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农民画发展的思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86104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当代农民画发展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当代农民画发展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当代农民画发展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当代农民画发展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当代农民画发展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当代农民画发展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当代农民画发展的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谈当代农民画发展的思考上世纪50年代,农民画悄然兴起。至今50多个年头过去了,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科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已不再只是面对黄土背朝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植根于农村的农民画将如何发展,应该引起我们新的思考。一、农民和农民画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的提倡,使农民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进入其他行业工作;农业科学的发展改变了

2、传统的生产方式,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放下了裤腿,穿上了西装,使用起了现代化工具。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的概念已逐渐改变。从文化艺术层面上讲,农民更适宜与牧民、渔民、工人、服务业人员等组成一个新的大群体与文化艺术精英群相对应的“次文化群”。农民画,大多是指农民画的画。这些没有经过专业艺术训练的民间艺术家,基于对生活的感触,有了一些绘画的爱好和用绘画表达情感的愿望,于是就产生了农民画。所以,农民画是朴素的、原生态的、民间味十足的群众艺术。农民画这一概念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末,它的基础是民间美术。民间美术涉及建筑、家具、工具、器物、壁画、服饰等各种生活领域,形式多样,有着悠久而光辉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

3、组成部分,这一文化的创造者多数是普通的民间艺人。农民画从民间美术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为中国美术的大家庭增添了新成员,也为农村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画属于民间美术,它从传统的建筑画、家具画、壁画及雕刻中演变而来,借用装饰、剪纸、刺绣、印染等多种民间艺术手法,反映农村的生活生产和风俗人情。农民画简单的艺术理念,直白的造型追求,随意的透视和结构表现,响亮、浓重的装饰色彩,充分体现了其民间美术的根本特性。农民画是内容至上的美术。无论从作者的美术素养和思维习惯出发,还是从文化机构的辅导倾向看,农村面貌,生活、生产场景和国家经济、政策对农村生活的影响是农民画永恒的主题。对农民画来说,“画

4、什么”远比“画成怎样”重要。目前,农民画得到了多方的关注,文化机构的积极参与、专业美术教师的辅导等,使农民画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但要认识到,内容始终是农民画表现的重心。农民画的发展有一定的被动性。农民画从一产生就多多少少受到艺术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影响,特别是在其向产业化发展、举步走向世界的今天,农民画仍离不开专业人士的指导。这些指导,是农民画发展的根本保证。二、走农民画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城市中艺术精英创作的现代绘画成为少数人的艺术,而创造适合农民欣赏要求的世俗美术是美术整体发展的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需要。新农村文化建设和中国美协农民画大展等给农民画的振兴和发展带来了希望。加强对农民画的关注度

5、,使农民画发展走一条适合其现状的、有特色的新路,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成立农民画创作的组织领导机构,组建一支热心于农民画创作的队伍,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重点培养一批创作带头人,是农民画发展的基础。分散在各乡村的农民画作者往往是独立的,其创作也是自娱自乐的。农民画要形成气候,取得发展,各地方必须要有一只“领头羊”,比如成立一些诸如“农民画研究会”之类的组织领导机构,专门进行农民画研究,引领其发展方向,组织培训辅导,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农民画创作活动。组织者首先要让尽可能多的民间美术爱好者投身到农民画创作中来,让那些对农民画有兴趣又有闲暇时间的农村妇女离开麻将桌和电视机,将身心投入到绘画中来,激发

6、其创作的热情和动力;让那些有一定绘画特长的民间油漆匠、雕刻师、刺绣工和剪纸爱好者,成为创作队伍中的骨干力量,让他们积极地带动其他作者开展创作活动,更好地推动农民画的发展。组织者还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为作者提供创作的便利,经常性地开展辅导、交流、研讨和展览活动,让农民画作者从创作中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从而增强其创作的信心和动力。一定的指导和辅导是农民画发展的保证。农民画的指导和辅导必须从“农民”这一特质出发,必须从农民画的特质出发,必须从美的原则出发。1.农民画的指导和辅导必须从“农民”这一特质出发充分发挥农民艺术家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思想的自由性,避免纯粹的灌输教学。金山农民画的优秀辅导者

7、吴彤章说:“辅导老师首先应该肯定他们的瓶里装着极好的酒,然后想方设法把瓶盖子打开,让酒痛痛快快倒出来,而无需把自己的酒灌到他们的瓶里。”辅导者要找到打开瓶盖子的方法,一是要了解农民的生活、情感、审美趣味、审美习惯和审美理想,懂得他们的艺术语言。二是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农民艺术家的不同个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说自己的话,把话说得更清楚、更美。2.农民画的指导和辅导必须从农民画本身的特质出发农民性是农民画的本质特性,它包含了农村、农业、农民三方面要素,体现在朴素性、原生性、民间性、地域性四个特性中。从农民画的特质出发进行指导和辅导,首先,要在农民画天真、质朴、原生态的艺术特色中寻找审美情趣

8、。农民画作者一般只考虑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而很少有对时间、空间、逻辑、透视的思考,其实他们也确实不具备美术专业的思维方式和操作能力。但正是这样的随意发挥,给了他们相当大的创作的自由空间,使其作品表现出他们想要表达的一切。其次,要挖掘民间美术中的美学内涵和形式要素,从图案、剪纸、刺绣、拓印等多种民间艺术手法中汲取营养,充分体现农民画的民间特色。再次,要从本土文化和地域特色中寻找农民画的创作素材。农民画对民间美术的传承,是有地域性的。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不同的地方、民族有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指导和辅导的重点,应放在发掘本土文化、强调地域特色上,以此来充分体现农民画的特质。3

9、.农民画的指导和辅导必须从美的原则出发美的原则是一切艺术形式的共同原则。农民画在用自己的语言诉说农民心声的同时,应该而且必须思考和运用美的原则,提高其审美意味和审美价值。美的原则在农民画中的渗透应区别于专业美术,应该有选择性,主要体现在用均衡感来布局画面、用和谐来统一风格两方面。首先,体现在画面整体设计上。以美的原则为指导,培养农民画作者画草图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画面设计、经营能力,是辅导的第一课。其次,农民画作者的思维框架里零零碎碎装载着装饰、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形式,很少有专业的内容。如何和谐地整合这些创作信息,确定绘画样式、统一画面风格,也是重要课题。农民画的指导和辅导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

10、用专业美术训练的方式对农民艺术家进行辅导,这是一种彻底毁灭农民画的错误做法。农民画的创作者有选择地学习专业美术的有关知识、技法,有利于提高创作水平,但如果不从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硬套专业美术的训练方式,就会使农民画丧失其特质,成为不伦不类的艺术怪胎。二是完全套用装饰画程式,按装饰画的思维和表现方式进行创作,这也是扼杀农民画的危险举动。装饰画是以装饰性为目的的,而农民画只是以装饰性手法作为绘画的手段。保持农民性才是农民画的本质要求。辅导者自身的学习、研究和提高是正确引导农民画发展的保证。农民画的指导和辅导者必须是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专业人士,但专业人士并不一定就能辅导好农民画,这就好像数学家不一定

11、是出色的数学老师一样。要成为一个好的辅导者,还要深入学习、研究农民画和民间艺术,熟悉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了解民间创作者的兴趣爱好、文化知识、美术基础和绘画技术,同时还要制订合理可行的辅导方案。辅导者既要有较高的艺术水准,还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把握农民画的辅导尺度,使农民画的进一步发展走对方向。农民画不必也不可能与专业美术并驾,走自身的艺术化道路是发展农民画的根本方向。农民画的研究、艺术家的辅导、创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农民画发展的三项必要条件。正确的引领和辅导对其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创作者素质的提高也至关重要。农民画创作者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既能借鉴,又保持个性,从自娱而作上升到为大众而作、为艺术而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中国农民画一定会有光辉的明天。作者单位:浙江省象山县文化馆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