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强夯处理在机场-公路岩溶地基中的应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85898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强夯处理在机场-公路岩溶地基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强夯处理在机场-公路岩溶地基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强夯处理在机场-公路岩溶地基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强夯处理在机场-公路岩溶地基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强夯处理在机场-公路岩溶地基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强夯处理在机场-公路岩溶地基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强夯处理在机场-公路岩溶地基中的应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谈强夯处理在机场公路岩溶地基中的应用摘要:通过工程实例,结合岩溶地质条件下不同类型地貌单元的特点,分析了强夯地基处理方式的处理效果与正确应用,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 参考 。关键词:岩溶地质;溶洞与漏斗;石芽处理;强夯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岩溶地质。由于其发育分布 规律 比较复杂,且多伴有岩溶水,所以对工程的危害很大。但由于岩溶的形态多样,在施工过程中,处治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对于建(构)筑物地基,一般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处理;但在公路、机场等大型土石方

2、填筑工程中,采用强夯处理方式,技术、 经济 效果更加显著。 编辑。文章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强夯在岩溶地质条件下的应用,以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1岩溶地质的分布、形态岩溶地质的分布岩溶地质在 中国 范围内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华南和西南,其次是长江中、下游的华中区。岩溶地质的主要形态及不同形态下存在的施工问题岩溶地质的主要形态分为以下几类:(1)溶沟、溶槽、石芽和石林。由于地表凹凸不平,易于出现填料碾压时,因石芽顶抬,凹处不易压实,形成填筑体强度不均。(2)漏斗、落水洞、竖井。多具有直径小、深度大的特点,容易形成填筑体下部处理不密实。(3)溶洞、暗沟、岩溶谷地、天生桥:顶板安全问题突出,容易发生顶板

3、坍塌。(4)溶蚀洼地:洼地底部多呈锅底形,多有较厚充填物,开挖工程量大,但冲填体软弱,地耐力差。2岩溶地质对公路、机场等大型土石方工程的危害岩溶地质由于岩溶作用,主要表现为岩体呈孔洞结构。其主要危害表现为:(1)溶洞顶板坍塌引起填筑体局部下沉和破坏(如溶洞、暗沟、岩溶谷地、天生桥)。(2)反复泉与间歇泉浸泡路(道)基基底,引起路(道)基沉陷、坍塌或冒浆。(3)由于孔洞的存在,突然性的地下涌水冲毁路(道)基等。强夯处理岩溶地质实例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概况云南某机场,处于云南省境内自西北向东南递降地势的第二大阶梯上。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m2800m之间,原地面大部分地形呈波状起伏,表现为丘陵、略

4、有起伏溶蚀平原和冲洪积平原。施工区域内主要出露为古生代的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受气候、岩性、构造等因素控制,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主要的类型为岩溶地貌,宏观上表现为不稳定洞体、不规则型态的洼地和岩溶漏斗。石芽区的强夯处理在岩溶地质条件下,石芽地形的存在相当普遍,由于石芽分布密集,地面崎岖不平,且石芽底部多数充填红黏土及次生红黏土,压实非常困难,成为土石方填筑压实的一大难题。处理方案及选定处理方案一:一般的处理方式为先进行石芽爆破,使地基表面较为平整后,再分层回填压实。但对于该机场项目,由于处理范围大,明显不经济。处理方案二:结合现场石芽分布密度、石芽高度,采用不爆破石芽,直接填石强夯处理。存在的问题是

5、,石芽处可能存在压实不密。采用直接强夯处理的条件及分析(1)根据填筑体设计标高,石芽顶部普遍尚有10m以上厚度的回填层,对石芽地基不进行爆破,也不会对上部地基的均匀性造成影响。(2)由于场区内石芽普遍高度不大于3m,通过4m左右的分层回填,可保证回填土覆盖石芽顶度厚度不小于1m,能够保证采用强夯进行处理。(3)如果石芽处不爆破直接碾压,可能会出现由于石芽顶抬而造成的压实不密。但如果采用强夯夯实的方法,根据强夯处理地基影响深度及侧向挤压力扩散原理,可保证全场压实度要求。 强夯参数设计 采用3000KN、m能级强夯进行处理,夯点间距,正方形布点,分两遍完成,单点击数1012击,最后两击平均夯沉是8

6、cm。夯后检测效果分析夯后的检测结果表明:夯点下的石芽被击碎,而石芽间的回填土被夯实后。满足了压实度的要求。岩溶洞体的强夯处理设计不稳定岩溶洞体的地基处理设计,对于不同区域(道槽区及其影响区、土面区),不同埋藏深度、充填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本次仅以道槽区及其影响区为例进行说明。 编辑。埋深小于2m的洞体处理设计埋深小于2m时,洞体处理采用清爆换填法。即清除洞体表面覆盖层后,对其顶板进行爆破破碎,首先消除顶板坍塌可能。然后清除全部破碎物、充填物后,分层回填块碎石,进行强夯加固。分层回填时,块碎石堆填虚铺厚度为,强夯采用能级,点夯正方形布置,分两遍完成,单点击数1012击,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

7、5cm。满夯采用能级。d4搭接布置,单点击数35击,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5cm。埋深大于2m的洞体处理设计洞体埋深较大时,对顶板爆破后、清除换填方式明显不够 经济 。分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处理。(1)未充填或半充填类型的洞体处理。埋藏较深,洞体呈未充填或半弃填类型的洞体。仅对表层处理,不能解决可能出现的、顶板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塌陷问题,故施工中首先对洞体采用高压泵站充填低标号混凝土,保证洞体充填密实并对洞体内原有充填物有一定胶结、加固效果后,再进行表层强夯处理。表层强夯能级的确定根据洞体埋藏深度不同,对于埋深在2m8m的洞体,采用级单击夯击能量;对于埋深大于8m的洞体,采用级单击夯击能量。(2)充

8、填类型的洞体处理。埋藏较深且为充填类型的洞体,主要采用垫层强夯法进行处理。根据埋深不同,对于埋深在2m8m的洞体,采用级单击夯击能量进行处理:对于埋深大于8m的洞体,采用级单击夯击能量。强夯处理的范围按D+2H考虑(其中,H为顶板埋藏深度,D为洞体直径)。(3)设计参数。洞体埋深在2m 洞体埋深在H8m,垫层厚度均设计为,强夯采用能级,点夯正方形布置,分两遍完成,单点击数1012击,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10cm。满夯采用1000kNm能级,d4搭接布置,单点击数35击,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5cm。施工关键垫层填筑前,必须首先对地基表层的草皮、树根、植物土等有机物进行彻底清除,对清爆后的破碎物、充填

9、物进行彻底清除。填料粒径要求不大于80cm,不均匀系数Cu5,曲率系数Cu=1-3,含泥量不超过7。岩溶漏斗、岩溶洼地和地面塌陷处理设计与岩溶洞体的处理不同,岩溶漏斗、岩溶洼地和地面塌陷的处理,主要是对原有充填物的加固处理,即根据充填物厚度的不同,进行不同能级的填石强夯处理。块碎石铺填厚度,按中心厚度按控制。当充填物厚度H5m时,采用级单击夯击能量进行强夯;当充填物厚度5mm时,采用级单击夯击能量进行强夯。各能级强夯均按点夯45m正方形布置,分两遍完成,单点击数1012击,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3000kNan按8cm控制;按10cm控制。满夯均采用能级,d4搭接布置,单点击数35击,最后两击平

10、均夯沉量5cm。处理效果(1)通过重型动力触探、波速测试、地基承载力等试验,各项处理要求均满足设计要求。(2)该处理方法已在该机场多个试验标段试验成功,通过施工检验监测。结合课题研究成果,确认处理效果良好。(3)目前飞行区土石方施工标段已接近尾声,全部强夯处理在施工中正式展开应用。效果良好。4结束语根据本案例,结合该公司近年来在西南地区其他项目岩溶地质强夯处理经验,强夯地基处理方式作为一种施工操作简单易行、造价低廉的地基处理方式,完全可以满足公路、机场等大型土石方地基处理要求,能够实现经济可靠的处理效果。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