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 内环境限时练(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29634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 内环境限时练(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 内环境限时练(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 内环境限时练(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 内环境限时练(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 内环境限时练(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 内环境限时练(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 内环境限时练(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内环境说明:A、B卷合在一起计100分;C卷“挑战题”是附加题目、计20-50分。A卷 基础题(必做)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人体小肠壁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A血浆B淋巴C组织液D血液2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实例的是()A小强将酸奶饮入胃中B病人点滴生理盐水C氧气进入红细胞内D洗澡时耳中进水3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生活的内环境是()A血液和组织液B组织液和淋巴C淋巴和血液D血浆4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组织液增多B机体中细胞外液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血浆浓度升高会引起其渗透压升

2、高D组织液与细胞内液成分的差异主要由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决定5如图表示人体不同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位于图中的cBc中的水可来自组织液、淋巴和消化道等C图中a处的CO2浓度最高D组织细胞的代谢废物大部分经b进入c6下列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人体血浆的pH通常是7.357.45C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液是红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细胞外液约占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

3、内环境D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8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似于淋巴B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D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9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B人体内环境的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调节的结果D人体体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始终可以维持在37 左右10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中可

4、以直接合成大量的血浆蛋白B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C肝脏中的葡萄糖浓度一定高于D淋巴细胞可与或者直接进行物质交换11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A碳酸氢钠B碳酸C三磷酸腺苷D钾离子12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的组织细胞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人的血浆pH7,主要是由于血浆中有HCO和HPOC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要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共同完成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赖于蛋白质1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淋巴液和血浆中

5、都有淋巴细胞无机盐与蛋白质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葡萄糖、胰岛素等ABCD14下图为人体体液流动交换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b、c依次为消化液、血浆、尿液Ba、b、c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尿液Cb、c、d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Db、c、d依次为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15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C人体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D人体内细胞通

6、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6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3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增大D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丙液减少17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内环境是指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B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保持相对稳定状态C人类疾病的产生都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的结果D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18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稳定状态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

7、础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的平衡ABCD19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B白蛋白减少,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C白蛋白减少,O2运输能力减弱D白蛋白增多,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20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食物残渣形

8、成粪便排出体外21下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浓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0.5 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稳定能力的强弱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ABCD22.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

9、液pH的相对稳定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ABCD23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有些刚被救出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C幸存者体内因严重缺水,体内渗透压升高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2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肝脏细胞生活的环境是

10、组织液和细胞内液,其都属于内环境B任何生物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C人体表皮细胞直接与外界接触,但不能直接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D口服药物进入胃就进入了内环境25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A细胞液B主要组成成分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B卷拓展题(必做)(除标注外,每空5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6(10分)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下列标号所示结构或物质的名称:_、_、_、_、_、_、_。(2)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填

11、标号)。(3)我国前几年发现多例头部浮肿的“大头娃娃”,他们的主食是蛋白质含量极低的劣质奶粉。其头部浮肿的主要原因是上图中_的液体增多所致。27(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1下表为人体体液与海水中几种离子的含量比例(其中将人体体液中Na含量作为100,其他离子比例就可以计算出来):离子NaKCa2Mg2Cl海水1003.603.9012.10181.00人体体液1006.803.100.70129.00材料2血浆是红细胞生存的内环境,血浆中化学成分非常复杂,血浆的理化性质会直接影响到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如果将红细胞置于高渗盐溶液(如1.5% NaCl溶液)中,红细胞失水而发生皱缩。如果

12、将红细胞置于低渗盐溶液(如0.6% NaCl溶液)中,则引起红细胞膨胀;当盐溶液浓度降到0.4%时,则引起溶血现象。(1)从表中可以看出人体体液中浓度最高的两种离子是_,其作用是_。(2)材料2中“血浆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指_。(3)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会发生溶血现象吗?为什么?_。28(10分)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_(生理过程)。(2)CO2进入红细胞后,HCO数量_。根据细胞特点和HCO的含量,可推测HCO进入血浆的方式为_,这表明细胞膜具有_性。(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_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最后扩散到_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4)由于红细胞内_被消耗和_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细胞。29(10分)英国老年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脑梗死病人脑中有新生神经元存在,这为治疗包括脑梗死在内的脑猝死提供了可能。请回答下列问题:(1)脑部神经元的直接生活环境是_,血管阻塞使相关部位的内环境中化学组成和_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神经元代谢_,最终导致细胞坏死,由此可知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