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黄河水患频发与防治制度的变迁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714236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汉黄河水患频发与防治制度的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西汉黄河水患频发与防治制度的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西汉黄河水患频发与防治制度的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西汉黄河水患频发与防治制度的变迁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西汉黄河水患频发与防治制度的变迁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汉黄河水患频发与防治制度的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汉黄河水患频发与防治制度的变迁(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西汉黄河水患频发与防治制度的变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几千年来,它的安流或泛滥都深刻 影响 着中华文明的 发展 。从现有史料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有关黄河决溢的记载很少,除去人为决河,黄河 自然 决溢记载只有四次,一是周“定王五年河徙”1,二是晋出公二十二年“河绝于扈”2,三是魏襄王十年十月“河水溢酸枣郛”3。四是赵惠文王二十七年“河水出,大潦”4。西汉时期,黄河水患大量增加,笔者根据史记、两汉书统计,共有13次水患。东汉王景治河后至唐初五百余年间,据笔者统计,正

2、史、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等书明确记载是黄河下游水患的也有13次5。这13次黄河水患,小者河溢,大者河决,造成的灾难程度有别,但都没有使黄河河道大改道,黄河河床是比较安稳的。五百余年暴发13次水患,从频率上讲,逊于西汉时期,从造成的灾难上看,更是不及,没有西汉时期那么多的改道,可说黄河此时又归于“安流”。由此可见,西汉时期是黄河水患发生的一个频繁时期,规模巨大,影响深远。一方面,其间发生频率比春秋战国时期和东汉王景治河后至唐初五百余年间都高,另一方面,此时期发生的一些河决造成的灾难丝毫不亚于唐以后的各代河决。西汉黄河水患频发原因值得后世学者 研究 。 一、前人研究成果 许多前辈学者对黄河在西汉时

3、期频繁发生水患进行了探讨。主要有三种观点:1、有学者认为,秦和西汉 时代 ,由于推行“实关中”和“戍边郡”的移民政策,山陕峡谷流域和泾渭北洛上游二区从畜牧射猎为主变为以农耕为主,无计划的、盲目的乱垦滥垦,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从而给下游地区带来无穷的祸患。“西汉一代,尤其是武帝以后,黄河下游的决徙之患越闹越凶,正好与这一带的垦田迅速开辟,人口迅速增加相对应。”6后来有学者进一步指出,西汉在黄河方面曾经承受了前一时期的两份遗产:一是黄河下游河床明显地有所抬高,和岸上平地间的垂直距离已经不是很大;二是战国后期和秦代黄河中游的草原大量开垦成农田,促成输入黄河的泥沙增多7。2、有学者认为仅以黄河中游植被

4、的变化来解释这一现象显得有些牵强,而气候的异常波动与黄河水患有直接关系8。3、还有学者认为,黄河在汉代,决堤次数较前增多,尤其是在西汉中后期和东汉早期,主要是由于当时主河道的发育与治理不当造成的9。不可否认,三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引发黄河水患频繁的原因。但这三种观点并不完满,有些事实不能解释。我们发现武帝时期发生水患3至4次,成帝时期5次,其它时期最多不过1次,所以,武帝时期和成帝时期是西汉黄河水患发生的两个高潮期。按第一种观点所述,首先,山陕峡谷流域和泾渭北洛上游二区在武帝时期才开始大规模改变生产方式,则其后果应该在武帝以后显现更为合理;其次,武帝以后,这一带的垦田迅速开辟,

5、人口迅速增加相对应是事实,但黄河下游的决徙之患却不是越闹越凶,只是在成帝时期频繁发生而已。气候异常也不能作为黄河水患的直接原因。王子今先生考察,自汉武帝时代起,已逐渐多见关于气候严寒的 历史 记录,公元前年至公元年这年间,有关严寒致灾的记载更为集中,东汉晚期,气候更是急剧转冷10。于希贤先生研究,距今2100多年前,我国逐步进入一个灾变时期,其高潮是公元2年到57年间11。这说明气候波动从西汉中后期一直延长到东汉,高潮期是两汉之际。所以事实上两汉时期的气候波动时间不是作者所认为的和黄河水患发生的时间大致吻合。治理不当的观点也值得商榷。西汉时代的六次治河,其中有两次施工技术达到了当时最高水平。治

6、河效果也很明显,武帝元光三年堵口,就使得黄河中下游八十年没有大的水患。诱发水灾的原因很多,黄河本身泥沙的不断堆积、黄河中游生产方式的变化使泥沙增加和西汉时期气候的异常波动都可能独自或共同使黄河暴发水灾,但即使这三个条件都同时成立,黄河也不一定就会暴发发水灾,因为它们既不是使黄河水灾成立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如果在这三个条件下政府能够组织人力对河道进行治理,采取防洪措施,提高抗洪标准,黄河就不一定会暴发水灾。新 中国 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各种水患防治制度的实施,使得黄河在近几十年来一直处于比较安定的状态,就是水患需要制度防治的极好证明。笔者不揣冒昧,认为要解释西汉时期黄河水灾频发原因还需从

7、当时政府的防治制度入手,挖掘出当时 社会 没有防治住水患的原因,故提出以下浅见,敬请方家指正。 二、西汉黄河水患防治制度变迁 先秦时期黄河水患虽不严重,但当时还是建立了粗略的水患防治制度。在黄河没有设立人工堤岸之前,黄河泛滥容易使两岸庄稼受害,人民受苦。当人们意识到黄河能养育两岸人民也会给人民带来灾难后,逐渐组织起来,在黄河两岸修建人工堤岸,防止水患的发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饱受水患之苦的劳动人民已经在黄河两岸开始大规模筑起堤岸。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决通堤防”12,在对河道疏通的同时也加固了堤岸,这些治理都有效地减少了水患的发生。西汉时期是我国第一个强盛的大一统封建盛世,有能力集中全国的人员

8、、物质防治黄河水患,所以,西汉黄河水患防治制度具有与先秦时期不同的特点,更具有效果。西汉初期政府并不重视黄河水患的防治,一直到文帝十二年,黄河凌汛造成东郡决口,政府才征发东郡卒堵塞,拉开了西汉黄河防治的序幕。随着黄河水患的渐次发生,政府逐步建立起一套防治制度。西汉黄河水患防治制度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创新阶段。文帝时期黄河决口的堵塞的意义只是宣布了西汉政府治理黄河的开始,其他意义并不大。这项工程规模小,仅征发当地的卒就已足够堵塞住决口,与先秦时期的工程相比并无多少进步之处。先秦时期黄河属于各诸侯国分段管辖,其水患防治制度受当时社会环境限制。西汉时期,黄河属于整个帝国统一管理,如果还实行

9、先秦时期的分段管理制度,“以邻为壑”的悲剧还会在濒河郡国重演。所以,西汉时期的防治制度必须创新才能更加有效。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制度开始于武帝时期。武帝时期黄河至少发生了三次水患,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效率的水患防治制度的出现成为必然。武帝时期共有两次大型治河行动。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武帝元光三年“河决於瓠子,东南注钜野,通於淮、泗。於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此次治河不成功后,武帝准备派人重新堵塞,但遭到了丞相田蚡等人的阻挠,由于各种原因13,致使瓠子决口泛滥了二十多年。到元封二年,武帝下定决心堵塞瓠子决口,派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武帝还自临决河,湛白马玉璧,令群臣

10、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寘决河。当时,东郡烧草,薪柴少,于是改用淇园之竹以为揵,取得良好效果,决口堵住了。通过文帝和武帝时期的治河,我们发现当时防治制度的特点是:第一、工程的负责人属临时性差遣,其本职工作与治水无关。武帝元光三年治河的负责人为汲黯和郑当时。据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下,元光三年时汲黯任主爵都尉,郑当时为詹事。主爵都尉掌列侯,詹事掌皇后、太子家,本来与治水无关,是临时性从长安派往治河工地的。武帝元封二年领导堵塞瓠子决口的汲仁、郭昌也同样属于临时差遣的。据藤田胜久先生 分析 ,汲仁为汲黯之弟,元鼎五年汲黯死后列为九卿,数年后从事此工程;郭昌原以校尉从大将军,元封二年秋以将军率巴蜀之兵平西南

11、夷,因此郭昌应是以校尉或将军的身份临时受命负责治水工程14。第二、劳动者主要由卒组成,显示出军事土木工程的特色。 三次堵口的劳动者至少两次是卒15。秦汉时期,“卒”是指征集自兵役或力役中的平民16。用卒劳动有什么益处呢?藤田胜久先生认为:“早在战国时代,军队即已拥有军事土木工程的技术及组织形态。其工程 内容 有构筑城郭、修筑长城、挖掘堑壕、建设道路、营造池陂等,为汉代水利事业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技术准备。水工是隶属于军队的水利技术者,从事水利土木工程的技术指导。因此从战国时代到前汉,军队的存在具有对付黄河溃决之非常期的作用。况且军队实施工程具有一定的机动性,可以不受每年农忙期的制约,工程区域也无

12、一定的限定,劳动力的来源也正好是正卒。战国时代的军事土木工程和大规模的黄河治水工程在形态上的相似,表明后者乃是前者的扩展,是由平时的军事土木工程向非常时的黄河治水工程的转换。”17可能正是因为卒军事劳动的专业化,几次黄河堵口、修堤都很成功,当元光三年换成徒堵塞时,就出现堤再次决坏的情况。 用卒治河的制度在以后得到继承。宣帝时期、成帝时期和东汉明帝时期治河的劳动者都是卒。第三、大型治河行动都由中央政府组织。除文帝时是由当地政府东郡组织外,武帝时两次都是由中央政府组织的。这种中央政府防治制度的确立与地方防治效率不高有关。武帝元光三年治河失败后,中央政府曾因各种因素没有再次组织治河。史记卷三十平准书

13、:“初,先是往十余岁河决观,梁楚之地固已数困,而缘河之郡隄塞河,辄决坏,费不可胜计。”说明地方政府在这段时期曾经多次组织治河,但效果并不好,耗费也大。直到元封二年由中央政府组织才治河成功。以后的几次大水灾也是由国家出面治理才得以成功。地方政府不能很好完成治河工程,是因为治河工程是公共工程,需要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国家组织治理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治理成本,几万人就可以堵塞决口了。如果地方政府治理,即使浪费资财不可胜计,还是不易治理成功。中国当时的农业生产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在这种经营方式下,所耕种的土地是少量的、小块的,因而所能积累的资金有限。但任何一个水利工程或水利设施的受益者不是一家一户,

14、而是几千几万家农户,乃至几个县、几个州或郡,几个省区,其所需资金和所需人工物料等都是十分巨大的。这不是一家一户的农户之间的联合所能筹措的。而政府作为权力机构,可以运用强有力的政权进行统一筹划,这样就可以节约成本。 、均衡阶段。 由于文帝、武帝时期,特别是武帝时期水患防治制度的创立,昭帝、宣帝和元帝享受了制度带来的效益,黄河在此时期不过决口一两次。制度在此时还有了改进,更便于防治水灾。昭帝时期既没有发生过黄河决溢,也不见由政府治河的记载,故实不知昭帝时期是否继承了武帝时期的治河制度。但宣帝以后确实将武帝时期的创新继承和发展下来,使得治河制度达到高效,水患很少发生,治河制度进入均衡阶段。从 文献

15、中可以发现,文帝时期、武帝时期和成帝时期治河仅仅是堵塞决口,工程期限短,完工后没有维修和保养河堤的记载。宣帝时郭昌穿渠则是未雨绸缪的行动,是对黄河堤岸进行维修和保养的开始。宣帝地节年间,“光禄大夫郭昌使行河。北曲三所水流之势皆邪直贝丘县。恐水盛,堤防不能禁,乃各更穿渠,直东,经东郡界中,不令北曲。渠通利,百姓安之。”18郭昌以光禄大夫身份主持清河郡穿渠工作。光禄大夫属光禄勋,掌议论,本应与领导治水工程无关,单从本身职务来看,也是临时差遣。但临时差遣其实已经蕴含着制度化。郭昌曾经以校尉或将军身分临时差遣治河,其为光禄大夫时仍被派去穿渠,可见当时政府是非常注重治水经验的。3、僵滞阶段。西汉水利官署

16、一直在演变。太常、大司农、少府、内史、主爵中尉等都设有主管“陂池灌溉,保守河渠”的都水长丞19。汉武帝时,以都水官多,置左右使者各一人20。但还没有专管黄河水利的衙署。据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成帝建始四年派遣河堤使者王延世治河。这是“河堤使者”官名在史籍中的第一次出现。按当时派遣此官前去治河,则此官名至少在这以前就已出现。在成帝时期,还出现了“河堤都尉”21官名,说明当时已经建立了一套防止黄河水患的人事制度。但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才领导,再好的制度都起不了效果。完全依靠制度,制度的僵滞有时会反过来起负面影响。成帝时期,黄河水患制度开始出现僵滞,不能有效防治水患。此阶段制度僵滞有三个原因:一是工程负责人人依经办事,僵化理解河道治理。武帝开始,“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