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学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35170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国学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国学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国学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国学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国学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国学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谈国学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我国中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所以,在进行中学教育的时候,必须将国学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一、将国学运用到中学教育中的意义1.能够进行传统美德以及正确价值观的传承国学中包含了我国的一些传统美德,很好地概括了我国的民族精神、优良品质和民族气节,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学生价值观的养成都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在中学教育的时候应

2、该将国学运用进去。2.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健全自身的人格,进行崇高理想的树立若是在学生年龄比较小的时候便让其接受国学的熏陶,那么随着时间的变化,国学会对学生的思想养成和道德素质养成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其将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方面更加容易满足,但是却出现了精神缺失的情况。网络以及网络文化的发展,也使很多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养成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愈加的自私和懒惰,而国学学习能够让其更好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其优良品质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中学生本身便处于思想萌芽的阶段,若是让其接触到国学,并进行国学的学习,学生更加容易受到其

3、熏陶,从而树立奋斗目标。二、在中学中国学教育对学生的作用1.国学能够更好地提高中学生的鉴赏能力鉴赏能力指的是中学生在语文学习时,在国学经典中体会其蕴含的内在思想以及艺术韵味等,这对于学生本身鉴赏能力的提高是有重要作用的。此外,还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本身的艺术思想和辨别思维方面的能力,联盟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是有着重要作用的。2.国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国学中有很多文化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比如说“仁义礼智信”等等,这些思想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使用社会发展的变化,并且在学生学习国学的过程中还能够接受文化的熏陶,对于其优良思想品质的养成也是非常有利的。比如,学生在进行论语诵读的时候,

4、会潜移默化地接受其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意识地根据论语中的一些要求做事。3.国学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良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若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正确的习惯,没有属于自己的方法,那么学习效率不仅不可能提高,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须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这样才能够保证学习效率的提高。而国学便有这方面的作用。国学阅读本身便是一个比较安静的过程,对于那些喜好运动、精力不集中的学生而言,进行国学阅读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其性格。坚持进行国学能够慢慢地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这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4.国学能够

5、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国学本身便是博大精深的,学生通过国学的朗读和背诵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其熏陶,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其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学生用自己的经历不断地感悟国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自我教育。5.国学对学生的智力提升也有明显的作用无论是论语孟子,还是老子庄子,大量的国学经典都包含了我国优秀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学生在进行国学阅读的时候,能够为学生的将来打下一定的基础,为其将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现在文化、社会发展的速度都在不断地提升,社会交往也更加的复杂,中外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地升级,想要更好地进行中外文化的交流,学生便必须进行国学的学习。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学习也体现出了文化的传承。作为一个新时期的中学生,必须重视国学对自己发展的作用和重要性,更好地进行国学的学习。在中学中,让学生进行国学的学习,能够让学生的文化底蕴更加地深厚,这对于学生人格的养成和将来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在进行中学教育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将国学的作用发挥出来,在进行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