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通过制度手段完善地勘事业单位审计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25019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如何通过制度手段完善地勘事业单位审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如何通过制度手段完善地勘事业单位审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如何通过制度手段完善地勘事业单位审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如何通过制度手段完善地勘事业单位审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如何通过制度手段完善地勘事业单位审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如何通过制度手段完善地勘事业单位审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如何通过制度手段完善地勘事业单位审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论如何通过制度手段完善地勘事业单位审计地勘事业单位审计的主要工作是检查地勘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规范单位各项活动,加强单位财务管理。由于地勘事业单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国家财政资金,其收入和支出与国家的财产安全和整个社会的利益都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完善地勘事业单位的审计具有重要意义。二、地勘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完善地勘事业单位审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地勘事业单位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加强地勘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有利于国家财产的安全,能够保障社会利益;其次,在对

2、地勘事业单位审计工作进行完善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地勘单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管理水平,并为其它一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信息支持;最后,随着经济发展,地勘事业单位本身也已经具有了盈利性,这就容易导致内部一些腐败现象的产生,通过完善审计也能及时发现、抵制这些行为,净化单位环境,促进地勘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地勘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完善不管是对国家经济发展,还是对地勘事业单位本身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三、地勘事业单位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审计职能不明确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勘事业单位的审计职能也逐渐向服务型转变,但是在转变过程中仍然存在目标不明确,服务意识不强的现象

3、,对一些重点项目把握不准,导向性不强。审计过程中,虽然制定了具体的目标,但是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并未对目标进行分析,一些问题的审计流于形式,决策参考性不强。同时,部分地勘事业单位仍然停留在事后审计,较为关注发票、数据,现金的支出、挪用,有无财务作假现象等。此外,绩效审计不健全。随着我国财政体系的不断完善,绩效审计已经成为地勘事业单位审计的重要内容,但就目前而言,地勘事业单位的绩效审计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技术方面,地勘事业单位审计仍然沿用的是传统方法,对于一些新项目绩效审计还处在探索阶段,技术方法和程序都不规范;其次,在评价指标方面,一些指标并不适合地勘事业单位,从而给从业人员造成了困扰;最后,

4、在绩效审计结果的运用上,地勘事业单位还存在结果沟通不及时,责任追求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审计人员专业性有待提高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要求审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从业素质,加上信息化的发展,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会计从业知识,还需相关的审计知识、法律知识、解决、协调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计算机知识,但是目前地勘事业单位的审计人员呈现老龄化,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较为单一,无法促进现代审计工作的发展。审计制度不完善就目前而言,地勘事业单位与国家审计机关之间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关系,缺乏必要的制约手段。同时,地勘事业单位与下属单位之间的审计关系也没有明确的制约、管理条例。审计的相关法制法规已经无法满足地勘事业单位

5、的发展。四、制度手段完善地勘事业单位审计建立完整的审计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成为了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有效手段,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自身制度,更好的服务于政府的宏观调控。首先,要全面掌控地勘事业单位的审计过程,对审计的过程和最后的效果进行细致分析。同时,审计工作还要有所侧重,对一些重点项目要着重分析,做好导向功能;其次,要依据审计目标合理安排工作,增强决策的参考性,在依据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记录。再次,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审计工作应该向综合审计方向发展,兼顾管理、职能、高层以及事后的审计,真正发挥审计的职能。同时,完善地勘事

6、业单位绩效审计,采用较为先进的审计方法,如审阅法、访谈法、观察法、抽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在评价指标方面,考虑到地勘事业单位的工作特性,引入平衡积分卡,从多方面来进行绩效审计评价;在审计结果的运用上,要在完善责任制的基础上加强审计信息的沟通。最后,针对地勘事业单位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制度体系,明确地勘事业单位审计细则,规范审计操作。制定相关法规,明确地勘事业单位与下属单位审计之间的关系,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地勘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完善内控制度内部审计是地勘事业单位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地勘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的管理、监督。内部审计是相对于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而言的,

7、做好内部审计能更好的完善整个审计工作。从当前地勘事业单位审计来看,单位审计的内控能力不足,内控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要不断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明确内审工作职能;加强岗位设置,将职责落实到位;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欢迎复合型人才进入到审计工作中;提高审计评估的能力,充分利用好审计结果。通过完善的内控制度更好的促进地勘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发展。实行审前调查制度地勘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主要是对一些重点的审计项目进行监督,但是目前地勘事业单位審计侧重于事后审计,不能充分发挥监督的职能,因此应该建立完善的审前调查制度,更好的发挥审计在地勘事业单位中的监督作用。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审前调查方案,根据地勘事业单位的

8、工作特点,提前对一些重点项目进行了解,运用座谈法或是走访的方式,与地勘事业单位的监督部门、主管部门以及单位内部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多方面收集项目的相关信息,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好调查报告,认真分析报告内容,做好审前调查工作。完善以高科技为辅的制度手段信息化时代不仅对地勘事业单位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在不断改进地勘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当前,地勘事业单位的会计、财务、费用收支都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这就为开展以计算机为辅助的审计工作提供了条件。通过计算机辅助能够提高地勘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效率,利用计算机及时了解信息,采集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做好信息管理,同时利用计算机生成审计报告,不仅提高了审计的联盟效率还提高了审计的准确性。五、结束语地勘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不仅关乎地勘单位自身发展,也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要想完善审计工作,就要从地勘单位的实际出发,做好审前调查,内部控制,同时还要适应现代化要求,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