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1.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730774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1.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1.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1.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1.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1.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1.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11.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精析】 一、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环境问题中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区域地理特征综合作用的体现,是区域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自然资源及工业生产活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了解和研究各种环境问题,必须首先了解该区域的地理背景。在分析环境问题的影响和提出相关防御措施时,也要从整体性的原理出发。(2)不同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不同,也体现了区域差异性的特点。同样是生态破坏问题,黄土高原地区表现为水土流失,而西北地区则是荒漠化问题,这是因为两区域环境条件不同,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较多,且变率大,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而风力较大。即使同样存在水土流失问题,黄土

2、高原地区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具体成因、危害程度及治理措施也不相同。因此在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时,一定也要注意区域差异性特征。3.环境问题的解答思路(1)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应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入手,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是属于生态破坏还是环境污染,从而结合有关的知识分析判断该环境问题的特征以及在其他区域的分布等。(2)分析成因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而产生的,因此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3)分析后果与危害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回答问题时要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

3、。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回答问题时两方面都要分析到,不可偏颇。(4)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宣传、教育类的措施等,应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主要问题具体措施环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短缺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

4、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4.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影响方向主要影响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细微颗粒随风飘移,造成大气污染;垃圾分解,释放有害气体;垃圾填埋处理中逸出沼气;焚烧法处理时造成大气二次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垃圾倾倒污染水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缩减水面有效面积,降低排洪、灌溉能力;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渗滤液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风化、淋溶、径流侵蚀,破坏土壤生态环境;有害成分通过土壤在动植物体内积蓄,最终危及人体健康其他影响方面占用耕地,加剧耕地短缺;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有害废物危害人类健康5环境污染原因的分析方法(1)环境污染

5、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农业、生活污染;不同环境污染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要结合其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例如,产生赤潮的原因:沿海地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和过度海水养殖,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促使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适宜的水温、盐度等环境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繁殖;水体交换不良的港湾和沿岸海域容易发生赤潮。(2)同一环境污染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带来的危害也不相同。下面以我国的酸雨对长江南北危害程度不同为例进行比较:地区危害形成原因长江以南大降水多,有利于酸雨的形成;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土壤呈酸性,而大气中的灰尘也呈酸性,无法中和酸性气体长江以北小降水少,不利于酸雨的形成;地形

6、平坦,风力较强,利于酸性气体的扩;土壤呈碱性,大气中的灰尘也呈碱性,可以中和酸性气体6环境污染整治类试题的思维建模环境污染的成因有多种,但都是因为污染物的浓度与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而造成的,因此环境污染的整治应重点从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减少污染物的数量两方面着手。此外,再好的措施也需要人来实施,因此需要政府、公众的参与。二、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人类生存与其他物种生存的公平性;各国有权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持续性原则面对有限的地球面积和有限的地球承载力,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

7、内;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等共同性原则地方性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许多跨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全球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其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2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1)工业上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指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

8、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它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2)农业上发展生态农业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比较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提出背景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不同点关注重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定位减少

9、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强调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共同点根本目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要求都应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基本保障都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高考例析】(海南地理)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13题。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固定表土 减少径流 沉积泥沙 降低风速A B C D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

10、库放水方式是A 洪水期持续放水 B 枯水期持续放水C 洪水期集中放水 D 枯水期集中放水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 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 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 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1A 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故A正确。2D 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故排除A、C选项。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

11、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因此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 正确,B错误。3C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故C正确。【点睛】本题组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效果为背景,考查考生结合相关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小题易错选成C答案,需注意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素养提升】一、选择题(天成教育命题研究院2018年高考精准预测卷(一)丹麦矿产贫乏、森林丰富,工业城市卡伦堡最初是一个只有一座火电厂和一座炼油厂的深水不冻港,经过数年发展,企业门类和数量逐渐增多

12、。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主要企业间相互交换蒸汽、热水以及各种副产品或者“废料”,形成了“产业共生体系”。为保护大气环境,Asnacs热电厂(卡伦堡最大电厂)2017年夏天开始逐步改造,计划到2023年底,全部使用木片(木材下脚料和定向培育的木材)代替煤炭发电。下图为卡伦堡市产业共生体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发展初期,发电厂、炼油厂在卡伦堡集聚主要为了节省A 营销成本 B 土地成本 C 运输成本 D 设备成本2卡伦堡市产业生态园的突出特色是A 各产业均衡发展 B 资源跨行业流动 C 废弃物“零排放” D 高耗能产业集聚3推测Asnaes热电厂燃烧的木片将主要来自A 热带雨林一 B 温带落叶

13、阔叶林 C 亚寒带针叶林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1C 根据图示信息及文字材料,炼油厂可以为发电厂提供燃汽等,因此,两厂集聚可以减少中间运输环节,降低生产成本,选C。2B 卡伦堡市产业生态园将工业、农业靠产业联系起来,使资源在不同的行业间流动形成共生体系成为其突出特色,据此选B。该产业园根据产业联系规划并非均衡产业,各产业使用废弃材料或木片发电供应能源,但产业仍有废气等残留并非废弃物“零排放”,产业糅合农业等,不属于高耗能产业集聚. 3B Asnaes热电厂燃烧的木片将主要来自当地,当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选B。(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2017 年1

14、1 月23 日,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全生态无污染,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图为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景观图。完成45题。4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 发展的观念 B 公平的观念C 环境的观念 D 权利的观念5湖州桑基鱼塘作为一种人工湿地森林资源,目前其最大的经济功能是 ( )A 提供农副产品 B 航运C 提供水资源 D 保护生物多样性4C 环境的观念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利用当地的环境,因地制宜进行改造,发展经济,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观念,C对。发展的观念认为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公平的观念强调的是代际之间、地区之间、种群之间平等。权利的观念认为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发展、享受、利用资源的权力,该生产系统没有体现。A、B、D错。5A 湖州桑基鱼塘作为一种人工湿地森林资源,产品是桑叶、鱼等农副产品,目前其最大的经济功能是提供农副产品,C对。利用鱼塘养殖,不是提供水资源,A错。进行农业生产,不是航运,B错。目的是发展生产,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D错。(黑龙江省2018年高考模拟精编大考卷(九))下图是我国黑龙江某地的生产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该地的观光采摘活动持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