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劝学 学案(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20052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劝学 学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劝学 学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劝学 学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劝学 学案(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劝学 学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劝学 学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劝学 学案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舟楫j 中绳zhn 跂而望矣qB就砺l 驽马n 参省乎己xnC衣帛y 槁暴p 金石可镂luD须臾y 跬步ku 锲而不舍q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中:合乎B金就砺则利 就:靠近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断绝D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致:达到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的“水”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

2、绝江河A一狼洞其中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春风又绿江南岸 D渔人甚异之5“而”作为一个常用的连词,可以表示各种关系:A,并列关系;B转折关系;C,修饰关系;D,顺承关系;E,因果关系;F,假设关系;G,递进关系。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而”分别表示什么关系?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 )6在我国古代,知名学者都重视读书学习,不少人通过自己的文章勉励人们读书学习。下面是散见于古代的文章典籍中的几条

3、劝学名言,请将横线上的空缺部分补全。(1)玉不琢,不成器;,。(礼记学记)(2),老大徒伤悲。(汉代乐府长歌行)(3),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4)黑发不知勤学早,。(唐代颜真卿劝学)(5)业精于勤,毁于随。(唐代韩愈进学解)二、语段精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

4、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兴:兴起B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得:获得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舍:停止 D用心一也 用:使用8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相同的一项是( )A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C其印为予群众所得 D子何恃而往9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喻证法 对比法 B喻证法 例证法C引证法 喻证法 D类比法 例证法10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等三句从正面说明了学习的过程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B“故不积跬步”等两句从反面说明学习中的积累的重要性。C“骐骥一跃”等四句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学

5、习要有刻苦的精神。D“蚓无爪牙之利”等句说明了学习要有专心致志的态度。三、迁移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

6、,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国语 周语上)注:巫:神巫,国王身边的重要官员。壅:堵塞。决:疏浚。瞽:盲乐师。史:史官。师:乐师。箴:一种有劝诫意义的韵文。瞍:眼中无瞳子的乐师。矇:眼中有瞳子而不能见物的盲人。耆、艾:这里指国君的师傅和老臣。原隰:原,指平原;隰,指低下潮湿之地。衍沃:衍,指平坦的低地;沃,指有河流灌溉之地。阜:增多。彘:地名。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诽谤B吾能弭谤矣,乃不敢

7、言 弭:消除、阻止C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导:通畅D是以事行而不悖 悖:违背事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词义没有区别的一项是( )A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B近臣尽规,亲戚补察C而后王斟酌焉 D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13下列各句中的“所以”与例句中的“所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A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4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地记述了西周后期周厉王为政暴虐,用残酷手段堵塞人民的言路,镇压人民的反抗,最终被人民推翻的史实。

8、B全文形式上围绕一个“谏”字展开记述,实际上重点是在叙事。C通过本文的记述,表现了召公的政治远见。 D本文揭露了厉王残暴、腐朽而又虚弱的反动本质。附参考答案:1B(A,中:音zhn;C,衣:音y;D,锲:音qi)2C(绝:横渡) 3D(A,有又;B,生性;C,知智)4A(A和例句加点的字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水:游水;洞:打洞。B是名词作状语,C是使动用法,D是意动用法)5C D F A B E G6(1)人不学 不知道(2)少壮不努力(3)非学无以广才(4)白首方悔读书迟(5)荒于嬉 行成于思7D(用:因为)8B(B和例句都是定语后置句,A是判断句,C是被动句,D是宾语前置句)9A10C(说明

9、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11A(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错)12C(A,至,动词,于,介词,可不译;B,古代包括父母和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都称为亲戚;D,宣言,扬言,今天是一个名词)13D(D项和例句的“所以”表示方法、工具,可译为“用来的办法”,其他的都表示原因)14B(本文形式上是在叙事,实际上重点是在记言)附迁移迁移阅读材料参考译文: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虐的政令啦!”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者,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于是人们都不敢随便说话,在路上相遇,也只能以眼神示意。周厉王颇为得意,告诉召公说:“我

10、能制止毁谤啦,老百姓再也不敢吭声了。”邵公回答说:“你这样做只能堵住人们的嘴。可是阻塞老百姓的嘴,比阻塞河水还严重。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因而治水者只能开通水道而加以疏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乐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年长的师傅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理。老百姓有口,就象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象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通过嘴巴表达出来,朝廷以为行得通的就照着实行,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同的人能有多少呢?”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