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设计色彩教学中“意象色彩”训练的必要性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662437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论设计色彩教学中“意象色彩”训练的必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简论设计色彩教学中“意象色彩”训练的必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简论设计色彩教学中“意象色彩”训练的必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简论设计色彩教学中“意象色彩”训练的必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简论设计色彩教学中“意象色彩”训练的必要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论设计色彩教学中“意象色彩”训练的必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论设计色彩教学中“意象色彩”训练的必要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简论设计色彩教学中“意象色彩”训练的必要性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设计色彩教学的实践思考,指出了意象色彩在当代艺术院校教育中的作用和文化价值,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完善色彩教学体系,以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意象 色彩 设计“意象”之词源于中国,中国的文字源于象形文字,本身有图像的含义。“意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上,这里有“书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说法,意思是当语言无法表达思想时,可以用形象来表达。“象”是对“意”的补充,“象”既包含了自然物象,同时也

2、涵盖了精神的“想象”。“意象”是寓“意”之“象”,是“意”与“象”这彼此生发的两个方面的融合。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最早让“象”变成熔铸了内在情思的“意象”,首先在艺术中建构了“言意象”三者的关系。“象”的介入突破了语言的围城,它把文字从纯粹的指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中国古典的色彩体系里,色彩有着丰富的意蕴,不仅仅是自然的固有色,也并非是西方研究的色彩的物理现象,而指向“象”的层面。色彩的意象是艺术家用色彩创造出的心物相契、情景交融、虚实统一的色彩运用体系。设计色彩教学中尤其应将意象色彩训练移至重要位置,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艺术发展趋势的需要现代主义以前,色彩都是作为整体的要素之一呈现的

3、,它和形式、结构、材质等其他质料组成一个整体。色彩与其他要素的分离始于绘画的实验。19世纪的绘画,由于绘画材料和社会阶层趣味的变化,绘画题材从室内光发展为外光,色彩摆脱和超越了素描的地位而成为画面的主要因素。印象派把色彩从形的约束下解放出来,而后出现了野兽派、立体派、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达达主义、大色域等艺术流派。20世纪对于语言学的开拓,极大地开拓了艺术的空间。色彩不再是从属的地位,而成为传达观念和情感的独立要素。阿恩海姆曾说:“说到表情的作用,色彩却又胜过一筹,那落日的余晖以及地中海的碧蓝色彩所传达的表情,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都望尘莫及的。”艺术设计改变了人们的视觉习

4、惯,现代主义图像的狂欢创造了全新的样式,艺术和日常生活的融合,催生了更为激进的设计形式的创造。绘画和设计相互影响,发展出了新的形式和空间。在一定意义上说,现代主义艺术构成了当代设计的重要基础。信息技术和消费的异化,导致后现代艺术的出现,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视觉思维、消费图景和空间系统。大众文化、传统、地域性重新回到艺术的视野,更加多元和区域化,人们生活在多重的时空中。色彩呈现出弥漫碎片化的状态,都市里的广告、媒体、建筑、字体如万花筒,分离、破碎、解构、不连续、混乱、混置,意义含混而丰富,自然和消费的图景纠缠,所有的图像成为“图像的图像”。但是每一种视觉形式的产生,都有自己的文化思维传统。我们今天

5、的艺术和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成的。正是由于这样的背景,我们的设计色彩课程训练除了继承现代主义的设计色彩体系外,同时还应该把带有东方美学的“意象色彩”训练带入到色彩教学体系中。二、是建立东方美学影响下色彩教学体系的需要意象是东方特有的思维模式下的视觉经验。东方的思维区别于西方的二元论,意象既不是具象的简单抽象,也不是抽象意识下的具象,它是一种东方哲学体系下的视觉思维方式,讲求气韵骨法,追求意境。与西方绘画色彩学相对照,传统的中国色彩可以称之为“象”的色彩学,同时将色彩作为哲学的“想象”意义上来使用。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古代中国哲人将色彩归类为五种,即青、赤、黄、白、黑五色。这五种色彩和自然界、

6、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有密切关联,在伦理道德上它代表仁、礼、信、义、智;在个人情感上它代表五态,即怒、喜、思、忧、恐;在五行上代表木、火、土、金、水以及五方、五音、五味、五谷、五虫,等等。古人将色彩通过这样的系统,将天地自然宇宙万物都进行有序组织,从而赋予色彩以广泛的社会象征意义。中国意象色彩,是主体的“意”对于“象”的言说,倾向于对宇宙本体“道”的观照,讲究色彩的观念性、象征性和精神性,意象色彩系统的形成受儒家、道家、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形成多样化的形式语言。在当代设计的东方美学中,我们可以方便地转译这个过程。通过分析日本设计师和建筑师的作品,以及中国的书法作品和园林建筑,建立对于意象思维的认识

7、,强调观者的感受在色彩上的发挥,从主观表达出发去观察、认识将要表现的对象。西方科学的色彩体系发展起来的现代西方绘画中渗透了东方色彩观念,所以意象色彩的研究既延续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在观念性、象征性和精神性的传达方面又与当代艺术和当代设计的思想和追求相契合。三、是提高设计作品意象传达的需要设计作品的意象,一方面是指设计师运用设计观念创造出来的心物相契、虚实统一、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形象;另一方面是指在设计的初期和建成的终期,设计师心物交融的艺术表象和观者在其中体验情景交融的景象。任何艺术创作都讲求在形式美中蕴藏意象。中国的戏剧脸谱、民间年画、剪纸等,其形态和色彩象征着人类的生命律动和心灵祈

8、盼。在艺术设计中,像广告、服装、陶艺、环境艺术等的设计,也都有以寓象征意义作为创作的出发点,而所有作品中的象征意义,莫不有赖于色彩的烘托。建筑设计师哈迪德用极暖色和极冷色的色彩强对比,给一家日本餐厅的室内设计带来了崭新而奇幻的意象。火与冰是自然界的两极,设计师利用了这两个对立的因素,把室内餐饮和闲坐部分分成了两个奇妙的世界火与冰的两个世界。底层的室内呈冷灰调子,材料用玻璃和金属,餐桌的形状犹如尖利的碎片在空间中穿行。在楼层的室内,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出现了熔炉般的视觉环境。熔炉的火焰急旋着鲜明的红色、黄色和橘黄色火焰,四周餐桌、餐椅被炉火映得通红,形体上东倒西歪,仿佛被烤焦了一般。哈迪德利

9、用在自然中的对火和冰的体验,把产生的观念和意象映射到设计中,还原了火和冰的意象,从而也使餐厅这一正常的日常环境变成了一个略为陌生的场所,从而引发观者文化意义层面的联想。在设计基础色彩教学中,色彩不再简单是一个视觉上的符号再现,而涉及到触觉、听觉、嗅觉等多重的感知经验。教师必须取材求简、象征求富,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寓无穷、永恒的意象联想。这是教学的主导思想和创作实践的前提条件。设计色彩已经使学生初步涉及设计思维的训练,整个课堂是开放的,对于氛围、场、空间和社会以及日常生活都有所涉及。培养他们对于生活的敏感和独立性,善于思考,设计色彩课程为设计创造性思维开启一片广阔的视野。 四、是加强学生表达主观

10、感受和驾驭色彩能力的需要 运用色彩,表达意象,这是设计色彩教学的高级阶段,也称为创意表达阶段。在色彩训练过程中,学生在感知了色彩属性的基础上,理解每一块色彩都有自己的精神意象,和谐的色彩搭配组合更带来明确而深刻的色彩意象。马蒂斯曾说,“色彩问题不是量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的问题。”选择色彩、组织色彩的过程不是各种色彩要素罗列,而是根据个人感受和表达意象进行的一个有控制的选择。色彩搭配所产生的最终的艺术效果,是对生活的感悟,是观念和色彩意象及形态之间的完美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将色彩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色彩或浪漫、快乐、古典、动感色彩等,分别找出各色彩意象的色彩配比关系。首先从色相上

11、归纳用色区域,根据意象表达需要,再做明度、纯度上的相应调整。赋予对象以情绪、感觉和个人经验,还可以从传统、神话、宗教感情以及神秘体验中,寻找自己有感觉的色彩。学生从写生感知色彩,理性归纳概括色彩,再到主观整合色彩,表达意象,再创造新的色彩语系,从而完成一个由浅入深、由客观到主观、由再现到表现的过程。随着色彩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对色彩本质及色彩规律的认知能力、组织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能够充分地运用色彩语言表达个人感受,表达设计思想。通过意象色彩教学的训练,认识意象色彩在当代艺术院校教育中的作用和文化价值,认识意象色彩教学训练的重要性,对于设计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开启了一片广阔视野;对于完善色彩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注释:(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强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XX.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XX.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