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春期性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渗透(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11608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青春期性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渗透(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青春期性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渗透(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青春期性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渗透(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青春期性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渗透(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青春期性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渗透(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青春期性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渗透(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青春期性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渗透(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析青春期性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渗透(1) 摘要 青春期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年龄阶段,在这个时期由于生理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就会遇到成长的困惑和问题,他们中有的出现忧虑、孤独和恐惧;有的受不健康媒体的影响而误入歧途。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青春期性教育在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渗透。一是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青春期性教育的迫切性,二是在生物学教学的课堂上渗透青春期性教育,三是在课外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方法和方式。 关键词 青春期 性教育 生物教学 渗透

2、青春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年龄阶段,也是一个人的性功能由萌发到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学生,伴随着生理的发育逐渐萌发了性意识,对性产生了好奇心,渴望了解性知识。而我国当前还没有把青春期的性教育单列为一门基础课程。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地从一些黄色书刊、影碟、互联网等媒体中猎取不健康的性知识,作为中学生物学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生物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还应该结合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责无旁贷地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的性教育,潜移默化地把性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让青少年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身心也能够得到健康的发

3、展。 在我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造成的性禁锢、性神秘还没有完全消除,性愚昧现象还相当严重,家庭、学校对这个问题都避而不谈,讳莫如深。而青春期的学生第二性征日益明显,性器官和性机能逐渐发育成熟,心理上也出现了渴望与异性过密交往潜在冲动,这种意识一旦萌发,自然也就产生了“早恋”现象。这时,如果缺乏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和有关的性知识,他们就容易受到各种传播媒介中不健康、扭曲的性信息的影响,此时期的青少年的鉴别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强烈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再加上青春期正常的生理冲动,他们往往不顾后果,过早地进行性体验,从而导致失足和犯罪。所以,对青少年进行科学、健康的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青春期的性教育,

4、有识之士很早就认识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鲁迅先生从日本藤野大学回国后,就成为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站在讲台上讲授性知识的人。著名教育家别林斯基对青春期的性教育也有精辟的论述:当大自然本身开始唤醒青少年对性的问题发生兴趣时,合理地、纯洁地认识自然界的奥秘,正是将他们从有害的色情中拯救出来的唯一选择。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就建议将青春期性教育内容列入到初级中学课本中。多年以来,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上经常报道一些青少年学生因为性文盲而误入歧途,甚至犯罪,之所以发生诸如此类的严重社会问题,大都是由于正常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趋于成熟而对性产生神秘感所致。如果家庭和学校对这个问题一味地回避、

5、压抑,甚至禁止,反而事与愿违。罗素曾经说过:“回避绝对自然的东西就意味着加强,而且是以病态的形式加强对它的兴趣,孩子中的下流行为正是成年人假正经的结果。”所以,作为中学生物教师,不但不应该回避这个问题,而且还要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在课堂上科学地、客观地、正确地向学生渗透性知识,减少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在新教材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学课本上册第十九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正是进行性教育的最好内容,这一章的文字叙述不但浅显易懂,而且还配有较多的彩色插图。但一些教师在进行这一章的教学时,有的让学生自己学;有的既是讲,也总是闪烁其词,对该章所配有的图片、资料总是视而不见,尽其本领

6、回避有关性问题。实际上,教师对这一章的内容不但要讲,而且还要突破教材的局限性,扩展开来讲。在讲解中还应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认识男女的生殖系统,认识受精过程,认识人的胚胎发育过程,并且了解生命的诞生过程,了解孩子是从那里来的等一系列问题。这样就比只用挂图或不用挂图泛泛而谈要形象、直观、生动的多,更容易激起青少年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神秘感。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期,会出现一系列的第二性征,有些学生对这些身体上的变化往往惊慌失错,甚至产生忧虑、孤独和恐惧,所以,对于第二性征的形成原因及特点,教师最好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心理上增加对生理变化的承受能力。帮助他们消除不必要的忧虑、

7、孤独和恐惧,另外,还要给女生讲解月经的形成,经期的卫生保健,痛经、闭经的原因;对男生讲解遗精现象,以及青春期为什么会出现性梦、性幻想、手淫等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等。在此基础上,再补充讲解青春期的性心理特征和常见的一些性心理疾病,如异装癖、恋物癖、窥阴癖等以及调节的方法,从而加强对学生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如何与异性正常交往,怎样正确对待“早恋”问题,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过早的性行为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以及在性问题上我国的民族传统和道德要求。让学生知道自尊、自爱、自重、自强,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诱惑的侵袭。教师还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性病及传播途径

8、,尤其是有关爱滋病的知识,如发病机理、传播途径、在我国的发病情况、对社会的危害及如何预防等知识,使学生对爱滋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便进行有效地预防。对于生物学教师来说,仅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是不够的,也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总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性问题,教师在课堂中未必都能涉及到,而大多数学生对这些问题都羞于启齿,不愿与家长和老师交谈,最终导致心理障碍或者是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他们健康和学习。那么,作为生物学教师该怎样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呢?首先,生物学教师主动和学生拉近距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通过与学生的亲密交往,使学生愿意向教师打开心扉倾诉自己的困惑,并接受

9、教师的帮助。对于特别内向,不愿直接向教师吐露心声的学生,教师还可以采用设立“信箱”的方式,让学生在信中提出自己遇到的性问题和内心困惑,是否留姓名,取决于学生自便,然后再针对这些问题,采用适当的时机在课堂上加以解答,对于留了姓名的同学,教师就用书信的形式回复给学生。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很受学生欢迎,有许多学生在信中向我吐露了内心的疑惑,如手淫有无危害?经常遗精会不会影响健康?对某个学生有好感,总想接近他怎么办?等等。我都给予科学合理的解释和解答,及时解除了学生的疑虑和困惑,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来,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吴阶平院士曾说过:在青春期教育中,如果不把性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则其他方面的教育也难收到应有的效果。青春期是每个人都要走过的一条长长的隧道,也被学者们称为“心理断奶期”,在这个时期,是让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指引下顺利地走过,还是在黑暗中摸摸索索地爬过?我认为,作为生物学教师,应该为学生点燃引路的“灯塔,”以开放式的教育和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向学生进行健康的青春期性教育,对学生中存在的青春期性问题给予及时地指导和帮助,尽全力让他们轻松顺利地渡过人生的“非常时期”。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