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材内容说明 (新版)冀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19222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材内容说明 (新版)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6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材内容说明 (新版)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6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材内容说明 (新版)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材内容说明 (新版)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20以内的加法》教材内容说明 (新版)冀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以内的加法教材内容说明(一)单元教育目标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在操作、尝试的过程中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2、使学生经历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整理加法表的过程,清晰表述自己的想法。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算法,获得成功的乐趣,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二)教材编写说明本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法、认识了1120各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安排四个知识块: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连加、整理与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数的运算”的核心知识点。因为多位数的加法都要分解为不同数上的20以内加法,所以学会2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

2、法,正确熟练地口算,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本要求。本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设计,充分体现本套教材“在解决问题中学数学”的鲜明特点。首先选择学生喜欢的、能够理解的事例,并以“情境十问题”的方式呈现,再列出算式,自主尝试计算,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算法的同时,重点使学生掌握“凑十”的方法。本单元安排6课时,具体安排和内容编排如下:知识点课时内容素材与活动不进位加法1课时十加几、十几加几1.摆小棒学习十加几2.盒中有12个花皮球,盒外有73个进位加法第1课时9加几9只白鹅3只黄鹅图第2课时8加几盒中8块月饼,外面5块 月饼第3课时7加几、6加几河边动物情景图连加1课时连加3群小鹿图整理与复

3、习l课时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同桌合作情境不进位加法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活动一是“摆一摆,算一算”。提出“先摆出1捆,再摆出几根”的操作要求,在学生摆小棒、列式计算的活动中学习十加几。这是一个开放的活动,学生摆出的单根根数不一样,就可以写出不同的十加几的算式。活动二,教材呈现了“盒子中有12个花皮球,盒子外面有3个花皮球”的情境,在解决“一共有多少个花皮球”的问题中,列出算式123,学习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讲,没有太大困难,因为,十加几是在数的组成基础上学习的,十几加几,就是10以内的加法计算。课堂活动中,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主动学习中掌握知识,学

4、会计算。如,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后,要让学生充分交流不同做法,并列出不同算式计算。活动二,首先让学生观察情景图,知道盒子中有12个花皮球,盒子外面有3个花皮球的数学信息,再提出“一共有多少个花皮球”的问题。师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尝试计算,交流时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如,从12接着数13、14、15;还有的学生可能会这样想,2加3等于5,10加5等于15。出现上述不同算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知道计算123,先算235,再算10515,最简单。进位加法第1课时,9加几。教材首先呈现了形态可爱的一群鹅,其中,有9只白鹅,3只黄鹅,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鹅”。在学生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列出

5、93的算式后,兔博士说“用花片摆一摆,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兔博士的指导语有两层意义,一是让学生自己用花片摆一摆,算一算;二是交流自己的算法。教材呈现了不同的算法,重点介绍“凑十”法。本节课是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第一节课,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方法。第一,把9个花片和3个花片合起来数,是12个;第二,从9个花片接着数10、11、12;第三,从3个花片中拿出1个,先把9个花片凑成10个。其中, “凑十”的方法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课堂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出现丫丫的算法,教师要参与交流,并重点讲解93用“凑十法计算的思考过程。“凑十”的分解式,不要求学生书写,可在教师讲解时边说思考过程边画。第2课时,8

6、加几。教材选择月饼这个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呈现“盒子中装着8块月饼,盒子外面有5块月饼”的情景图,列出算式85,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教材给出了“8凑成10”和“5凑成10”两种“凑十”的方法。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与9加几有两点不同,第一,加的数“5”比较特殊,目的是介绍是把5凑成10的方法。第二,没有操作要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这节课学习的重点是掌握“凑十”法,知道当一个数是5时,也可以把“5凑成10”。课堂活动中,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方法,教师要注意用鼓励性的评价引导,把5凑成10的方法学生没有出现,教师要参与交流和讲解。使学生了解计算85,既可以把8凑成十再算,也可以把5凑成十再

7、算。“凑十”的分解式,不要求学生书写,可在教师讲解时边说思考过程边画。第3课时,7加几、6加几。教材呈现了一幅美丽的小河边情境图,图中有小鸭,小兔、鸽子、小鱼。设计了“提问题,并解答”的数学活动,结合解答简单问题学习7加几、6加几的计算。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9、8加几,并初步掌握了“凑十”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通过9、8加几的学习,已经掌握基本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重点是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问并解答,同时学习有关计算。课堂活动中,首先让学生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鼓励学生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列式计算。除教材给出的两个问题外,学生还可能提出其他问题,同一个问题的计

8、算方法也可能不一样,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凑十”的基本方法是“拆小数凑大数”。连加教材第一次安排连加的内容,呈现了一组长颈鹿、驯鹿、梅花鹿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图,其中长颈鹿3只、驯鹿5只、梅花鹿7只,提出了“一共有多少只鹿”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教材出现了学生不同的分步计算的方法,以及丫丫的连加算式,让学生认识连加。这节课的内容,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鹿”的问题,学生可以用已有的知识分步计算,写出连加算式是本节学习的重点。课堂活动中,要在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础上,介绍连加,并学习运算的顺序。如,亮亮先算3710,求出长颈鹿和梅花鹿一共有

9、10只,再用10515,求出一共有1 5只鹿。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先算长颈鹿的只数加上梅花鹿的只数,再加驯鹿的只数,可以用一个连加算式表示出来:37515。列出连加算式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计算过程说说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么。整理与复习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教材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给出书中同伴合作整理的图和部分完成的表格,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20以内进位加法的知识梳理。课堂活动中,指导小组同学先看一看书中同伴是怎样整理的,然后小组内分工合作,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整理在表中,最后,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并通过比较和交流,发现加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规

10、律,如,横着看第一排,92、83、74结果都等于11 。(三)目标评价建议目标1的评价。一方面通过课堂活动进行,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考查学生能否根据自己的经验解决问题,了解学生能否理解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完成课本练习的情况考查。教师还可以自己设计与本单元内容一致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考查。目标2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活动考查。要给学生交流各自算法的机会,考查学生能否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和发现的问题清晰地表达出来。目标3的评价。主要通过数学学习过程来进行。重点考查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是否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是否有与同伴分享学习结果的愿望和兴趣,感受到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