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661937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论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简论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简论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简论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简论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论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论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简论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摘要: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改革开放30多年中,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其中企业的倒闭大多是因为企业资金链断裂,这不能引起人的深思。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财务风险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财务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

2、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和类别有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一、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筹资风险1.筹资风险主要内容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的可变性。企业在筹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中无不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企业为了取得更

3、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得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2.筹资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1) 思想观念转变不够。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的筹资渠道由过去的单一渠道发展为多渠道的方式之后, 许多企业对筹资风险认识不够, 片面地认为只要能够借到钱, 企业就会有前途。因此, 盲目贷款、争上项目的

4、现象在过去几年中较普通地存在于企业之中, 使企业负债急剧上升。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 我国许多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约为75%-80% ,其中三分之一左右企业的负债率实际已达到或者超过100% , 成为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2) 经营利润的不确定性。由于市场经济中包含着大量的不可控因素, 如市场需求变化、原材料供应问题、投资项目投产后的生产能力如何等, 使得企业未来经营利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3) 借入资金利息率的不确定性。根据财务杠杆原理, 在企业投资利润水平一定的情况下, 借入资金利息率的上升, 必然会减少企业的财务杠杆利益, 如果借入资金的利息超过投资利润率, 不但不能带来财务杠杆收益

5、, 反而会抵减企业主权资本收益。另外, 从资金成本角度看, 利息率的上升, 会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成本, 使本来可行的投资项目变为不可行了。影响借入资金利息率变动的因素有银行利率、其他投资收益率的变化、通货膨胀、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等。二、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投资风险1.投资风险主要内容投资风险是指企业未来投资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市投资风险来源于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各方面因素的变动,从项目投资开始,到投资资金全部收回或项目报废为止;从购买股票、债券开始,到股票再次脱手或收回债券本息为止的整个过程,企业要承受各类风险。概括起来,它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指全局性事件发生

6、难以预料的变动,从而引起投资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它是某一投资领域内所有投资者都将共同面临的、影响所有投资对象的风险,是无法回避的风险。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和市场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指只影响某一特定企业或某项目资产,使得其收益发生变动的可能性,非系统性风险包括公司员工罢工、新产品研发失败、失去重要合同等。2.投资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1) 投资决策方面的风险。如企业对于未来投资项目(方案) 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失真、滞后, 以及决策者能力低, 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等。在这种情况下所作出的投资决策漏洞百出, 风险必然也大。(2) 项目实施建设

7、阶段的风险。如资金来源没有落实, 建筑材料、机器设备供应不及时, 会拖延工期; 施工技术力量无保障, 使项目达不到设计质量要求; 或决策时依据的投资环境、经济信息已发生了变化, 使项目已变为不可行等。(3) 项目投产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这类风险主要来自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的价格的不肯定性, 特别是在竞争条件下, 使企业供产销不能肯定; 也有来自成本方面的各因素, 如原材料的供应和价格、工人和机器设备的生产率、功率费用等, 都有不肯定的因素; 还有来自生产技术方面, 如设备事故、产品质量等; 此外, 企业在供产销过程中: 运输、仓储、包装等都可能受外部影响, 特别是经济不景气、通货膨胀等, 以上

8、这些都使企业的利润和利润率不肯定而产生风险。三、企业在经营中的资金回收风险1.资金回收风险主要内容企业的销售分为现销和赊销两种方式, 现销是售货和收款同时进行的, 因此不存在资金回收的风险。但在市场供大于求状况下, 厂家商家为了多销快销, 往往采用同客户签订购销合同。先将商品提供给用户使用, 然后再由用户按合同规定的方式、规定的期限付款。这种信用式的购销方法就是赊销。赊销的优点是: 一方面能使消费者尽快用上想用的商品; 另一方面在客观上有利于刺激需求, 促进经济的发展。缺点是: 增加了资金回收的风险。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把国有企业及其他企业一律推向市场,公平竞争,信用工具作

9、为搞活流通、繁荣市场的润滑剂,已为企业广泛使用。这一方面促进了企业的业务开展,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资金回收风险,使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2.资金回收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在资金营运方面,我国企业在流动资金等方面的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一些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在应收账款管理中,企业普遍存在只注重销售业绩,忽视应收账款的控

10、制状况。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四、企业的收益分配风险1.收益分配风险主要内容收益分配是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按国家规定的分配顺序, 分别用于扩大积累、弥补亏损、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之后对投资者进行的分配。收益分配的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2.收益分配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不合理可能影响企业

11、发展的风险。收益分配的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 是决定所有者投入资产和企业经营者与职工开展经营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所以, 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必须尊重市场竞争规律的要求, 为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进行必要的积累。企业留用利润, 用于发展生产, 反映企业的积累能力, 其数额必须与企业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大小和所实现的经济利益的高低相适应。否则, 企业将缺乏应付经营风险的能力, 导致信誉下降, 筹资能力减弱, 企业投资发展也将受到阻碍, 最终将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另外, 企业对税后留利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安排不当, 也是造成收益分配风险的重要原因。如果积累的比例过大, 职工和一部分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得不到实惠, 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 这样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影响企业生产发展; 如果消费的比例过大,积累能力削弱, 不能提高企业自我发展和承受风险的能力, 将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这样, 虽然职工和一部分投资者近期得到了实惠, 但却难以为继, 实际上将损害他们的长远利益。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