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547286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设计(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设计 主讲人:季江勇,“阅读教学”是怎么回事,1、阅读教学是“输入” 吸收“营养”才能转化成“素养” 提供有营养的阅读文本 2、阅读教学是“第二台阶” 识字阅读作文 文字文章文学文化,3、阅读教学是“同化、顺应” 每个学习个体自有其“图式” 从一个平衡走向另一个平衡 4、阅读教学有“三大使命” 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帮助学生积淀思想和语言,5、阅读教学可“简单”可“复杂” 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深度探究)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度概括) 6、阅读教学是“对话、对抗、对比” 阅读教学过程是一场圆桌对话 阅读教学过程是思维和语言的对抗 阅读教学过程是语文智

2、慧的对比, 语文水平有“高格”,阅读教学来“搭台”。,1、语文水平的四个维度 博大(见多识广) 精深(见解独到) 下笔成文(笔头子) 出口成章(嘴皮子) 无中生有(文学文化的创造),2、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大平台 精读泛读,汲取营养博大精深 语言学习,文本仿作下笔成文 对话,辩论、演讲 出口成章 3、阅读教学须追求的最高境界 “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自读一篇文章、自读一本书。, 散文教学教什么,教学生如何把握一篇散文的主旨 作者传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教给学生捕捉核心思想的方法和路径 (标题、开头、结尾、语段中心句、议论抒情句) 引导学生将思想“打包”和“阐发”,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

3、想。,人与自然 敬畏自然:诚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所言,“万物中皆有神在”,大自然是上帝伸展的花朵,我们应该心怀虔诚和敬畏之心跟自然对话,那我们全部的生命就是一次盛大的祈祷或弥撒, 一次看得见的圣餐仪式。 做一个大自然的管理者:米兰.昆德拉呼吁人类不要成为大自然的所有者,而应该成为大自然的管理者。大自然既然不是人类的私有物,人类就没有权利巧取豪夺,肆意戕害自然。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应该尽到管理的责任。 。,人与社会 学会与时代“互动”: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尽一份社会责任义不容辞;投身于社会大课堂,获取人生的养料,丰富和发展自己,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是为人与社会的“双赢”。 小我、大我与忘我:心中只

4、有自己,不顾他人死活,是为“小我”;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己及人,心系大众,是为“大我”;看透荣华富贵,忘却得失恩怨,徜徉天地之间,是为“忘我”。 。,人与自我 人生的沙场:“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一个高明的战略家,往往十分重视“谋势”,不会把眼光局限在具体的战术或者一城一地的得失上。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战役?及早从大处谋划自己的人生,就能尽早占据人生的制高点。 人要有“云态度月精神”:云,形态飘逸,舒卷自如,不拘一格,气象万千;月,心境淡泊,不知晦朔,光含万里,不弃暗夜。人要活得像云一样自如,像月一样豁达。 。,教学生如何研究一篇散文的思路 作者行文

5、的思维脉络是什么 教给学生研究行文思路的方法和路径 (时间?空间?内容性质?情感发展?认识过程?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模仿应用,形成能力,想北平从认识过程架构全文,对北平的爱,“说不出” (2、3) 北平的好 ,“不再说” (4、5、6、7) 因为好,所以爱所以想。 仿写:写一篇关于家乡的散文。 无处安放的乡愁 思乡(家乡旧貌:清新自然,充满回忆) 回乡(家乡新颜:水泥丛林,面目全非),教学生如何揣摩一篇散文的写法 文无定法,但一定有“法”。 教给学生揣摩散文写法的方法和路径 (倒叙、人称、对比、抑扬、侧面、虚实、象征、想象联想、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烘托映衬、以小见大、形散神聚、夹叙夹

6、议) 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有意识地运用某写法,想北平基本写法,对比:北平与巴黎、罗马等欧洲大都市作对比 综合运用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 作文实践中运用对比法,综合表达法,教学生如何领略一篇散文的语言 散文独特的话语方式 领略散文语言风格 (典雅、朴实、深沉、清新、诙谐) 引导学生学习散文的遣词造句,想北平的朴实,自然,真诚; 听听那冷雨的奢华、富丽、灵动。 想这样子的台北完全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这样下着雨。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 感性:画面感,物象,形声色 弹性:长句,短句,整句,散句 个性:风格和趣

7、味,散文专题教学如何设计,专题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加深理解人文母题 形成对母题的创见 例:“月是故乡明”专题 (想北平我心归去肖邦故园 前方 今生今世的证据) “五步专题教学法”: 总览导读仿读扩读总结,总览整体感知全部课文,把握本专题教学目标、学习重点。 提示: 1、整体感知系列文章方法(略读法、扫读法、跳读法) 2、共同探讨教学目标,自学背景知识和字词。,导读引导学生研习12篇课文,作为下一步学生自学的“范例”。 提示: 一、设计力争做到“过程即方法”。 二、教师要善于激发和挑动。 三、教师要做思维领跑者。,仿读鼓励学生模仿导读步骤,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行研读另外的课文。 提示: 一是鼓

8、励学生自行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提醒学生正确对待参考书,不做思想的懒汉。 三是深入了解仿读状况,适时导航,点拨方法,答疑解惑,个别辅导。,扩读学生在初步掌握阅读方法后,进一步扩展阅读,以求巩固,形成能力。 提示: 一、教师须充分利用语文读本或准备课外阅读材料。 二、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督查反馈,不能“放羊”。,总结对本专题的语文知识和阅读技能进行盘点,寻找阅读规律,甚至进行检测以查漏补缺。 提示: 一是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梳理、自我反省的能力。 二是帮助学生整理作文素材,以读促写。 专题学习时间: 以两周为一周期,每个环节约2-3课时,具体单元可灵活处理。,散文单篇导读如

9、何设计,课文阅读教学是以课文内在结构的表现形式融合学生认知课文的阅读程序为教学主线。 课文内在结构的表现形式: 字句,句段,段篇 学生认知课文的阅读程序: 认字识词理清思路品析内容揣摩写法归纳主旨,散文单篇导读设计常规,揭示目标感知课文解读课文迁移拓展。 揭示目标:重点难点,方向明确。 感知课文:初步感知,整体印象。 解读课文:自学字词,主旨思路。 迁移拓展:由此及彼,适度延展。,散文教学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是纵要成线,横要成面 纵:有一条教学主线贯穿始终 前方:人生是苦旅 阿房宫赋:如何用文字复原阿房宫 横:每个环节最大程度展示知识面 前方:人生在路上 俄莫伽马的诗。佛家人生“七苦”。

10、,二是过程即方法 教学过程与阅读方法“二合一”。 教学过程 = 阅读方法 分析思路,自然渗透分析思路的方法(语言标志,关联词语) 前方:离家思家无法还家还家无家 人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 先前的习性没有寂灭 外面的世界诱惑, 出自无奈 前方的招引,三是化繁为简,化简为繁 简:三四个教学板块,板块之间层层递进 一两句话,一两个字 繁:善于深入,善于外拓 渔父:当我们身处逆境,是该像屈原一样坚守原则还是像渔父一样顺应潮流?,四是借阅读平台生长我们的思想 “月是故乡明”专题展示人文母题:故乡 想北平:对故乡北平的思念 我心归去:怀念故乡是怀念自己 前方:人生是苦旅 故乡,桑梓,农耕文化符号 “故乡”内

11、涵的现代演变 大自然是人类的故乡,人与自然的割裂,散文常规教学设计八法,(1)抓联系,抓住课文中的人、物、事、理之间的联系设计教学活动。 西地平线上:“世间有大美” 三次日落: 虚幻美惊呆,壮丽奇异(绘形绘色) 悲剧美震撼,庄严神圣(音乐渲染) 人文美惊骇,自感平庸(历史联想),(2)抓因果,抓住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寻求结果,或寻求原因,可串联文章大部分的内容。 想北平表达对北平的思念之情。 反复强调“说不出”,最后一段“不再说”。 “说不出”对北平的爱(2、3) “不再说”北平的好(4、5、6、7) “爱北平”“北平好”“想北平”三者关系。,(3)抓演变,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研究人和事的演

12、变过程和演变的条件,也是把握课文的一种方法。 始得西山宴游记 “吾向之未始游” 迷失自我,精神自虐-梦游 “游于是乎始” 发现自我,唤醒自尊-神游,(4)抓线索,抓住课文组织材料的线索进行教学设计。眉目清楚,整个教学活动环环相扣;二纲举目张,串联教学内容。 乡土情结:抓“乡土情结”不断深入文本的腹地。 一问:什么是乡土情结 (让你魂牵梦萦的情感) 二问:为什么产生乡土情结 (闯荡世界的“豪情”,谋求生存的“悲 情”,报效祖国的“热情”) 三问:乡土情结究竟是什么 (家园之思和故国之思),(5)抓头绪,复杂课文要善于抓头绪,理脉络,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我心归去只须抓住两句话 “我不想移民” 在

13、异乡(14):待遇优厚,精神空虚 “很想念家里” 念故土(59): 故乡有我的亲友和过去 故乡令我感到亲切, 故乡构成我的生命 故乡寄托我们的希望 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6)抓评价,抓住评价性语言展开教学活动就可带起文中一系列的具体描述,达到理解全文的目的。 师说韩愈评价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 问:“不拘于时”中“时”是指什么? (第2段:今人不愿从师的“时”俗。 抨击今人不从师的现象的) 问:“能行古道”中的“道”又指什么?” (古人从师的风尚。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3段“圣人无常师”递进) 最后一段:沿着“时”和“道”,分别进入文章的第2段和第1、3段。,(7)抓特色,抓住内容、

14、语言、手法等特色设计能取得良好效果。 背影不写人的正面,而写人的背影。 一问:文中写到的四次背影实际上是几个背影? (一是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二是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虚实结合) 二问:这四次背影和作者是怎样联系到一起的? (“思背影”“望背影”“找背影” “现背影”) 三问:两次实写中为什么重点写买橘子时的背影? (背影感人至深。“逆境,送行,年高,体胖”),(8)抓警句,警句即语言简练而涵义深刻的句子。抓住文中的警句重锤敲,前一发而动全身。 前方:“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为什么把人生比作一场旅行? (概括人有离家的种种欲望:习性与欲望,外面的诱惑,家的压迫,前方的召唤“在路上”) 为什么

15、人生是一场苦旅? (“人的悲剧性实质”:人永远“在路上”离家的颠簸,思家的忧愁,无法还家的煎熬,还家无家的落寞),散文阅读教学的八大误区,一、阅读教学中的无序状态 学段,专题,课文之间缺乏层次。 单篇作战,目标虚设。 能力训练缺乏序列。,二、阅读教学中的虚假民主 语文课堂流行“伪民主”和“假热闹”。 公开课需“打假”,把“真实”还给课堂。,三、阅读教学中的低效训练 语文课成了“休闲中心”。 盲目训练 片面训练 机械训练,四、阅读教学中的浮躁风气 “口号与模式齐飞,浮躁与尴尬共舞” 阅读教学也“赶时髦”。 语文课变身“花蝴蝶”。,五、阅读教学中的低俗倾向,兴趣有高下雅俗之别 文本解读的低俗倾向 评价学生的低俗倾向,六、阅读教学中的设计失当 语文课缺乏“经营” 一是对文本解读不足,在文本以外的边缘地带活动,不能深入文章“腹地”。 二是层次感不强,教学板块之间缺乏衔接和推进,教学内容平列,课堂节奏松弛。 三是缺少整合,没有牵一发动全身的点的突破。,七、阅读教学中的仰视心理 教材选文真的是十全十美吗? “文本崇拜”:批判精神变得萎缩,审视眼光变得迟钝。 文本阅读呼唤“平视”。,八、阅读教学中的个性缺失 有教学个性,才有课堂的生命。 点拨功力,煽情艺术,寓教于乐,出奇制胜。 阅读教学拒绝“克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