。第5题,结合前面分析,甲是云贵高原,乙是洞庭 湖平原,两地纬度位置相差不大,

11、海陆位置也相似,所以 纬度、海陆位置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D错。但是甲地 的海拔比乙地高出许多,是甲地夏季气温明显较低的主 要原因,故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A对。两地气候类型相,同,B错。第6题,乙是洞庭湖平原,位于湖南省,有京广铁路通过,不是京九铁路,D错。湖南有色金属矿丰富,是我国主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B对。香蕉是热带经济作物,A错。喀斯特地貌典型是云贵高原的特点,C错。,【加固训练】 (2016朝阳区模拟)如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阅读资料回答问题。,雅安素有“天漏”之称,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 (1)分析雅安“天漏”的形成原因。 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

12、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而言,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近年来,青衣江流域的草地、林地大面积恢复,裸露的深色土壤变为绿地。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青衣江流域地表植被变化对近地面气温的影响。,(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衣江的水文特征。,【解析】第(1)题,从该地的地形特征、水汽含量等角 度进行分析。受夏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且位于河流沿 岸,水汽丰富;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利 于抬升形成降水(或地形雨)。第(2)题,反射率前后的 变化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不同,进而影响到地面辐射量, 从而达到气温降低的效果。植被增加会导致地面反射 率增大,地面吸收

13、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地面升温幅度减,小,地面辐射减弱,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气温较之前低。第(3)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能、流量、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结冰期、含沙量等因素。,答案:(1)受夏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且位于河流沿岸,水汽丰富;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利于抬升形成降水(或地形雨)。 (2)植被增加会导致地面反射率增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地面升温幅度减小,地面辐射减弱,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气温较之前低。,(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地势起伏大,水能丰富;流经地区年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支流众多;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流水量(水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或夏汛)和年际变化;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河流无冰期;植被丰富,河流含沙量小。(答出任意5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