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中日两国文化中“道”的异同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664383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窥中日两国文化中“道”的异同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管窥中日两国文化中“道”的异同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管窥中日两国文化中“道”的异同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管窥中日两国文化中“道”的异同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管窥中日两国文化中“道”的异同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窥中日两国文化中“道”的异同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窥中日两国文化中“道”的异同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管窥中日两国文化中“道”的异同研究【摘要】一国或民族的文化,是该国或民族为人处世的潜意识表现,体现为心理惯性和行为习惯。因而人和国家的行为,也是其文化的反映。这两种惯性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一家或民族的发展,甚至是命运。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文化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各个历史阶段表现迥异,可谓文化使然。对此,可从“道”的体现窥知一斑。【关键词】中国日本民族文化“道”中日文化中,“道”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两国对“道”的理解及其于各个历史时期的体现均不尽相同。中国文

2、化之“道”中国文化之“道”大概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主张无为,凡事顺其自然,不可勉强,但求水到渠成,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代表。第二种,以鬼谷子为代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力量,提倡“有为”之“道”,主张以捭阖之道格物、驭人、成事。第三种,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儒家文化,为中国的主流文化,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提倡“可为”或“应为”之道。由此可见,中国文化之精髓,在于以“小道”求“大道”,并处理好各“小道”之间、“小道”与“大道”之间的关系,使之协调发展。缘因“小道”使人强盛,强盛致人效法;“大道”使人持久,使人完善。“小道”,指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态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养

3、成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悯之各项修为,胸怀求道的大志,养成并保持高尚的品德,以仁义的心境待人,精湛的技艺做事,不勉强追求名誉、利益、权力,而使各项修为均符合“道”,协调发展,方能求得大道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目标。提倡求道过程中要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对个人而言,小道,指驭物之道,求技之首,成事之道。对国家而言,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求得小道,并使各方面符合道,协调发展,方能求得大道,获得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而言,指人类应有之道。大道的精髓,在于世间的道义,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事物的内在逻辑性。日本文化之“道”古代日本文化主要是是学习、吸收中国文化,所以代表性

4、文化,均以道命名。第一,武士道。写作武士道的作者新渡户稻造认为,武士道是日本的道德体系或宗教,武士道的源泉,来自于孔孟之道及王阳明之学说,主张义、勇、仁、礼、诚、荣誉、忠、克制及复仇等。第二,神道。“日本人迷信他们的国家是世界无比的国家,他们的皇室是世界无比的统治者,他们的民族是世界优秀的神选民族。”“日本的国体是万邦无比的模范国体,无论到什么时候都决不会有人来破坏国体的。日本国体的精华就是古来的神道,日本国家的权力就是神道唯一信仰的表现。天皇就是最高的神的表现。爱神,敬神,皈依于神。以神表现的力量就是天皇的大权。”第三,茶道、花道等。茶道,与普通的喝茶不同,是一种召开“茶会”以规定的步骤煮茶

5、、以固定的仪式品茶,可谓煮茶、品茶的一种艺术;或曰修炼、体现主人与客人之间和、静、清、寂境界的一种交往方式。花道,以供花、立花等方式来插花、赏花的一种艺术,亦可谓通过插花、赏花、送花来洗礼审美意识、享受生活的一种的方式。中日之“道”的异同古代中国人从出生到死亡,均是在阅读或感受百家姓、三字经、四书五经以及诸子百家之以小道求大道的文化氛围。日本人则是在武士道、神道、茶道、花道中履行使命。近代,中国失去了道,在西方列强的侵略、蹂躏中挣扎。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在中国文化“格物”、“致事”之道的基础上,学习吸收了西方的精确“格物”、“致事”之道,逐渐“脱亚入欧”,步入经济强国的行列。到了现代,中国从失

6、足走向得道,在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中浴火重生;日本得小道,在现代化国家的队列中勉力前行。中国文化从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秦朝时的“尊儒”,汉朝时的“尊儒立官”,三国时期董仲舒创立的公羊学,宋朝的“独尊儒术”、明朝时汇编永乐大典、清朝的科举制度和后来的“洋务运动”、民国时期的“五四运动”,乃至改革开放等,均表现了中国的求道史。日本文化经绳文文化与弥生文化的“混血”,形成本土文化,后经大化革新吸收中国隋唐文化,明治维新学习西欧文化,到二战后学习美国文化的三大文化吸收期,形成现代日本文化。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虽然产生诸多问题:环境受到污染,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问题,物欲横流、有道德沦丧之虞等,可以说

7、是我们理应付出的代价。但这种代价是牺牲自己的相应权利,而不是以掠夺或影响别国为动机。日本文化中“道”虽也有“当为”、“应为”的观念,明治维新之前尚处于学习、消化“道”的期间;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学习、借鉴西方文化。时值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处于鼎盛时期,自由、民主、契约以及各种新型制度不但使人类迅速进步,自然科学方面的各种发明创新使物质财富得到极大的丰富,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美国等国的殖民主义掠夺给这些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这些掠夺案例和带来的巨大利益诱使日本学习西方的小道发展工业,振兴科学技术,全面提高军事实力,放弃了大道发动了侵华战争、对东南亚国家的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等“背道”行径。

8、其“背道”有二:一是违背道义,二是未认清日本其时的自身力量和国际环境。二战后,内外部环境迫使日本再次回到学习欧美的“小道”上,始有其第二经济大国的成就。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学习、效仿圣人、完人、君子为最高目标。“闻鸡起舞”、“悬梁锥股”,均为养成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悯之修为的最高目标;“朝闻道,夕死可也”,对名誉、利益、权力,均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淡泊名利,古来多有文人甚至对“铜臭”极度厌恶;对感情,提倡“发乎情,止乎礼”;对人际关系,主张“仁以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关代表人物为仁人;孔子、孟子;仁君:唐太宗,清康熙;义士:岳飞、关羽、文天祥;智者:诸葛亮、孙子、张良。他们均是

9、中国千百年来效法、模仿的对象。古代到近代,所受的教育、文化熏陶也主要是这些人的品行、思想。对名誉,日本人常有一种羞耻压在他们头顶,古代日本人可为之杀人和自杀,如历史上浅野候因吉良候使其失礼而砍伤了他的额头,最后不得不自杀。即便到了今天,日本人对二战的侵略行为拒不认罪,除政治因素的原因外,日本人视名誉超过生命,是其心理惯性。当今日本社会,加班是受公司重视的表现,而不加班的男人为不至于被邻居轻视,也尽量喝酒到很晚才回家,也可作其佐证。对欲望的发泄,日本人从明治维新以前的禁欲,发展到近现代的纵欲。对权力,自古以来,日本社会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人人均为“出世”而“一生悬命”地奋斗,数度发动的对朝鲜战争

10、、对华战争,更是其掠夺资源、争取国际权力的表现。日本学习中国之道,注重某方面的精确,忽略了“大道”。带来的好处体现在生产、制造上的精益求精,生产的产品高质量、低成本、高环保,因而创造了一些世界名牌。带来的问题是忽略了大的发展方向,导致一些大的问题,如参拜靖国神社、不承认发动侵略战争,导致亚洲国家不宽恕日本,日本也为此问题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不能解脱。综观两国之“道”可知,中国虽然不精小道,却未丧失大道;日本精于小道,却未获得大道。中国人强调“实现”,为可为之事,做应做之举,以期水到渠成达成“实现”之目的;日本人更愿意“强求”,为实现目标,要“一生悬命”地奋斗。中日之“道”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国与

11、国关系,最能体现一国文化,尤其是经济行为和参与或发动的战争,是国家行为的表现,最能反映文化积淀。中国历史上参与的外部战争,从结果上看,无论胜负,均未占领、掠夺他国,亦未强制推行自身制度或价值观。与此相对,西方国家所发动的战争,其目的不外乎强力推行其价值观,争夺资源或为了地缘政治利益。由此可知,中国史,可谓求“道”史。西方史则是追名、逐利、纵欲、争权的自我满足史,自诩得道、强求他人效法其道的历史。前者乃为求得自身及人类之大道,找到自身及人类发展的正确之途、完美之道;后者则是只顾自身发展及满足。就人类长远发展而言,两者相判,优劣历然。尽管如此,日本在看到西方国家这些掠夺案例及其获得的巨大利益,在明

12、治维新以后开始学习、吸收西方文化,并效法西方做法。因此,近现代日本文化,反映了西方文化,对朝鲜的侵略战争、日中甲午战争、对华侵略战争、对东南亚国家的侵略战争、对美国的太平洋战争等均是其例证。中日两国文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告诉我们,但凡一个人、国家或民族,应有远大理想,在此远大理想指导下为可为之事,行应行之道,尽力提高自身素质或综合国力,切勿勉力而为,万勿强力而为。前者可带来良好结果:提高个人素质,使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顺利甚至高速发展、可持续发展,亦可获得他人、他国的尊敬、仰慕或效法;反之,欲速则不达,甚至带来灾难性后果。(中国编辑整理。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