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项目技术方案(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17988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项目技术方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项目技术方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项目技术方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项目技术方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项目技术方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项目技术方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项目技术方案(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项目技术方案(2) 四、系统设计说明 整个营业部的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星形拓扑结构,各布线子系统可独立进入结构化布线系统,改变办公室内的任何布线子系统时不会影响其它子系统的运行。在用户增加电子设备终端时,也不会造成整个系统的改动,而只需在配线架上改动跳线即可实现。 设计方案:所有信息点全部采用五类信息模块和五类双绞线;布线系统灵活,语音信息点和数据信息点可灵活转换,所有信息点可支持100M的应用。 因为每个数据信息点距离主配线间不超过100米,故能

2、达到设计的要求。主配线间统一管理整个全部的信息点。考虑到信息点的数量、建设的成本及使用的灵活性,故数据信息点用PN2150PSE-24配线架端接。PN2150PSE-24配线架则美观整洁,适用于数据信息点的端接。 参见下图综合布线系统示意图 1)工作区子系统 此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等设备终端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主要包括一些跳线、软线等非有源器件。在此系统中采用AVAYAD8SA-原装超五类跳线。 针对大楼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方案中采用AVAYAD8SA-原装超五类跳线,共242个数据信息点,在方案中暂配置160条D8SA-跳线。 )水平区子系统 水平区子系统主要是指由配线架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根据E

3、iA/TIA-568标准规定,从配线架到信息插座间距离应小于或等于90米。在大楼设计中,每条平线根据各楼层楼的实际建筑面积及所提供各办公层的布局估算,再预留10%的余量。 全部数据信息点选用AVAYATechnologies1061C+004CSL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可提供155Mbps的传输速率,足以满足现在或今后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要求,同时能实现语音系统和数据系统的转换,每箱线305米。 按上述各楼层水平线平均距离估算,主配线间管理26条水平线,每条平均按58米估算,再预留10%的余量,共需6箱1061C+004CSL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 十二楼分配线间管理216条水平线,每条平均按60米估

4、算,再预留10%的余量,共需47箱1061C+004CSL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故整个办公楼信息点共需53箱1061C+004CSL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 全部信息插座采用AVAYATechnologiesMPS100BH-262超五类模块,并配以符合国家标准的86系列英式面板,信息点共242个,故模块需配置242个,则需配86系列英式双孔面板188块。 超五类产品系列可支持622Mbps的传输速率,能满足现时及今后高速网络及图像传输发展需要。 )垂直区子系统 垂直区子系统是联结每层楼的水平区子系统,所有水平区通过此结成一个网络整体,方案中IDF间引一条AVAYA6蕊室内多模光纤至MDF,共需45

5、米LGBC-006D室内光纤。 )管理区子系统 管理区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管理环节,至各楼层信息点的所有水平线端接于此,用户可以很方便地根据需要跳通相应的信息口供增加设备终端或作终端设备位置更换的需要。 主配线架同时管理数据信息点和语音信息点,因此采用AVAYA快接式PN2150PSE-24配线架端接,每个可端接24条双绞线。此配线架可安装于标准19机柜内,便于安装、使用及管理,而且美观,为了使跳线更加整洁,故为其配置MOD-TAP跳线整理器。 IDF端接216个信息点,需9个AVAYAPN2150PSE-24配线架,另外,IDF主干端接1条6蕊室内光纤需一个机柜式AVAYA600B2光纤配

6、线架和6只光纤藕合器,考虑连同网络设备等一起安装,需配置1个19开放式国产机柜。 MDF端接26个信息点,故需2个AVAYAPN2150PSE-24配线架。另外,MDF主干端接1条6蕊室内光纤需1个机柜式AVAYA600B2光纤配线架和6只光纤藕合器,考虑连同网络设备等一起安装,需配置1个42U国产机柜。 )设备间子系统 此系统主要由设备间的跳线电缆及相关硬件组成。它把各个公共系统的设备互连起来,如PBX、网络设备等与主配线架之间的连接。通常该子系统的设计与网络具体应用相关。 数据部份跳线采用AVAYAD8SA-3B原装超五类跳线,242个数据信息点需配置242条D8SA3B超五类网络连接线。

7、 五、配线间的选型及要求 根据LucentTechnologies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结合大楼实际情况,对配线架放置的地方提出一些要求。 配线间应符合以下要求: 1)所选定的配线间位置离最远信息点的距离不大于90米; )所选定的配线间位置应装有2个或以上220V,50A的电源插座; )所选定的配线间室温应保持在10至27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60%至80%; )所选定的配线间内所有设备应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分配线间应要有1m2空间; )所选定的配线间室内装修、空调设备系统和电气照明系统等安装应在装机前进行; )配线间应防止有害气体侵入,并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 )配线间应安装符合法规要求的消防系统,

8、装修用料最好为防火的材料; )配线间的位置应便于接地装置的安装; )配线间的一般照明,最低照度标准应为150lx2; 六、布线工程施工实施方案 由于*市外*局各办公室已装修并有间隔,而布线工程的工作区部分必须考虑连接至每一间隔,并不对外观产生太大的影响,故我司根据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我司多年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实施经验,作出以下施工的实施设计: 1水平部份主干设在走廊的天花上,利用空间较大的位置以镀锌线槽屏蔽安装。 垂直部份线槽通过井槽连接MDF、IDF。 进入房间后的线槽采用PVC线槽安装,并尽量安装在较隐蔽的地方并利用暗角安装。 每个位置的间隔尽量从一个不显眼的位置引入,部

9、分较难满足的地方,采用地上开槽的方法安装。 注意强弱电的物理分离。 底盒与用户及装修商商量,明装或暗装在间隔桌子的暗位。 第三章、网络设备 一、现况及需求 *市外*局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内、外网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来构建。主干1000M交换,桌面10/100M自适应交换。网络结构采用星型结构,即以主机房的中心交换机为中心,楼层交换机在12楼配线间堆叠后以光纤通路与中心交换机进行连接,形成两级的星型网络结构,由楼层交换机连接到桌面。 网络中心设在南楼主配线间; 网络中心交换机通过1000M端口连接各分配线间; 并且内外网完全物理隔离; 主配线间内网中心的交换机具有能提供=1个千兆及48个自适应10/

10、100M以太网接口,暂不要求支持3层路由交换; 内网中心的交换机具有能提供=1个千兆及24个自适应10/100M以太网接口。 各网络设备应选取扩展性能良好、配置合理、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的产品;不同品牌的网络设备间应有良好的兼容性。 二、网络设计方案 网络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为了满足用户内外网在物理上的分理,系统设计在网络中心机房安装一台CiscoWS-C4003交换机作为本系统的内网的中心交换机,在该台交换机上配置一块6口千兆光纤模块及一块48口以太网交换模块,提供共48个10/100M以太网接口、6个1000M光纤接口,采用1000BASE-SX多模光纤做主干连接。并网络中心机房安装一台C

11、iscoWS-C3524XL-EN交换机作为本系统的外网的中心交换机,在该台交换机上配置一块2个千兆接口及提供24个口10/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采用1000BASE-SX多模光纤做主干连接。 在12楼9台采用CiscoWS-C3524-XL-EN24口10/100兆交换机分别作为内网和外网的楼层交换机,该交换机具有堆叠能能,可支持8个交换机的背宽共享;内外网堆叠交换机组则可通过主干光纤分别与主机房的内外网中心交换机相连。 另外,为了使在外的移动用户拔入*市外*局中心服务器,按需要及根据权限获取资料,故为其配置一台Cisco2621远程接入服务器,提供远程接入的功能。在外网方面,利用用户原

12、有的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为用户提供访问外网的功能。以及,为了防止中心机房网络设备因电源的故障引起主机房网络设备损坏及设备数据丢失,故为主机房网络设备配置APCSU5000UXUPS,提供1小进在线式的保护。 根据用户要求配备CiscoWork网络管理软件、MicrosoftSQLServerXX的软件集成,让用户更有效地实行办公的自动化及进行网络的监察、配置。 如上所述,本网络方案能满足*外*局目前在网络方面的需求,并充分保证了将来网络扩展的需要。 三、网络的扩充 采用本方案,网络易于扩充。Catalyst4003采用的是模块式设计,增加模块数量可以提高网络容量。而本方案中采用的分层结构

13、也有利于网络扩展。 当中心交换机需要增加时,我们只需要购进中心交换机,并把它连进核心VLAN即可;当二层节点需要增加时,如果中心交换机上有空闲端口,则只需要扩充二层交换机即可,如果中心交换机上无空闲端口,则可在中心交换机增加一块扩展模块来连接新增加的二层交换机;如果需要增加用户节点,则只需要增加下层集线器或交换机。如果某一网段由于用户数可多发生拥塞,而可将该网段一分为二,增加一个二层交换机来分担负载,也可通过Channel技术将几个端口捆邦在一起与上层交换机相连接,从而成倍提高上连的速度而缓解网络拥塞。这样无论出现哪种情况,我们都不需要对网络结构进行修改,在保持原有网络系统的基础上轻松实现网络

14、扩展。 对于第二层节点,CiscoCatalyst3500系列提供了更大程度的可扩充性。CiscoCatalyst3500是可堆叠的交换机。目前我们可以通过多模光纤将几台CiscoCatalyst3500系列及CiscoCatalyst2900系列的交换机堆叠在一起。通过GigaStackGBIC技术,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将多达九个CiscoCatalyst3500系列及CiscoCatalyst2900系列的交换机堆叠在一起,其总线带宽达高达1Gbps;另外还可以通过CiscoCatalyst3508提供更高性能的堆叠。CiscoCatalyst3508共有八个千兆以太端口,10Gbps背版交换带宽,每秒七百五十万个包的交换能力。正如我们在方案中介绍的一样,我们可以将几台CiscoCatalyst3500通过千兆端口与Catalyst3508连接在一起,而再将Catalyst3508上的剩余端口利用EtherChannel技术捆维在一起与中心交换机相连接,这样便可极大提高网络的负载能力,两种堆叠的逻辑示意图如下所示: 单条菊花链式堆叠 星型连线堆叠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