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十七讲 世界主要国家讲练结合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548388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十七讲 世界主要国家讲练结合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十七讲 世界主要国家讲练结合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十七讲 世界主要国家讲练结合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十七讲 世界主要国家讲练结合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十七讲 世界主要国家讲练结合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十七讲 世界主要国家讲练结合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十七讲 世界主要国家讲练结合学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十七讲 世界主要国家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日本 识记基础梳理读日本简图,填写下列内容。1范围:由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D九州岛四个大岛及数千个小岛和周围的海域组成。2地形特点3气候4资源:森林、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缺乏。5农业:人多地少,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渔业发达,北海道渔场规模、产量最大。6工业主要分布地区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五大工业区a京滨工业区b名古屋工业区c阪神工业区d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带的原因(1)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于沿海;(2)日本矿产资源短缺,需要从国外进口;(3)国内市场狭小,产品依赖出口。运

2、用考向通关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 000 mm,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3、?(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5)除了材料二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地形以山地为主,而且是季风气候,可得出其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流速、流量季节变化等主要河流特征。第(2)题,从河流特征可综合分析:航运价值低是由于河流短小、流速快造成的;流量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第(3)题,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太平洋沿岸为偏南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雨量大;而日本海沿岸为背风坡,降水少。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显得较为紧张主要是因为经

4、济发达,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第(4)题,从图中可看出,濑户内海南北两侧都有山脉,冬、夏季风影响都较小,故河流的降水补给均较少。第(5)题,注意是要求按河流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其水资源开发机构可以进行的工作有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制定政策与措施。答案(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4

5、)在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5)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考点二| 印度(对应学生用书第212页)识记基础梳理读印度简图,填写下列内容。1主要地形区:A喜马拉雅山脉、B恒河平原、C德干高原。2主要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69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10月次年5月为旱季,盛行东北季风。3主要农作物种类分布水稻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小麦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茶东北部山坡黄麻恒河三角洲4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1

6、)优势: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等。(2)涉及领域:信息技术、会计、金融、保险、制药、工业设计等。(3)产业特点: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5四大城市运用考向通关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图1图2(1)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2)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3)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黄麻主要分布

7、在河流下游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其地形特征从地形、地势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结合黄麻产区的气候、地形条件可分析出其水文条件。第(3)题,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可以从原料、交通、市场、劳动力等因素进行分析。答案(1)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低平(海拔低于200 m),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2)水网密集,水量丰富,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3)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

8、(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考点三| 俄罗斯(对应学生用书第213页)识记基础梳理读俄罗斯简图,填写下列内容。1四大地形区:图中a东欧平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d东西伯利亚山地。2四大河流:伏尔加河,e鄂毕河,叶尼塞河,f勒拿河。发源于我国的是鄂毕河。3气候(1)总体特点:由于所处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因此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2)主要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的北冰洋沿岸为寒冷的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南部地区为温带草原气候。4农业(1)生产条件优势:耕地面积广大。劣势:纬度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2)主要农业地带:东欧

9、平原南部、顿河流域。(3)主要农产品:小麦、甜菜、向日葵、亚麻。5资源与工业(1)自然资源:森林、水能、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2)四大工业区的区位比较:工业区主要工业部门优势区位条件圣彼得堡工业区造船、电子、化工、宇航临波罗的海,有优良的港口莫斯科工业区汽车、钢铁、电子周围铁、石油丰富,铁路运输便利乌拉尔工业区钢铁、机械、石油矿产资源丰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矿产资源丰富俄罗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原因俄罗斯领土东西绵长,地广人稀,经济发达,工业重心在欧洲部分,而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运量大,内河航运欠发达

10、;公路运输不适合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运用考向通关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1)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2)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解析第(1)题,流经平原的河流,水流平缓,冲蚀和搬运能力弱,河水含沙量小;流经山区、高原的河流,流速较快,侵蚀、搬运作用明显,因而河水含沙量大。第(2)题,鱼类资源的丰富程度取

11、决于鱼类饵料(浮游生物)的丰富程度和水温的高低。因此,从纬度高低、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多少等方面入手分析即可。答案(1)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2)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考点四| 澳大利亚(对应学生用书第214页)识记基础梳理 读澳大利亚简图,填写下列内容。1位置和范围(1)位置:主要位于10S与40S之间,及115E与150E之间,南回

12、归线和130E穿过本区中部。东临甲太平洋,西临乙印度洋。(2)范围: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丙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的一些岛屿。(3)重要性: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会处,因此在国际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2地形与河流(1)三大地形区方位主要地形区地形特点东部A大分水岭纵贯南北,一般海拔在8001 000 m以上中部B大自流盆地地形平坦,海拔在200 m以下,多自流井西部广阔的低矮高原海拔在8001 000 m,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2)河流、湖泊:C墨累河为全国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向西南注入印度洋。D艾尔湖,为地势最低处。

13、3气候与植被(1)特点:热带面积广大,分布呈半环状。(2)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类型自然带形成原因东北沿海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夏季受西北风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影响,为干季广大内陆和西北沿海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全年少雨,西北沿海又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影响东部沿海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4经济发展状况(1)发达的农牧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2)发达的工矿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5人口和城市分布主要分布

14、在东南沿海地区。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1)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2)临海、交通便利。(3)开发历史悠久。运用考向通关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1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3为图1中三地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图3(1)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2)说明、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3)比较地和地水资源的异同点。解析第(1)题,从图1可以看出,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地在中西部,出口地为东亚。出口的条件一般从资源本身、交通条件、市场供求等方面分析。第(2)题,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交替,夏季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多雨的湿季。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第(3)题,从降水看,地水资源明显多于地,处虽然降水少,但地下水丰富。答案(1)地理分布:生产地在西澳大利亚州的中西部;主要出口地为东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