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国际贸易教学水平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43037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提高国际贸易教学水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提高国际贸易教学水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提高国际贸易教学水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提高国际贸易教学水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提高国际贸易教学水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提高国际贸易教学水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提高国际贸易教学水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谈如何提高国际贸易教学水平一、国际贸易课程特征国际贸易是一门研究国际贸易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揭示其特点与运动规律的学科。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以国际经济学为基础,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从理论发展和政策实施两个方面对国际贸易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较为系统地了解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分析世界经济和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现实问题,如倾销、贸易壁垒等,从而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联

2、盟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浅析当前高校国际贸易教学中的不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逐年增长,参与国际市场的程度日益加深,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外贸企业,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性的国际贸易人才。国际贸易是培养国贸人才的核心课程,应符合新时代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要求。虽然目前各高校已将国际贸易理论纳入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但是由于该课程理论性比较强,而且比较抽象,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较远,所以存在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教学难度相对比较大、学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的问题。具体不足如下: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国际贸易是理论基础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比较重视理论的讲解,轻视实践教学的作

3、用,容易造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由于理论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较远,所以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导致教学效果较差,是学生难以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政策涵义。同时,还会使学生认为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和解释功能较差,甚至是与现实的脱节,而只是建立在许多假设条件上的理论解释。除此之外,教学内容多守旧少创新。21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多个贸易集团的成立,贸易自由化的扩大等,这都要求国际贸易课程内容也随之变化,理论联系实际,目前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还有所欠缺,如仍然注重古典贸易理论的讲解,只是简单讲解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教

4、学方法单一目前国际贸易教学仍采取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教师在传授知识中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以教师为关注主体,以知识讲授为课堂核心,学生以听讲和记笔记为课堂主要学习方式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互动性、也缺少趣味性,不但引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导致学生对国际贸易课程产生厌倦情绪。教师缺乏外贸实践经验部分高校的国际贸易教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对理论知识掌握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授课表现优异,但是实践性不足。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只是针对教材“纸上谈兵”。而且国际贸易教师获取新信息较为缓慢。在外贸公司从事外贸工作的报关员、外销员、跟单员、单证员等,不仅可以从实践中不断获取许多新信息,而且还可以

5、在国家对外经贸人员进行新政策、新法规和新的业务知识培训中获取新信息。三、提高国际贸易教学水平的建议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教学内容要动态化,实时调整教学内容,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增强国际贸易课程的实践性。如时代背景已变,应突出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讲解。同时,鼓励教师与外贸企业中经验丰富的外贸人员合作新编教材,以更适应国际经济形式的变化。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互动性在国际贸易具体原理的讲解时,采取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若要打破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互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讨论,会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案例分析法,

6、精选案例,以案例带动知识的讲授,以学生分析案例为主,辅以教师点评,理论结合案例联系实际,如解释根据比较优势开展的国际分工,“天生我才必有用”所包含的关于分工的意义就是社会中的每个人不管其先天禀赋如何,都能在社会生找到合适的位置,可以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能增加每个人的福利;情境模拟法,把国际贸易的实际案例搬进课堂,设置国际贸易课堂情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各种角色,如绝对优势讲解时,让学生充当英国,我充当葡萄牙,比较双方生产毛呢和葡萄酒的绝对优势,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贸易交换的原理。统筹安排教学过程,增加学生参与了解学生学习意愿,合理设置教学方案,注重课前引导,督促学生熟悉内容,提倡学生课前预习,让学

7、生带着问题来上课,更加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以提问开始,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索答案,并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互动性,合理选择授课案例,鼓励学生讨论;课后归纳总结,重视调查研究,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多看贸易类杂志和论文,了解国际贸易研究问题和发展形势。增加专业教师学习和培训机会由于部分高校的国际贸易教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对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缺乏外贸工作经历,实践性不足,讲授国际贸易课程有时会力不从心,容易“纸上谈兵”。所以,要通过各种形式为专业教师提供再学习的途径,如到企业挂职、出国交流等。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